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支气管哮喘310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2-09-01 06:50张丽
实用老年医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老年性支气管哮喘

张丽

老年性支气管哮喘310例临床特点分析

张丽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老年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甚至认为老年是继青少年期后的第2个哮喘发病高峰期[1]。鉴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功能改变,老年性哮喘有其不同于成年哮喘的特点。本研究对比分析我院经治的老年性哮喘与成年哮喘病例资料,总结老年性哮喘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该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支气管哮喘病人31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分成2组:老年组140例,男73例,女67例,年龄60~86岁,平均(70±8)岁;成年组170例,男92例,女78例,年龄16~40岁,平均(26±7)岁。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病情严重度分级、疗效评价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2003年修订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制定的标准[2]。

1.2 观察内容 (1)哮喘首次发病年龄、病程;(2)入选病例的家族哮喘史、个人变应性疾病史(包括变应性鼻炎、湿疹、荨麻疹、食物、药物变应史等)、儿童时期呼吸系统病史、吸烟史;(3)哮喘诱发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气候、食物、药物、运动不当、情绪变化等;(4)哮喘发作时主要症状;(5)基础病及并发症;(6)病情严重程度分级;(7)治疗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哮喘首次发作年龄 总体发病年龄为5~86岁,平均首发年龄为(46.2±13.5)岁。老年组平均首发年龄为(56.3±15.8)岁,其中有32.9%(46/140)≥60岁发作,有13.6%(19/140)<16岁发作;成年组平均首发年龄为(22.5±11.2)岁,<16岁发作为38.2%(65/1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76,P<0.05)。

2.2 病史及诱发因素 老年组与成年组相比,确诊前有非特异性呼吸道病史者多见,吸烟者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有家族史者老年组低于成年组(P<0.01)。在老年组,呼吸道感染在常见的诱发因素中占首位,其次是寒冷及不适当运动,与成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2.3 哮喘发作时的主要症状 老年组咳嗽咳痰、发热及夜间症状均明显高于成年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见表2。

表1 2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史及诱发因素比较(n,%)

表2 2组哮喘发作时主要症状比较 (n,%)

2.4 支气管哮喘的并发症 老年组支气管哮喘常伴有合并症,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冠心病为最常见,与成年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组仅12.8%无合并症,成年组94.7%无合并症,2组差异显著(P<0.01)。见表3。

2.5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老年组中、重度哮喘多见,成年组以轻度哮喘为主,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2.6 治疗结果 2组均予以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激素等治疗,老年组哮喘完全缓解(气促、喘息及肺部哮鸣音完全消失)55例,占39.29%,死亡10例,占7.14%;而成年组哮喘完全缓解126例,占74.12%,死亡2例,占1.18%,2组间差异显著。

表3 2组哮喘患者并发症比较(n,%)

表4 2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分级(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多种免疫细胞及免疫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病过程[3]。随着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性哮喘的累计患病率相当高,发达国家哮喘总患病率达7% ~8%,≥65岁老年哮喘患者占所有哮喘病人的11.0%~19.2%,占被调查老年人群的4.5% ~7.3%[4]。通过对老年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可发现老年性哮喘在发作及临床表现具有以下特点。

3.1 发病年龄晚,哮喘症状不典型 哮喘的发病年龄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儿童发病70%预后良好,而老年发病者多为内源性哮喘,比外源性哮喘难治愈且病程迁延[5]。本组140例老年患者有46例在>60岁发病,占32.9%,而成年组大多<16岁发病。老年组症状体征不典型,“沉默肺”现象较常见,易误诊误治。

3.2 在发病机制上老年性哮喘也有自身特点 (1)长期吸烟:老年哮喘患者由于吸烟者的比例很高。老年哮喘患者往往是在长期吸烟的基础上发生的,从心理和生理上已经适应了香烟烟雾,甚至还有部分患者痰较多且黏稠而采用吸烟来刺激排痰,使老年人更易发生哮喘。

(2)老年人的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降低后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其次为冷空气及运动,老年人细胞内水分含量及细胞热量相对较低且肺功能退化,对运动负荷耐受能力下降,当遇到冷空气刺激或运动不当时也可诱发哮喘。本研究显示以上诱因老年组均明显高于成年组(P<0.01)。

3.3 基础病、并发症多,症状重,预后差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往往并发症多,本组病例老年组无并发症的只有12.8%,而成年组94.7%无合并症,2组有明显差异(P<0.01)。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COPD、肺心病、冠心病等,使哮喘的诊断更加困难,造成误诊和漏诊。老年人肺功能的自然衰退及反复哮喘发作带来的气道重构加重肺功能的恶化,加上基础肺功能储备不足,易发生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

3.4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联合用药,要注意个体差异 (1)老年哮喘患者由于免疫机制衰退,感染成为突出问题,积极抗感染尤为重要,对于重症哮喘发作或伴发感染的老年患者特别是在COPD基础上发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早期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2)老年患者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使用β受体激动剂时应注意其心血管不良反应,急性发作时仍可按需使用,但不能作为维持药物单独使用,需要与糖皮质激素合用[6],在与茶碱类、利尿剂合用或并发缺氧时要注意低血钾的产生。(3)茶碱类药物应选用。缓释茶碱制剂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性较好,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夜间哮喘患者。(4)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抗炎药物。老年患者口咽部真菌感染常见,要积极漱口,必要时使用抗真菌药。(5)抗胆碱药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起效缓慢,不适合作为哮喘控制的一线药物,但其心血管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适合老年人。(6)白三烯调节剂对于老年性哮喘不良反应较少,不受年龄限制,每天口服1次,依从性良好,可作为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良好补充。

综上所述,老年性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成年人哮喘有相同之处,又有所不同,且老年性哮喘由于肺功能下降和基础疾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诊治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故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足够重视,提高诊疗水平。

[1] 陈欣,林江涛.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治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3-176.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系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管理)[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2(1):3-13.

[3] 钟南山.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研究重点及努力方向[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2):809-811.

[4] 吉宁飞,符晓苏,陈力,等.过敏性因素在老龄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的实验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4):250-252.

[5] 于春艳,倪子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的鉴别[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3):204-206.

[6] 陈欣,林江涛.老年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6(4):276-278.

R 562.65

B

10.3969/j.issn.1003-9198.2012.04.031

2011-07-07)

528415 广东省中山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老年性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