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

2012-08-15 00:50赵永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14期
关键词:人才资源强国人力资源

□文/赵永涛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河北·石家庄)

人才强国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

□文/赵永涛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河北·石家庄)

我国把人才培养和开发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本课题基于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并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意义;对策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5日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凸显,未来的竞争不再单纯局限于技术和市场的竞争,人才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人才抢夺战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人才资源必将作为各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同时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发展源动力。我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显示出我国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已经把人才培养和开发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人才强国战略下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1、人力资源开发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基础。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不具有的可无限开发性。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已经成为经济学家和全人类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课题,与之相比,人类潜能的开发具有无可限量的前途。科学研究发现,尽管人类智力已经高度发达,但我们的思维活动只利用了大脑全部功能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功能尚未得到开发。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是解决组织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受到财力、物力等物质资源有限性的制约,我们只能通过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特别是增加高质量人力资源的投入,会比增加财力、物力投入取得更大的效益。正如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的:“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人口质量和人才素质将最终决定人类未来的前景。

2、人才资源开发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人才资源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显现出来。人才资源在本质上是一种再生资源,这是人才资源的根本属性,是人才资源区别于物力、财力资源的根本所在。物力、财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转化成新的产品形态,产生新的功能后才能增值,而且只是一次性增值。以后随着产品开发、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原有的价值也逐渐递减。而人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付出一定的智力、体力,同时又不断提高自己,补偿智力和体力,同时又产生新的生产力,而人才资源在开发、使用过程中能实现持续增值。在各种生产资源中,只有经过人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将其转化成产品,因此,人才资源开发是其他一切资源开发使用的决定性因素。

3、人才资源开发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资金短缺,人均资源占有率比较低。因此,我们不能走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而应该走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以开发人力资源为主的人的能力开发为依托的经济发展道路。科学技术的研究及其由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体都是人,只有具备丰富知识且较高能力的人,才能胜任并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及其向现实转化。因此,科学、合理、有限地开发人力资源,我们13亿的人口负担就会变成巨大的人才优势。“科教兴国”战略,其实质就是通过提高科学技术和发展教育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一方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另外还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造就一支掌握知识的劳动大军,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人才强国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以人为本”的涵义就是营造一种制度环境,使每个人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与组织的长远目标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自身价值。一旦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出现了不一致,组织会有很好的流动渠道,允许个人流动到能够发挥他作用的地方去,以保证每个人的价值实现。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人力资源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资源观念,从而树立加强学习、接受教育的观念,提高个人增强人力资本水平的自觉性。

2、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整个社会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配套教育制度,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要以社会组织需求为基础,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完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积极探索人才培训教育市场化、社会化的新途径,逐步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市场化、社会化的培训教育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发挥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教育中心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3、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人力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开发的资源,为此,必须确立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要坚持人力资源优先开发,确立人力资源开发相对于物力、财力以及信息资源等的优先地位,加大培养力度、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积极树立人力资源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理念,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加大对人力资源发展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效益,促进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积极在政策研究、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以实际行动促进人力资源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4、健全激励机制。“门往哪开,人往哪走”。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探索、完善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激励现有人才奋发进取,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用制度管人,用机制激励干部,盘活现有人才总量。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行政、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创造一个人才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优者上、平者让、劣者下的用人环境。做到人事相宜,双向选择,尽可能地发挥现有人才的潜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拉开差距。积极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形式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

[1]刘建平.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1.15.

[2]陈先郡,胡文忠.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人才,2011.1.

[3]牛聪敏.浅议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J].人力资源.

[4]李俊葵.论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途径[J].宏观管理.

[5]舒惠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决策与信息,2004.2.

C96

A

猜你喜欢
人才资源强国人力资源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人才有价”充分释放人才资源市场活力
强国有我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
科学开发“五老”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