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新拓展——《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述论

2012-08-20 00:44孟国栋刘双庆
中国出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东瀛文学史古典

文/孟国栋 刘双庆

中国文学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最核心的部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重视追源溯流,在纵贯古今上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但在横通中外方面却缺乏应有的关注。世纪之交的20 余年,随着域外文献的大量发现与回传,新的文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工作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直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在海外的衍生状况的专著则付之阙如。肖瑞峰教授的新著《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年1 月出版),是文学史研究横通中外的尝试,说是填补文学史研究的空白点也并不为过。

首先,将文学史研究的视阈由古今拓展到中外,是本书的最大贡献。作者视野宏通,立足于“大文学史观”,故而既重视中国文学史的纵向传承和发展,同时关注文学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辐射和折光。作者认为“大文学史观”既要能思贯古今,勾勒出文学兴衰因革的轨迹;又要能视通中外,映现出文学源流正变的脉络。不仅要研究中国本土文学的演变,还应研究中国文学在海外的衍生和流变情况。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贯古思今方面,而能够视通中外者则绝少,因此选取了中国古典诗歌最佳衍生地——东瀛作为典型代表,用模拟与师法、变革与改造两条线索考察了中国古典诗歌在海外的流布情况。

基于这样的思考,作者在撰写该书的理路上是两条线索交叉并进的,这也与日本汉诗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因为日本汉诗在模拟与师法中包含了一定的变革,只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师法的力度逐渐衰弱,而变革的程度不断加强而已。早期的日本汉诗主要是以模拟和师法为主,包括肖瑞峰教授所指出的从汉字到词句、从句法到诗体以及对中国古典诗歌题材等方面的模拟与师法。日本最早的汉诗总集——《怀风藻》,即以模仿中国六朝诗歌为主。究其缘由主要是《怀风藻》编成的近江、奈良时代,汉字、汉籍传入的时间尚短,数量较少,加之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不频繁,日本汉学尚未昌盛,创作主体自身的汉学修养也颇为有限。稍后编成的《敕撰三集》虽仍以模仿居多,但其中已出现一些别开生面的诗作。作者还特地举出被日本诗坛神化了的白居易和深受日本留学僧喜爱的“浙东唐诗之路”作为个案,考察了日本汉诗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师法情形。

就日本汉诗发展而言,直至平安时代结束,其成就仍体现在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模仿方面,这可以从《本朝丽藻》和《本朝无题诗》两个诗集得到印证。唐末五代的社会动乱,使得中日两国交往断绝,《本朝无题诗》编成的1164 年前后,日本已有200 多年未能接受汉文化的输入。失去中国古典诗歌给养的日本汉诗并未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而那些权贵诗人们最终在贵族阶层趋之若鹜的各种诗会上,将诗歌创作引向了文字游戏的歧途。

应当指出,日本汉诗对中国古典诗歌绝不是被动和机械的接受,而是在师法和模仿的同时呈现出主动和内在的变革。这方面尤以菅原道真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接受与改造最为引人注目。他在师法汉诗的基础上,对其具体内容和创作技巧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进,为后来日本汉诗的独立发展开启了道路。尽管如此,日本诗人变革中国古典诗歌的进程仍然是漫长的,直至五山时代,也还未能完全脱离模拟与仿效的套路。变革的高潮到江户时代才真正到来,此时的诗歌中与日本民族息息相关的内容与意象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汉诗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这时,人们完全突破了以前盲目崇拜和模仿的阶段,逐渐形成了本民族诗歌所特有的题材和风格,诗歌的艺术技巧也明显提高。可以说,随着日本化因素的增多,日本汉诗的独特风貌得以形成,而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衍生和流变的总体趋势。

其次,作者立足于细读文本,将结论建立在扎实的材料之上,其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示范意义。因为作者对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汉诗都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整部著作又是建立在对文本仔细、准确解读的基础上的,故得出的结论尤其令人信服。全书不仅对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生成和流变过程进行了清晰的勾勒,还对前人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了纠正。最值得称道者莫过于对日本究竟是否实行过科举制度问题的剖析上。著名史学家周一良先生认为日本并未实行过科举制度,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近乎成为史学界的共识,然而作者从日本汉诗中对科举诸层面的记载以及士子中第之后诸情事的描述,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全新的阐释,认为日本也实行过类似于中国的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以事实为依据,所得结论令人信服。而且其意义尚不限于此,因为制度的传播和接受历来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本书的这一观点对古代日本对中国传统制度的接受以及对日本制度史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再次,因为本书就大文学史层面的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衍生和流变进行了道夫先路的研究,故我们可以在这一基础上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开拓。我们注意到作者在论述平安时代后期诗歌中儒家诗教批判精神的缺失时,曾指出这与摄关政治的日益腐败有关。但一个国家的文学传统似乎亦应值得重视,日本汉诗中儒家诗教精神的缺失恐怕与日本文学历来对政治的淡漠态度有关。这或可从平安时代中期学者大江维时所编之《千载佳句》中得到体现。即以王维而言,在入选的153 家诗人中,王维入选诗句的数量位居第十三,所当选者皆为描摹自然风光的诗句,而关涉政治的“侍从酬奉”之作则概不选录。不仅王维如此,其他唐代诗人,如许浑、杜荀鹤入选的诗歌,也多是吟咏风物之作,而白居易“惟歌生民病”、杜甫“致君尧舜上”的作品更是不在入选行列。一部规摹汉诗之大成的选本怎会对占据中国古典诗歌极大比重的政治诗如此忽视?况且,《千载佳句》编选的村上天皇时代朝政清明。笔者以为,这正是日本文学传统中淡化诗歌教化作用的体现。再就该书的内容而言,作者将研究的视野直接从平安时代跨越到了江户时代,而对其间绵延400多年的五山时代的文学情况却未作介绍,这也为我们进行再研究、再开拓留下了可贵的空间。虽然五山时代,汉诗的总体成就不高,江户诗人亦曾普遍诋毁五山诗人,但五山时代是日本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汉诗由以师法为主到以变革为主的酝酿期,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容忽视。此时期汉诗的发展虽然跌入了低谷,但汉诗的发展并非一无是处。因而在本书的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的再开拓,既可以使读者能够了解日本汉诗发展的全貌,也会使得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更为全面。

总之,作者从对新世纪较为流行的“大文学史观”辨析入手,并且突破了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出大文学史还应包括中国古典诗歌衍生于海外的诸多分支。基于此而将研究的对象聚焦于海外汉诗成就最高的东瀛,对日本汉诗的衍生与流变经过做了系统的梳理,进而揭示出了汉诗生成演变的一个基本规律——由对中国古典诗歌模仿而进入独立创作。本书既推动了新文学体系的构建,也拓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视阈,筚路蓝缕之功值得肯定。相信在学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能日益走向全面、深入和完善。

猜你喜欢
东瀛文学史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东瀛长歌行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东瀛战神
来自东瀛的刀光剑影:剑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