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保障能力—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报告

2012-08-24 02:35商学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2期
关键词:学校后勤教委后勤工作

商学军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保障能力—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报告

商学军

一、问题的提出

北京市通州区地处百里长安街东端,千年大运河北首,区域面积9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余万,历史悠久,具有2 200多年的建制史,文化底蕴深厚。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通州区教育事业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我们抓住薄弱校改造、初中校建设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的契机,相继建成了潞州中学、通州区第一实验中学、台湖学校、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潞河中学分校、北京二中通州分校、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北京小学通州分校、龙旺庄学校、于家务中学、第三中学等一大批高标准、现代化的新学校,完成了40余所学校的改建扩建任务,教育资源逐步丰富,教育布局趋于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后勤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后勤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相应地,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工作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高效,直接关系着学校后勤保障水平的高低。因此,摸清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分析区县教委后勤管理模式的优劣,有利于学校后勤工作的不断进步,有利于探索后勤管理的内在规律,也将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对于区县教委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界定

区县教委后勤管理模式,是指区县教委在对中小学后勤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原则、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的总称。评定管理模式优劣的重要标志是其是否适用,具体而言,如果区县教委的管理能够促进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这种模式就是好的管理模式;反之,就是差的管理模式。

三、研究对象

通州区43所学校(19中学、18所小学、6所幼儿园)的140名后勤干部教师(18名校级干部、52名后勤主任、70名后勤教师)。

四、研究目标

通过对区县教委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现状调研,了解后勤干部教师对区县教委管理的真实感受和看法,明确区县教委在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优化区县教委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策略,为区县教委改革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提供决策和实践依据。

五、研究内容

(1)了解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

(2)探索优化区县教委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策略。

六、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区县教委后勤管理现状和基层干部教师对区县教委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七、研究结果及分析

1.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

2011年8月,我们对全区43所学校的140名后勤干部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可多选),问卷结果见表1~表3。

表1 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优势因素统计表

表2 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缺陷因素统计表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统计结果表明:

(1)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优势。①管理到位、制度健全。目前,根据区县教委财务基建科、法制安全科等相关科室的意见,各中小学普遍制定了一系列的后勤工作制度,明确了校长和主管后勤工作的领导及教师的职责,各中小学后勤保障系统运行基本顺畅。②后勤科研管理规范。在后勤科研管理方面,我们初步形成了区县教委主管主任牵头、财务基建科科长主抓、研修部门具体负责的有效机制,搭建了通州区中小学后勤管理委员会平台,引领后勤干部教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让大家在研究实践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水平。

在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后勤管理研究会王绪池教授等专家、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十一五”期间,通州区中小学共申报市级后勤课题42项,其中23项被批准为重点科研课题,19项被批准为一般科研课题,参加课题研究人数共计200余人。在“十一五”北京市后勤科研成果表彰会上,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潞河中学、通州区第三中学的三项成果获得市级一等奖,占全市一等奖总数的25%;通州区第四中学等学校的9项成果获得二等奖,占全市二等奖总数的33%;通州区教委获得了优秀组织奖,通州区教委副主任胡晓东做了《深入开展学校后勤管理研究,实现学校后勤工作整体优化》的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后勤科研再传佳讯。在北京市中小学后勤管理研究会组织的“十二五”后勤科研课题评选结果中,通州区53个单位申报的68项后勤课题全部被批准立项,其中包括18项重点课题和50项一般课题。通州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立项数量均列北京市之首。

(2)区县教委在中小学后勤管理中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①领导忽视后勤工作:少数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不重视后勤工作,对后勤工作有偏见。原因:少数领导对后勤工作的作用和地位缺乏科学的认识。

②后勤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低。原因:第一,后勤工作人员的入口存在问题,现在学校有这样一句玩笑“老弱多病去后勤”,虽然有失偏颇,但人员不足、素质较低却是实际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第二,缺乏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与指导。

③后勤干部教师职业倦怠感严重,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服务意识、团结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原因:后勤工作人员不足,任务繁重;后勤人员没有编制;后勤工作考核不公正,工资课时分配少,岗位工资相差悬殊;在职称评定时受限制;表彰机会少;缺乏激励措施。

问卷简答题摘记:

“后勤工作繁杂琐碎,领导坦言不放在眼里。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却被领导视为无用功;我们不需要高薪,要的是领导的肯定与鼓励,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服务。”

“后勤教师职称评定不合理,应保证与一线教师有同等的待遇。”

④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管理、考核与评价。

原因:后勤管理缺乏统一的目标要求,学期初教委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意见,学期末缺乏考核、总结等措施。区县教委下设的财务基建科、体美科、法制安全科、中小学保健所、防疫站、服务中心、设备中心等多个部门管理后勤工作,相对零散,阻碍了基层学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经常出现开会、检查等活动重合相撞的情况;条块分割,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共同目标,导致目标不一致问题的产生;管理意见不统一,令基层学校无所适从,如有的部门开会时建议学校午餐时加些小西红柿,但是另外的部门检查后要求取消。

2.影响中小学后勤服务质量提高的因素分析

(1)领导的重视程度。具体体现:是否经常检查指导后勤工作;是否为后勤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否在公众场合对后勤工作给予肯定;是否制定激励后勤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措施;是否提供与一线教师同等的进修培训机会。

(2)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具体体现: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后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后勤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等方面。

(3)区教委后勤管理模式。目前,区教委后勤管理机构零散,对后勤工作整体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关注的重点是部门的职能完成情况和垂直性的管理控制,部门之间的职能行为缺少完整有机的联系,致使部分后勤管理工作重叠、交叉,甚至产生矛盾。

八、讨论及建议

课题研究至今已近一年的时间,形成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尚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予以改进。

1.优化区县教委后勤管理模式,建立集中统一的区县后勤管理机构

传统的后勤管理通常仅起到传达和执行作用,缺乏总体目标导向、调控,在管理改革中,教委应力图超越这种局限,对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和更新,从组织的整体形态上探索在适度扁平化的基础上形成网络状联结,即建立一种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广大师生需求为前提,以不断提高学校后勤保障水平为目标,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转化为一个总流程下的流程集合,对这个集合进行管理和控制,强调全过程的协调性和目标化。

(1)调整组织机构。纵向:责权下放,激活组织能量;疏通管理渠道,使信息交流通畅。横向:整合同层组织,转变管理职能,优化组织关系,提高管理职能。

(2)建立后勤管理机构联席会议机制,定期交流重点工作及问题,避免活动交叉、建议矛盾等问题的出现。

2.规范管理,提高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水平

第一,加强指导。采取联合检查视导与相关部门单独检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深入中小学校有效指导后勤工作。

第二,完善后勤管理机制。建立奖励机制,提高后勤干部教师服务积极性。开展服务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后勤干部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大力宣传后勤干部教师的典型事迹,营造尊重后勤人员的良好氛围。

完善岗位管理机制。逐步调整对后勤工作人员的入口管理,不断优化后勤人员配比;实行绩效工资,区县教委分管后勤的部门应该结合各校特点,统一确定后勤人员工作岗位,制定出统一的工作量标准;逐步解决后勤教师的职称评定等问题。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取奖励与惩罚并举的措施,加强对后勤工作的考核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层领导的管理,使其了解并且重视后勤工作,认可后勤教师的劳动,增强后勤干部与教师的凝聚力与荣誉感。制定《后勤干部教师考核评估细则》,对后勤干部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量化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并与评优、晋级、表彰、绩效工资挂钩,达到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目的。改进评价方式,重视教师自评。重视后勤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努力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利用调查、访谈等手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使后勤干部教师的评价工作逐步趋于科学合理。

问卷摘记:“后勤管理需要公平,后勤教师同样是教师。不要为了一线教师而牺牲后勤人员应有的利益;后勤管理需要人性化,后勤工作的性质不同于教学一线,虽然有时候清闲,但是忙的时候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请不要用一线教师的标准来衡量我们。”

3.注重岗位培训,促进后勤干部教师专业成长

同学科教学一样,后勤工作同样需要专业人才。因此,区县教委应该鼓励各校利用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岗前培训和岗位练兵等途径,加强岗位专业培训,增强奉献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增强角色意识,提高专业能力;增强进取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普遍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能力,提升后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问卷摘记:“目前,学校中基本没有专门的后勤管理人才,多数由教师转岗而来,不懂后勤管理;后勤教师对其岗位也是边摸索,边实践,缺乏系统的培训。”

九、结束语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了学校后勤管理现状以及区县教委在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为优化区县教委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我们也深知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还要继续探索。

2012-03-28

商学军,本科,中教一级,教研员。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猜你喜欢
学校后勤教委后勤工作
在偏城的山坡上
组织布局谋发展,老年教育诚可期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学校后勤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
学校后勤财务管理中的难题及改革创新
学校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关于学校后勤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与海淀区教委签订承办亮甲店小学协议
从小处着手,抓好大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
持偈不如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