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2-08-17 08:59朱云霞
关键词:程序设计实验课外语

朱云霞

计算机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日益普及,对我国计算机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高校作为我国高等人才的教育培养基地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可以极大的推动各领域的发展,在本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1]。教育部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培养目标提出了3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对于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2]。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众多高校理工科专业一般选择C语言作为程序类教学语言,而文科专业多选择VFP或VB语言。外语专业作为典型的文科专业,因专业性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特殊性,明显区别于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因此面向外语专业开设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适当调整,不能一刀切。

一、外语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外语专业以语言学习为主,所有学生均为文科生,数学基础普遍较理工科学生薄弱。外语专业课程包括阅读、口语、听力、翻译等,因课程性质不同,学习方法多为朗读、记忆、背诵和复述,这些方法对抽象思维的训练非常缺乏,学者何其莘等指出“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外语专业毕业生在逻辑思维和条理性方面表现较差,缺乏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显现出令人担忧的‘思辨缺席症’和智性不足”[3]。

程序设计课程强调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郭吉平等指出“程序设计的抽象思维训练是用普通逻辑学的原理及现代的基本知识,借助电脑语言符号,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4]。一方面是抽象思维的限制,另一方面强调抽象思维的训练,这一矛盾体集中体现在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普遍不适应,尽管学习非常刻苦,但效果不佳。外语专业学生除具有文科学生的典型特点之外,还具有其与众不同之处:

(一)性别失衡

外语专业在男女性别比例上差距明显,以40人的自然班级为例,男生仅有1-2名,甚至空缺。因所学专业性质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该专业男生性格多偏向文静,在与教师的教学互动中也大多属于默默无闻型。或许是男女在逻辑思维力方面的差异,或者是“女生不适合学习编程”这一社会主导思想的影响,学生对程序有着天生的陌生感和惧怕感,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煎熬。

(二)按部就班

外语专业的学生记笔记非常仔细,实验课也是按照例子重新操作一遍。貌似认真的学习方式其实存在问题:(1)忙于记笔记却忽略教师的授课内容;(2)在没有理解的前提下,按照例子操作一遍,即使完成实验,实际没有真正掌握;(3)缺乏举一反三能力,题目稍有变化即不能适应。

(三)咬文嚼字

外语专业的学生往往更喜欢看书而不是在计算机上练习,对于程序设计课程来说,必须保证一定的上机时间。在看书上,外语专业的学生更喜欢逐字阅读,常断章取义,割裂算法整体性。这样既费时间,收效不大,且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

(四)死记硬背

程序设计最重要的是对算法的理解,多数学生会拿出学外语的一套死记硬背法来学习程序设计,考试前背上十来个程序,若考到一样的题目则欣喜若狂,考不到则唉声叹气,其实很多题目只是将原先的例子稍作改动,学生就不知该如何应付了。

(五)不善抽象

计算机课程中专业术语会频频出现,例如VFP第一次课中就会有“元数据、属性、记录、关系模型、规范化、超关键字”等专业术语,在程序设计部分会接触到多种公式和数学问题,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素数、水仙花数、阶乘、排序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这些对一直偏好于感性思维的外语专业学生来说无异乎灾难。

二、历年考试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2008-2011年期末考试成绩数据,将近年来《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期末成绩做了分析,目的包括:(1)以数据来验证外语专业学生是否真的比其它专业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2)对于《数据库应用》这门课程,外语专业学习程序设计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如何弥补其不足。对比数据选取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四项内容,年级跨度为2007级—2010级,数据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历年VFP课程成绩平均分值

由表1可以看出,外语专业学生的平均分普遍偏低,与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两个专业相比,分值上有较大差距。图1为3个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平均成绩对

图1 课程平均成绩对比图

由图1可见,理科学生在程序设计课程上更具优势,程序设计最基本的是算法,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归纳能力,对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亦有要求,在这一点上,外语系学生处于明显的劣势。

为进一步分析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优势与劣势,对10级三个专业学生《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期末考卷进行了卷面分析,分项统计各小项分值,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三专业小项平均得分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外语专业学生在选择、填空、SQL命令这三种题型上得分较高,这些题型相对稳定,其本质上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考察,外语专业学生在命令的记忆和书写方面有着学科的优势,出现拼写错误的概率很小;而程序题则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该小项上的得分外语专业学生明显要少于其它两个专业。

三、教学改革系列措施

笔者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对所任课的11级外语专业3个本科班级的VFP课程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从教育模式到具体的教学方法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一)跟踪式教育模式

当今教育理念强调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在这一点上高校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跟踪式教育最早见于1989年王孟斑发表的《大同中学的“跟踪教育”》一文[5],所谓跟踪式教育即从学生入学开始,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考试成绩进行跟踪式记录,教师能对所任课班级学生的前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以便更好的制定适合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将跟踪式教育模式与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外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1)按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组,进行多层次多目标教学;(2)针对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给予更多辅导和鼓励;(3)组建课外互助小组,让学生共同进步;(4)教师多留一些联系方式,让学生有疑问可以很快得到解决,更多途径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包括手机、E-mail、微博、网络学习平台等,鼓励学生多使用信息化产品。

(二)由简单到复杂的任务驱动型实验环节

数据库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学生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为避免实验课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教师必须对每次实验课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既要符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又要让学生积极思考,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有一定的收获感。任务驱动型实验教学已广泛被大家认可和接受,考虑到外语专业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弱,对实验任务的安排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依样画瓢”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开始阶段,布置一些和课堂教学内容一致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先模仿了去完成,体验成功的快乐;接着对先前的任务作一些修改,需要思考了才能完成,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到了后面阶段则可以布置一些难度大的,事先没有接触过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游戏中完成算法学习

算法是程序的核心,是程序设计的灵魂所在。外语专业学生平时多运用感性思维,对算法的理解一直是学生很难逾越的屏障,因此在算法教学上,采用了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例如在讲解排序算法时,主要有选择排序和冒泡排序两种,为了强化其区别,可以选择高矮不同的10个同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每次只能两个同学之间交换位置。学生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下,能更加深刻的掌握算法。此外圆圈报数、字符串反序等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增强了学习算法的趣味性,学生更能从游戏中感受到算法的迷人之处,从而由感性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四)多鼓励,少批评,注意学习方法的引导

外语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女生,从情感上来讲会更为感性和敏感,因此对学生要多采取赏识性教育,多给她们信心和鼓励,及时表扬她们的进步和努力,尽量少批评。在学习方法上注意进行引导,从如何看书、如何记笔记、如何复习、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上机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等等,反复多次的进行讲解和引导。特别是实验课,外语专业普遍计算机操作能力弱,部分学生甚至连电子邮箱都不会使用,这都要求教师一定要给与区别性的指导和充分的耐心。

四、结语

笔者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对2011级外语专业96名本科生的《数据库应用》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引入跟踪式教育的理念,在充分了解外语专业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多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实验课进行了多层次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并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的情绪,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减少对程序学习的畏惧感,对算法的掌握更加自如自信,师生相处更为融洽。

[1]洪汝渝.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2]丁海燕.文科生“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

[3]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

[4]郭吉平,张晓勇,邰学礼.大学文科程序设计抽象思想的教育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5]王孟斑.大同中学的“跟踪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89(3).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实验课外语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有趣的实验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