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民心理需求调查与分析

2012-08-17 08:59陈红
关键词: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市民

陈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心理应激因素也不断增加,心理健康已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有研究者对南京市民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得出南京市民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1]。而对沈阳、威海、上海等城市的调查也表明,15%-20%以上的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4]。

重庆市在2008年底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除了加强对学校师生、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心理问题干预和心理矫正,另外也要建立市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立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开通心理援助免费热线电话。因此,了解重庆市城市居民的心理咨询需求现状,可以为市民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采用封闭性方式编制的市民心理咨询需求调查问卷,由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70份,回收问卷532份(回收率93.3%),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462份,有效率为87.55%。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基本情况:调查人群中,男性250人,占53.8%,女性214人,占46.2%;年龄在16-60岁之间,以青年人居多,但各个年龄层次或阶段的市民均有涉及。文化上,小学及以下10人,初中77人,高中155人,大学以上222人。婚姻状况方面,男性未婚100人,已婚147人;女性未婚85人,已婚132人。

市民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认知情况:在调查的市民中,有12.1%市民所在社区设有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而有50%市民所在的社区没有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另外有37.9%的市民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社区是否设有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市民对心理咨询需求服务的概况:在受访者中,有12.1%的市民曾接受过心理咨询服务。而87.9%的人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服务的经历。

市民对心理咨询服务方式的选择:市民首选的咨询方式是专业心理服务机构的面询,比例达到60%。其次是电话咨询的方式,比例为20%。其中有12.2%的市民选择了网络咨询的方式。而选择其它方式的(如信件,公共讲座)的比例为15%。

对心理咨询服务的承受能力:合理的收费标准是推进心理咨询服务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选择每次50元以下的市民占61.6%,能接受50-100元占27.6%,100元以上者占10.8%。从调查中可知,价钱低、服务好的心理咨询服务是最受市民欢迎的。咨询机构在收费时既要考虑市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又不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是应该值得关注的问题。

市民出现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的意愿:当被问到有心理问题时,有290人(62.5%)选择会去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寻求帮助,并希望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比例是67.6%。希望能倾诉、被理解和得到支持的占60%,而希望得到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比例是46.6%,而信任心理咨询师的占16.1%。

表1 重庆市民寻求心理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 人数(N=290)

调查发现,总人数中的37.4%的市民当出现心理问题时,不会选择寻求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他们不寻求专业心理服务的主要的原因是费用问题(比例为51.6%)以及相信自己完全能够解决 (比例为60.2%);还有一部分市民怕被别人发现没有面子(比例为30.0%),不信任心理咨询师(比例为28.1%),相信他人的帮助能够解决(比例为35.2%)以及不了解心理咨询,不知道怎样得到专业服务 (比例为36.7%)。

表2 重庆市民不寻求心理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 人数(N=164)

三、讨论

调查发现,有60%的人选择了到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接受面询。因为调查的市民中以青年人居多,其中16-30岁的为240人,占到51.7%。调查中得知,在这部分青年中他们认为其它的咨询方式,如心理咨询热线,公开讲座等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这部分人在需要心理咨询服务时,会选择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面询,面询(门诊咨询)掌握情况全面,能够深入地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帮助,是一种首选的心理咨询方式。同时也有20%的市民选择了电话咨询的方式,电话咨询的方式具有方便、保密、花费小的特点,所以开通免费心理咨询热线,有一定的必要性,当然这需要当地政府在财政上予以支持。另外有15%的市民选择其它咨询方式(如信件,公共讲座),选择公共讲座方式的市民更希望得到心理健康方面普及性的知识,如年轻父母比较关注的亲子教育、学生群体比较关心考试前的心理辅导等问题。这种咨询方式的受益面比较广,但也会存在模糊、泛泛而论的问题。有12.2%的市民选择了网络咨询的方式。网络咨询有其较强的保密性、隐蔽性及实时性等优点。选择网络咨询的市民以年轻人居多,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咨询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当出现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有62.5%的人会去专门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咨询。他们希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67.6%),也希望能够被理解和支持(60%)。可见在准备接受专业咨询的市民中,是希望通过一些途径和方法真正解决自身问题的。这部分市民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了解,也知道寻求心理咨询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但是,在调查中,同时也发现即使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也仍然有37.4%的人不会去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咨询。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部分人大多相信自己完全能够解决(60.2%),或者担心费用问题(51.6%)等。笔者调查中还发现,正是因为部分市民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所以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服务。市民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刊和电视,所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重点也应该放在这两个方面。在这样的基础上,也可以考虑其他的方式,如讲座、网络等。

[1]马辉等.南京市市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6).

[2]仇剑崟,王祖承,谢斌.上海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6(2).

[3]王永顺.沈阳市城市居民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3).

[4]徐凌忠,周成超,王建新等.威海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6).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市民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