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12-08-15 00:50尚友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14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业务流程石油

□文/尚友民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陕西·西安)

石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文/尚友民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陕西·西安)

本文适应国家经济管理政策的强制性规范导向,分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解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梳理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促进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

石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

收录日期:2012年5月8日

一、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21世纪初期,美国相继爆发了安然公司、世通公司、默克公司等一系列财务造假丑闻,极大地震撼了美国的证券市场,严重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并直接催生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该法案对故意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进行证券欺诈等犯罪行为予以较为严厉的打击,同时也引起了世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的高度关注。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琼民源、郑百文、蓝田股份、银广夏等一系列财务造假,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上市证券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内容和披露程度的广泛关注。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这是我国证券领域的第一个内部控制规范。2003年面对日益严重的证券公司倒闭现象,证监会又重新修订并颁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进一步加强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指导和监督。2006年为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2009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我国又适时地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事实上,内部控制研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2004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其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高达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的缺失是导致这一丑闻的主要因素,同时也给石油企业敲响了警钟。一方面石油企业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合理处理稳产上产、成本控制、国际油价波动等风险问题;作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对于石油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备相当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考虑到石油资源不可再生性的内在特征、能源全球化的紧张态势,以及石油行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发展背景,石油企业始终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命题。内部控制作为经济组织内部契约的显性反映,能够保证机构整体效率,防范经济管理风险,理应成为促进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二、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石油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海外业务的扩展,管理幅度越来越宽,经营风险也将越来越广。在这种形势下,石油企业必须在内控体系建设总体平稳运行的同时,面向企业各个层次,深入推进业务流程管理,调整优化过程控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切实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要通过推进业务流程管理,建立一套清晰顺畅的工作流程,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和符合实际的岗位规范,约束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确保企业规范运转,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新时期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涵盖公司经营管理各领域,较为完善、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合理保障。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是: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内部控制制度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针对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制度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内部控制制度应保证公司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兼顾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尽量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制定并发布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业务流程管理办法”、管理标准和流程架构。以财务报告风险控制为切入点,实现重要风险和关键控制的规范设计。结合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业务流程中,实现内部控制合规性目标的管理要求;选取管理相对成熟的采油厂、加油站业务,开展流程规范设计,理顺管理界面,强化专业控制;建立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流程设计、控制测试信息化,并应用于ERP等系统的流程设计和控制设计,确保流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

1、内部环境。石油企业必须持续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理设置内部组织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开发和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员工潜能和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加强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产品质量管理,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引导员工自觉实践企业文化理念,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的思想,并转化为员工的行动。

2、风险评估。按照持续发展的目标,针对各项业务的经营风险、财务报告风险、遵循内外部法律法规的合规性风险、财产安全风险、经营过程中的舞弊风险等,建立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体系,合理甄别并防范石油勘探开发、石油石化加工、石油产品销售、石油财务管理等基本石油企业业务流程当中存在的风险属性,旨在为财务报告、防止内部舞弊、保证资产安全以及规范管理等提供合理的保障。

3、控制活动。按照石油企业业务分类,进一步修订内控流程、控制矩阵,落实流程责任部门、控制点责任岗位,督促员工履行内控职责,定期检查测试,及时整改补救,使内部控制不断融入日常管理。为加强对ERP系统的应用控制,理应对ERP系统权限应用现状全面分析,形成ERP权限管理标准,将内控要求固化到系统之中,开发权限检查工具,定期运行测试,确保系统权限配置处于受控状态。

4、信息与沟通。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业务流程,对已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从整体层面、一般控制、应用控制等方面进行规范,信息系统管理部负责对所有信息系统加以控制和维护。与此同时,明确财务报告的沟通机制,规定了所有涉及财务报告的职责,财务总监与所有部门、财务部与各分(子)公司财务部门沟通顺畅;企业管理层与外部及部门之间、部门与各分(子)公司之间、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沟通顺畅。

5、内部监督。石油企业应成立由董事长和财务总监领导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决策机构——内部控制委员会,作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日常管理部门和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组织、协调内控体系实施和完善的相关工作;内控部门和审计部门行使监督职能,对体系运行状况实施监督检查;各分(子)公司均有相应机构承担本单位内部控制日常管理工作。

[1]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J].会计研究,2007.12.

[2]吴勋.面向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中国石化.2010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N].凤凰网,2011.3.28.

F270.7

A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业务流程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奇妙的石油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