宋初隐逸诗歌艺术风格探析

2012-08-15 00:5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贾岛诗人诗歌

刘 辰

(衡阳师范学院 中文系,湖南 衡阳 421002)

宋初隐逸诗人与晚唐山林隐逸诗人的诗歌一脉相承,以 “晚唐”贾岛为宗。元方回将宋初隐逸之士与九僧、寇准等人诗歌归属于 “晚唐体”,即指出了其 “晚唐”渊源。宋初潘阆有诗云 “风雅道何玄,高吟忆阆仙”(《忆贾阆仙》),魏野也有诗 “从此亲题山馆里,多情顿掩阆仙诗”(《薛端公寄示嘉州道中所作因次韵以答之》)、“驴上吟诗贾岛同,内江归去指江东”(《送马共之任内江县尉兼呈主簿》),不仅引贾岛为同调,且直接表达对贾岛的崇拜。刘克庄在 《江西诗派小序》中也说:“国初诗人如潘阆、魏野,规规晚唐格调,寸步不敢走作。”[1]而在诗歌实际创作上,宋初隐逸诗人不仅师法贾岛等晚唐一派,其诗学渊源还可以上溯到唐代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甚至东晋六朝的陶渊明、二谢。综而言之,宋初隐逸诗人诗学 “晚唐”,诗歌主要风格与 “晚唐体”一致,但由于时代及诗人个人情趣等因素的差异,其诗又吸取了山水田园一派等的艺术特长①,故呈现出较为独特的艺术风貌。

一、追求高洁超尘的理想人格,诗歌创作格调高雅绝俗

诗品如人品。隐逸之士清高淡泊,追求高洁超尘的理想人格和孤高脱俗审美情趣,表现在诗歌创作上格调高雅绝俗。陆游 《跋林和靖帖》说:“祥符、天禧间,士之风节、文学名天下者,陕郊魏仲先、钱塘林君复二人,又皆工于诗。方是时,天子修封禅、告太平,有二人在,天下麟凤芝草,不足言矣。”对魏野、林逋二人的风节和诗歌推崇备至,宋初隐逸之士中气格高尚、声名最为卓著者当属此二人。薛田 《钜鹿东观集序》称魏野“秉心孤高,植性冲澹,视浮荣如脱屣,轻宠利若鸿毛”,他的这种孤高淡泊的理想人格反映在诗歌创作中,给人以高洁不群的感觉。四库馆臣说:“野诗胸次不俗,故究无龌龊凡鄙之气。”[2]隐逸诗人大多静卧山林、读书鼓琴、吟诗作画、饮酒品茗,过着清静幽雅的生活,趣味崇尚雅致高洁,在诗歌中极力描写超出红尘,远离俗世的山人隐士的生活情趣。除了游赏山水、吟诗唱和之外,其余诸如品茗、绘画、钓鱼、种药等具有高雅情趣的生活均是诗人常见的描写内容,同时在诗作中竭力避开一些俗气的物象,而选取如仙鹤、白云、寒梅、瘦竹、清泉等意象来烘托其清高。通过对这些远离人间烟火的生活内容与物象的描写,展示了他们超凡绝尘的姿态和孤高傲世的情怀。魏野有与贾岛的 《寻隐者不遇》同题诗: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此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隐者青松郁郁、白云悠悠的居住环境,烘托了隐者不染尘俗的高洁雅致的情趣。整首诗笔致空灵,飘逸幽致,结句 “白云满地无人扫”想象奇特,白云满地,可见山之高,清扫的不是尘埃而是白云,可见人之洁。宋人蔡正孙评:“此诗模写幽寂之趣,真所谓蝉蜕污浊之中,蜉蝣尘埃之表,与僧无本诗同一意趣。”[3]

比起魏野来,林逋之高节更为人所称道。他终身不娶不仕,以梅鹤作伴,人称其 “梅妻鹤子”,四库馆臣叹曰: “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人。”[4]林逋诗歌格调的高逸如其人格的高尚,最能体现林逋理想人格的是他的梅花诗,最为人所推崇是被誉为咏梅绝唱的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该诗首联突出梅花傲雪斗霜卓然特立之风貌,颔联写月下梅花特有的风韵:梅之形态和幽香,接着又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从侧面渲染梅之高洁,结句进一步突出梅的高雅纯洁的品格,寄托诗人高风绝俗之怀。此诗采用象征手法托物寄兴,表面上歌咏山园之梅花,实则抒写自己的情志。自林逋咏此诗后,梅花已成为诗人孤高自赏、超尘绝俗的高尚人格的象征。苏轼在 《书林逋诗后》写道:“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5]诗人还有咏梅诗如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梅花》),深受黄庭坚称赏,以为更胜前诗,清人查慎行亦以为 “不但格高,正以意味胜耳”[6]。

二、诗歌意境在清苦荒寒之外时见冲淡闲逸之趣

隐士们为躲避凡尘琐事,追求清幽的生活环境和清静的心灵状态,居于幽深静寂的山林,山居生活尤为清静孤寂,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景致境界往往凄清、冷寂,他们喜欢写秋、冬衰败寒苦之景物,喜欢使用一些表达衰败意绪的词语如“寒”、“残”、 “半”、 “孤”、 “瘦”、 “愁”、 “冷”等,喜欢摄取残阳、寒露、冷月、孤灯、枯枝、衰草、坏壁等意象,诗歌多染上了荒寒衰残的色彩。如魏野 《暮秋闲望》:

水阁闲登望,郊原欲刈禾。坏檐巢燕少,积雨病蝉多。砧隔寒溪捣,钟随晚吹过。扁舟何日去,江上负烟蓑。

诗写秋日之景,使用坏檐、病蝉、寒溪等意象,使诗歌充满了衰败萧瑟色彩。再如林逋之 《孤山雪中写望》:

片山兼水遶,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远分樵载重,斜压苇丛乾。楼阁严城寺,疏钟动晚寒。

该诗不仅整个气氛清冷孤寂,毫无生气,与贾岛之诗 《雪晴晚望》相比较,不仅题材一致,风格相似,出自同一渊源,也昭然可见。

然而,宋初隐逸诗人林逋等和晚唐贾岛等诗人所处时代和生活境遇毕竟有所不同,他们身处宋初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自甘淡泊,安贫乐道,心境相对比较平和。接近于处于盛世的王、孟、韦、柳等人,总的情绪是恬淡与闲静的,虽以贾岛为宗尚,有些诗歌与贾岛一派诗歌情调的寒苦凄清相似,但他们还有更多的诗歌相对平和闲淡,可见王、孟等山水田园一派的风格的影子,色调明丽,充满了冲淡闲逸之趣。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林逋,《宋诗钞》评其曰:“擎王、孟之幽,而摅刘、韦之逸。”[7]他作画推崇王维,“苍苍烟树悠悠水,除却王维少画人” (《和谢秘校西湖马上》),林逋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是与王维相通的。写诗崇敬谢朓, “水墨屏风状总非,作诗除是谢玄晖(《孤山后写望》)”,崇敬陶渊明,“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夏日即事》)。他有不少风格清丽明快的诗作,描写的景物是鲜丽灵动的,他不仅善于运用鲜明的色调对比赋予景色以绚烂的色彩印象,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且笔下的大自然充满了灵动的生机与活力。他的诗歌如: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宿洞霄宫》其二)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山北写望》)

前诗首联大笔勾勒,对秋山之美和由此引起的诗人的绵长思绪作总的概括,颔联、颈联具体写景,碧涧流淌红叶,青林映衬白云,描绘了一派绚丽明净的景色,又以飞鸟、鸣蝉、流水等富于动感的物象相对应,描绘了一派活泼灵动、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联不仅写景工细,而且注意到了动静、声色、俯仰、远近的映衬对照。尾联又照应首联,将秋思和秋景融成一片,意境清丽而深远。后诗起句总括了北山的如画美景,第二联描绘了一幅清淡幽静的景色,接着又间以樵夫、僧人的活动,静的景物因为有了人的活动而增添了生气。全诗色彩淡雅而又动静相间,意境闲旷而冲淡。

由于隐逸山林、安居田园是隐逸诗人的自愿选择,诗歌中往往还富于田园生活气息和恬淡闲适的况味,与陶、孟等的田园诗相类,而与晚唐贾岛等人在诗中极力抒写荒寒苦僻而无生活气息相去甚远。如魏野 《春日述怀》:

春暖出茅亭,携筇傍水行。易谙驯鹿性,难辨斗禽情。妻喜栽花活,儿夸斗草赢。翻嫌我慵拙,不解强谋生。

该诗歌写春日之景,趣味盎然,与之前所举其诗描写秋、冬景物时的寒苦气息全然不同。诗歌描绘了充满生气的村野生活:诗人春暖出户,携杖临水,周围有温驯的野鹿和好斗的家禽,妻子手植花卉盛开,儿童斗草归来,夸耀得胜,诗歌中弥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充满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其他诗人诗句如潘阆 “渔唱深潭上,鸟棲高树间”(《晓泊嶀浦寄剡县刘贶员外》)、“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 (《夏》),鲁交 “夜潭鱼戏月,春地鹿眠花”(《游安乐山》)、“笛寒鱼浦晚,山翠海门秋”(《江楼晴望》),林逋 “微风引竹籁,斜月转花阴”(《春夕闲咏》)等诗都写得气氛幽雅静谧,意境恬澹。这些诗歌与晚唐贾岛等人的诗歌相比,少了一丝幽僻之气,多了几分恬淡的韵味。

三、喜描幽微的物象,有琐屑局促之弊

四库馆臣评姚合诗云:“其自作则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务求古人体貌所未到。”[8]黄滔 《答陈蹯隐论诗书》也云:“逮贾浪仙之起,诸贤搜九仞之泉,唯掬片冰;倾五音之府,只求孤竹。”[9]宋初隐逸诗人作诗也是如此,林逋有 《诗狂》一诗自叙作诗之态:“岸帻都旁若,穷搜无遁形……兴阑犹拍髀,毫末视青冥。”诗人为作诗穷搜万物,毫发毕现,细小的事物都无法遁形。生活范围也决定了诗人的视界。隐逸诗人受生活范围狭窄的限制,眼界狭小,诗歌描写范围与境界相应地狭窄,广大的社会生活不能进入诗歌描写范围,只能在极为狭窄的题材中觅句。诗歌题材多局限于自然小景,所表现的物象不出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霜雪禽鸟之类,从而使诗歌意象雷同,缺少变化,造成了他们的诗歌往往有千人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如魏野学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歌题目相同,诗旨如出一辙,两相比较脱胎之迹显而易见。林逋的千古绝唱的佳句 “疏影”、 “暗香”句,原是化用五代江为的诗句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说:“林诗‘疏影’、 ‘暗香’一联,乃南唐江为诗,止易‘竹’字为 ‘疏’, ‘桂’字为 ‘暗’耳;虽胜原句,毕竟不免偷江东之诮。”[10]

在此情况下,诗人欲不蹈袭前人,必须另僻蹊径。为了有所创新,他们只有冥搜物象,而且受美学趣味的影响,又将审美眼光深入到常人所忽视的一些琐屑幽微的角落,发现一些幽微琐细的自然景象与生活趣味。艺术注意力集中于细微之景,用笔也必然走向细微一路,即刻划的细腻入微。这种细致的体物方式,使他们对外物的描摹无不穷形尽相,并捕捉到常人难以关注到的细微之景:幽穴、断棱、虫迹、苔痕,观察之深入细致可以想见。当然,对感受到的物象描写细腻而真切,这种细微具体的艺术美感也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不过,这种对于纤细微小事物的审美偏好,也使诗歌有气格卑小、琐屑局促之弊。方回评姚合:“所用料不过花、竹、鹤、僧、琴、药、茶、酒,于此几物一步不可离,而气象小矣。”[11]以贾岛、姚合等晚唐诗人为师法对象的宋初隐逸诗人也不外如此,他们偏好搜罗细小琐碎之物,由此诗歌中写草、虫、萍、蛩、萤、苔、蝉等随处可见。如魏野 《池上闲咏》:

微物满池塘,吟看向夕阳。草虫腰尽细,水鸟嘴多长。科斗渔翁字,芙蓉野客裳。诗成堪写处,莲叶碧笺香。

诗人选取池塘一方小天地,所写的均是池塘微物:草虫、水鸟、蝌蚪等,虽观察深细,但亦反映作者描写的琐细无聊。隐逸诗人诗歌中描写此类自然细小而琐屑幽微的物象的很多,如林逋 “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翠微亭》)、潘阆 “静拥莎阶下,闲堆藓径中”(《落叶》)等,这些气格卑弱、鄙俚细碎的句子不胜枚举,与贾岛 “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寄胡遇》)、“石缝衔枯草,查根上净苔”(《访李甘原居》)以及姚合 “蚁行经古藓,鹤毛落深松”(《过无可上人院》)等均小巧细碎,确有一脉相承之处。

隐逸诗人囿于视野,所写诗歌境界狭小,但也有个别诗歌或者诗句突破了景象小巧、格局偏狭的局限,意境较为优美,气韵较为宏大。潘阆七律较少,他的 《瓜州临江亭留题》写得颇雄放洒脱:“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闲观扬子江心浪,静听金山寺里钟。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不动鱼龙。夜来雨歇蛙声乱,忆著嵩阳千万峰。”魏野的七言诗偶尔也有境界开阔之句,如《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寒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陈衍 《宋诗精华录》评曰:“仲先隐人,能作第二联壮阔语,较为难得。”诗歌的格调苍凉高远,与隐逸诗人为诗一贯的小巧细碎有所不同,当然,这种境界开阔的诗篇或者诗句在隐逸诗人诗作中较为少见。

四、尚推敲苦吟,于句锤字炼中见平淡自然

宋初隐逸诗人承贾、姚衣钵,作诗推敲苦吟。北宋的郑景望 《蒙斋笔谈》记载:“(杨)朴每欲作诗,即伏草间盟搜,得句则跃而出,遇之者皆惊。”他们都曾在诗中自叙作诗的刻苦情状,潘阆“一卷诗成二十年,昼曾忘食夜忘眠” (《书诗卷末》),甚至 “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搜疑沧海竭,得恐鬼神惊”(《叙吟》)。魏野 “苦吟题壁上,欲改更慵能”(《夏日雨中题谔师》)、曹汝弼“静为诗所役,闲事免相关”(《再寄》)。宋初隐逸诗人师学贾、姚,不仅十分倾心于字句的锤炼,精雕细琢,因而诗歌多工稳新警的佳句。如潘阆“听水分他浦,看云过别山”(《望湖楼上作》)中“分”和 “过”就下得也很讲究,非人人意中所能道者。不只对仗精工,动词也用得非常准确传神,表现力很强。尽管一联一句的塑造常常十分出色,但由于门户的狭小,所以只能在狭中出奇,小中见巧,他们煞费苦心锻字炼句,大多是五言律诗的中间二联。他们只着重一联一句一字之工,而不注重整体诗境的锻造,所以只能在一两句诗上翻新出奇,整篇意境浑成的不多。林逋的诗歌同样也有有句无篇之弊,他的 《山园小梅》一诗最为著名,但不免因整体诗意不和谐而为人所讥。《苕溪渔隐丛话》引 《蔡宽夫诗话》云:“林和靖梅花诗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诚为警绝,然其下联乃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则与上联气格全不相类,若出两人,乃知诗全篇佳者诚难得。”[12]所批评的也是林逋下功夫于一联一句,而忽视全篇境界的匀称和谐。

宋初隐逸诗人处于太平之世,心境平和淡泊,同时他们的诗风也有山水田园派的清淡自然的一面,而且受 “白体”平易浅切的影响,诗风更趋于平淡自然。当然,他们诗歌中达到的平淡自然之艺术境界往往是以刻苦锤炼的手段达到的。潘阆的诗风也清淡自然,与贾岛诗歌的清奇苦僻有明显区别。如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时闻沙上雁,一一背人飞。

此诗写于诗人客居回乡途中,首句直写诗人久客思乡,独自乘舟归乡。中间两联写归途中的景物:新月、余晖、炊烟、大雁等,皆属常见之景,细腻而自然,着笔轻淡而清远,将客愁乡思之情化入景中,不着痕迹。故被认为此诗 “不减刘长卿”[13]。其诗如 “孤舟依岸静,独鸟向人闲”(《望湖楼上作》)与刘长卿的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余干旅舍》)、“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负谴后登干越亭作》)之句境界也如出一辙。

宋初诗坛 “白体”影响很大,宋初隐逸诗人虽以 “晚唐”为宗,但多少受 “白体”为诗的平易浅切的影响。如魏野早年诗歌学习 “白体”,《温公续诗话》云: “魏野处士,其诗效白乐天体。”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说:“其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尔。”[14]他的许多诗歌尤其是七言诗受 “白体”诗用语平易浅切的影响,诗歌浅近易晓,几近口语,与晚唐一派诗歌的刻苦锤炼、精巧工致大相径庭。如 《送王希赴任衢州判官》:

秋江四十有余程,称作红莲泛去清。从阙到州堪羡处,船中坐卧看山行。

诗歌笔调轻快,只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秋日江上的行程,余皆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他的诗还有“有官居鼐鼐,无地起楼台”(《上知府寇相公》)、“惊回一觉游仙梦,村巷传呼宰相来”(《谢知府寇相公降访》)等皆浅白如话。

当然,宋初隐逸诗人诗风趋于自然平淡,也是在反复的艺术锤炼中形成的。他们的一些诗歌看似平易自然,实际句锤字炼,洗尽铅华。

宋初隐逸诗歌题材多写山水林泉之乐,抒发清高淡泊的世外情怀。在诗歌艺术上,学 “晚唐”宗贾岛,苦吟琢句,又吸取了山水田园派的艺术特点,整体艺术风格在清幽寒苦之外时见冲淡闲逸之趣。由于生活积累不足,意境较狭,往往溺于小巧细碎,诗歌有句无篇,因而难以名家。其诗歌艺术主要是对晚唐五代诗风的继承,没有太多的独创之处,不能起到创建一代诗风的作用。其中的任何诗人的成就都不能与后来的苏轼、黄庭坚等大家相轩轾,但在诗歌发展史上,其地位和功绩不可抹杀。宋初隐逸诗人摆脱功利主义专门致力于纯自然的题材,创造出优美的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表现出极大的艺术魅力。其清新幽远的诗风与 “白体”的平易浅切、“西昆体”的华美典丽形成鲜明对比,也给当时文坛吹进一股清新之风,令人耳目一新,在宋初诗坛独树一帜,具有积极的意义。

注释:

①从本质上说,陶渊明及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以描写清幽静寂的山水自然景物见长,晚唐一派走的也是山水一派的路子,出自一系,只因时代和生活境遇不同发生了新变,形成了贾岛等晚唐一派的独特诗风。

[1][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478.

[2][清]永瑢等.东观集提要[M]//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1309.

[3][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2:389.

[4][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08.

[5][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2:1344.

[6][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85.

[7][清]吴之振等.宋诗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391.

[8][清]永瑢等.姚少监诗集提要[M]//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1297.

[9][唐]黄滔.黄御史集:卷七[M]//四库全书:一○八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63.

[10]][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86.

[11][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40.

[12][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9.

[13][宋]刘攽.中山诗话[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286.

[14][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4:66.

猜你喜欢
贾岛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贾岛寻医记
贾岛碰瓷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贾岛推敲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