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的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理论分析与策略探讨*
——以深圳市为例

2012-09-07 11:06冯健洪少彬曲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滨海人力资源培训

冯健,洪少彬,曲进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基于社会需求的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理论分析与策略探讨*
——以深圳市为例

冯健,洪少彬,曲进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为促进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发展,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内涵、特征进行了阐析,通过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方法对有代表性的深圳市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研,得知,当前滨海体育休闲人才社会需求大,但存在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培训机制不健全、员工考评机制不科学、缺乏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等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滨海体育休闲专业人才培养;营造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的人力资源开发良好环境;建立规范人员培训制度;完善员工考评机制;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福利水平的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发展机制与策略。

社会需求;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休闲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为我国滨海体育休闲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深圳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区,经济实力雄厚,自然条件优越,滨海体育休闲业市场化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人力资源多方面的问题。在管理领域里,一切管理活动由人决定、策划、操纵、运作,人始终是整个管理过程的主体或主导因素。人力资本是一切资本中最重要、最宝贵、最具能动性的资本。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离不开人力资源。然而当前,人力资源匮乏,开发管理不科学,已成为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的最大瓶颈。通过研究分析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之策,处理好滨海体育休闲发展中人力资源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才能更好地推动滨海体育休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法

通过图书、学术期刊刊和网络资源,查阅滨海休闲、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文献研究资料,了解国内外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相关理论研究,查找相关政策法规。

1.2.2 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滨海体育人力资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制作了调查问卷,在2009年7月6日-12日,2010年4月28日-5月5日,对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小梅沙旅游中心、金沙湾海滨度假区、深圳海上田园、香蜜湖度假村、深圳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进行了调研,参加了2010年11月16-17日深圳第十二届人才高交会,对从事滨海体育休闲的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员工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42份,有效318份,并对回收问卷进行了常规统计分析。

1.2.3 专家访谈法

对滨海体育休闲、休闲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专家访谈,了解当前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现状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1.2.4 逻辑分析法

对经过调查取得的结果进行归纳演绎,分析、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所谈的滨海体育休闲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里,以体育的方式在滨海区域内积极、主动选择并实施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获得自身发展需要、培养自身生活情趣、提高自身生活品位和格调、获得自身身心自由与快乐为目的的系列文化娱乐活动[5]。滨海体育休闲有以下特征:(1)健身性滨海体育休闲是体育休闲运动的一种,其本身具有体育的健身功能。它在增强人们体质,改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增强运动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2)休闲性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岗位竞争、失业威胁、家庭不稳定等因素导致更多的人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排解,将给社会增添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家庭暴力、自杀、犯罪等。而滨海体育休闲具有休闲性,它实际上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功能齐全、富有情趣和魅力的休闲手段,能够给人们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可以满足人们休闲的多种需要,使生活更加有趣、充实、美好。这对终日处于高度紧张、身心高度疲劳的现代人而言,是一种最大的享受。(3)新颖性和趣味性 经调查,当前常见滨海体育休闲的项目主要有海边嬉水、海域游泳、海水浴、日光浴、泥浴、近海休闲潜水、水上摩托艇、帆船、帆板、冲浪、海上拖拽伞、海钓、沙滩排球、沙滩足球、骑马、骑骆驼、高尔夫运动、游艇等[2]。滨海体育与传统的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等,无论是从活动内容上,还是从活动形式上都具有新颖性。此外,滨海体育活动大都具有趣味性,可以满足不同性别、年龄、层次、特长和兴趣爱好的人的不同需要,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

2.1 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界定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它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3]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数量上,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适龄人口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而质量上,人力资源的质量是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它一般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的积极性上。

2.1.1 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含义

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是指在靠近海滨、沿海区域内具备滨海体育休闲知识和技能的,并且从事滨海体育休闲相关工作,对滨海体育休闲发展产生影响、做出贡献的人们的总和。其区分依据是人力资源所在的区域。从数量上界定,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主要是在靠近海滨、沿海区域从事体育休闲工作或者活动的人员。从质量上界定,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是具有一定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的积极性,能服务于滨海体育休闲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人员。

2.1.2 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特点

(1)时间性 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周期来看,一个成熟的滨海体育休闲劳动力的培养教育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要十年以上。即使是一个成熟的劳动者,随着滨海体育休闲的发展,管理方式的创新以及技术的变更,也还需要进行再培养、再教育。也就是说,滨海体育休闲劳动力的生产具有长期性。从劳动力具体形式上看,滨海体育休闲劳动力的体力形成后,如果在一定时间限度内不被使用,它就会自然消耗掉,体力不能像物品一样储存起来,以备再用。而劳动者的智力与体力不同,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因此,无论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周期看,还是从劳动力具体形式上看,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都具有时间性特征。[4](2)消费性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具有生存、享受与发展的物质需要。这种物质需要所反映出来的是生存、享受与发展的物质消费。这也决定了企业在挖掘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潜能的同时,要重视其生活质量、待遇薪酬、以及职业发展等因素,不断改善员工生活环境。(3)社会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讲,人处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利用、开发是通过社会分工来完成的,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此产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来说,个体要通过一定的群体来发挥作用,合理的群体组织结构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及高效地发挥作用,不合理的群体组织结构则会对个体构成压抑。因此,要想充分挖掘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的潜力,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既注重人与人、人与团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又要注重组织中团队建设的重要性。(4)主观能动性 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物质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滨海体育休闲其他资源如物品、设施、器材等在被开发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受人所支配;而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在被开发的过程中,有思维与情感,能对自身行为作出抉择,能够主动学习与自主地选择职业,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其他资源进行生产,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人力资源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能够在人类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作用,既能创新观念、革新思想,又能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发明新的技术。(5)稀缺性与专门性 资源相对需求来说,总是稀缺的,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尤为突出。目前由于滨海体育休闲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机制反映滞后,对滨海体育休闲人才培养教育尚未引起重视。国内不少高校虽然开设了相关体育专业,如体育管理、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等,但是,还没有设置培养教育滨海体育人力资源的专门的专业与方向。滨海体育休闲有自身特点,既要求具备一定的救生、游泳、潜水等体育技能,同时也要求有管理、经营开发方面理论指导。这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人才所不能及的。

2.1.3 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特点

滨海体育休闲是一种新兴的体育休闲活动,它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如需要人员从事休闲潜水引导和技术服务工作;担任海岸线及游泳池的救生、救护及管理工作;在滨海大型综合型酒店从事管理和运动技术指导工作等[5],其特殊性决定了滨海体育休闲人才需求类型不仅仅是只会游泳、救生;而是需要集体育技能、策划运作、经营管理、公关口才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1)体育技能。在靠近海滨、沿海地区开展体育休闲活动,就免不了自然水域游泳、潜水、沙滩运动等活动,这就决定了体育技能必须成为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最基本的要素。经金沙湾海滨度假区和深圳海洋世界相关人员透露,当前滨海体育休闲企业希望招聘到具备游泳、救生、潜水等多种体育技能的人才,并且能在经过较短时间培训后方能立即上岗。这样既有利于人员灵活的调动,又有利于减少企业开支。(2)管理策划。一个旅游景区,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旅游景区,如小梅沙总会面临许多游客前来赏玩。如何对数量庞大的游客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管理,保障游客安全和有序流动,是当前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这无论是对于在岗的救生员,还是带人下水的潜水教练,都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能有效地引导游客在所在工作区域内安全地尽情地游玩。(3)公关口才。滨海体育休闲是发展滨海旅游业一个重要方面。而涉及旅游业的活动,势必与游客分不开。游客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推动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的各项工作也就离不开对游客的公关。这不仅仅需要营造良好的有较强吸引力的迷人风景,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公关工作。这要求滨海体育休闲人才具备一定的公关技能和良好的口才,能通过专业的语言说服和引导游客前来体验各种滨海体育休闲活动。

2.2 深圳市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

2.2.1 深圳市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现状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6]据深圳市统计局统计,2008年深圳生产产值7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三产业增长值98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9.31元,比上年增长10.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9%;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779.09元,增长 7.1%,实际增长 1.1%;恩格尔系数为36.0%。数据表明了深圳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滨海体育休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资金来源,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就目前而言,深圳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特点有以下2方面:

2.2.1.1 滨海体育休闲人才总量和需求量大

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花钱买健康,拥有健康比游泳财富更重要”的理念成为时尚。由于滨海体育休闲活动独具的优势——集健康、休闲、观光、旅游、娱乐为一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2008年的数据统计中,深圳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659.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全年旅游外汇收入27.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宾馆、酒店、度假村开房率61.5%。这些数据表明了深圳旅游业稳步的发展趋势,而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滨海体育休闲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广大游客前来游玩,促进了深圳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深圳滨海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大小梅沙、南澳、东西冲等地区,一批又一批滨海体育休闲企业如深圳小梅沙旅游中心、金沙湾海滨度假区、东部华侨城等相继建成,已形成了高尔夫球、水上运动、综合性健身会所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状况,并随着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潜力,加上在深圳举办的重大滨海体育赛事的推动,如2007年中国杯帆船赛、2009年全国救生锦标赛等,这些无疑大大增加了滨海体育休闲人才的需求,包括管理者、营销者、导游、解说员、救护员、环保人员、海滩养护人员、海上运动教练等。据调查,2006年4月8日,深圳东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东部华侨城156类职位、约2000个岗位面向招聘。据媒体报道,截止2003年10月30日止,深圳登记在册的体育健身企业达653家,总场地面积1642.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已经达到96.4亿元,总从业人数已经超过1.8万人,[7]约占当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其中滨海体育休闲从业人员占据着重要的比例。

2.2.1.2 滨海体育休闲人才专业知识水平与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深圳滨海体育休闲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滨海体育休闲人才的需求层次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高校,以校园招聘会、宣讲会、校园网络招聘等形式招揽具备滨海体育休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校人才。以深圳“双选会”为例。据统计,在2009年深圳“双选会”上,共提供职位15000多个,涉及200多个专业,电子、信息、英语、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人才需求占了大部分,而对于滨海体育休闲相关的人才招聘,如救生员、潜水员等却没有涉及。与2009年深圳“双选会”相比,在2010年深圳“双选会”上,大会提供近2万个职位,遍及IT计算机、电子通讯、金融证券、银行保险、房地产建筑、外贸物流、服装纺织、机械制造、生物化工、医药卫生、文化教育、食品餐饮等数十个行业。在企业需求的岗位上,市场和营销占10.06%、经营和管理占 8.91%、文化和教育占5.57%。这些类型的岗位与深圳滨海体育休闲业发展密切相关,表明了高校更多的滨海体育休闲相关的人才进入企业,拥有较高学历的人员占总体人员的比例也随之提高。

2.2.2 深圳市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经实地调查、访谈,当前深圳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有以下一些问题:

2.2.2.1 人才相对匮乏 当前,由于滨海体育休闲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对滨海体育人力资源的需求还未能及时反映在供给机制上。经调查,在广东各大高校里,几乎没有专门设置滨海体育休闲的系统课程或专业,而一般的体育专业人才,如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虽然与滨海体育休闲所需的人才类型有所关联,但是其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并不能满足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的需求。滨海体育休闲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具备游泳、救生、潜水等多种体育技能,同时又拥有管理策划、公关口才等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型应用人才。人才培养不足,导致企业滨海体育休闲专业人才招聘难,从而制约了滨海体育休闲的发展。

2.2.2.2 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不足,开发不科学不合理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团体在组织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提高组织或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好,为团体(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8]它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前提,包括人力资源教育、培养以及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与调剂等诸多管理活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对于企业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从而使个人和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表一、表二看出,当前受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深圳许多滨海体育休闲相关单位的人事管理依然是“以事为本”的人事行政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因工作或因事来用人,而忽略因人而开展工作和挖掘潜力,员工处于被动管理状态,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工作有效开展。此外,部分单位对于滨海体育人力资源的投入相对不足。

表1 岗位满意度调查

表2 岗位匹配度调查

2.2.2.3 培训机制不健全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资本,是开发现有人力资源和提高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9]科学的培训将不断提高员工的个人技能,促进他们适应技术和经济环境的飞速变革,提高处理更新、更具挑战性任务的能力,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看来,培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经调查,很多单位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培训制度。如表3、表4、表5、表6:

表3 员工培训支出状况

表4 员工培训时间

表5 培训满意度调查

表6 培训内容和形式状况

从上述表格调查中可以看出,企业对于人才培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不多,没有将培训工作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始终,大都只停留在上岗前培训;二是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内容枯燥,针对性较差。

2.2.2.4 员工考评机制不科学 据调查,当前,在深圳很多滨海体育休闲相关单位对员工的考评方法并不科学。见表7、表8:

表7 员工考评参与人员调查

表8 考评指标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在参与考评的人员方面,大都是以上级考评为主,而几乎没有涉及下级考评、自我考评、同级考评和外部人员考评,这样的考评方法不利于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效果。此外,部分单位对员工的考评主观性太强,没有将员工需要完成的任务及达到的效果进行量化,制定成一定的标准,而是仅以员工的精神状态、对待游客的态度等方面作为考评标准。应该说,精神状态、对待游客的态度等方面是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方面,但是,这些并非是员工工作表现的全部,除了精神状态、对待游客的态度外,还存在很多方面。如考评救生员,还需将救生员警觉性,发现溺水游客的反应速度、为溺水游客做 CPR的规范程度等因素纳入其中。

2.2.2.5 缺乏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滨海体育活动的工作环境是艰苦的,如何让员工积极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关心,更重要的是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然而,据相关调查显示,以深圳大小梅沙旅游度假区和深圳海洋世界为例,薪酬都是公司的老总决定的多,缺乏合理的薪酬制度。从部分员工口中得知,他们的薪水并不是很高,新进去的员工一般是1800~2500元,很少有调薪机会,并且对于岗位的激励性的奖金也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许多单位并没有为员工制定一个职业发展规划,大多数员工工作了几年,依然是一名普通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激励机制下,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打击,人员变动较大,不利于滨海体育休闲企业的持续发展。

2.3 促进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发展的机制与策略

2.3.1 加快滨海体育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市场需求

针对当前滨海体育休闲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应着重围绕滨海体育休闲业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培养滨海体育休闲本科、专科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学习国外滨海体育休闲业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加速各种类型的滨海体育休闲人才培训中心建设;[10]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把全面优质的教学放在首位,[11]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市场经济、现代科学、社会学、管理学、人体科学、体育科学知识与技术等基本知识和拥有救生、游泳、潜水等滨海体育休闲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不断为深圳滨海体育休闲发展输送新鲜血液,满足其人才需求,进一步推动深圳滨海体育休闲发展。

2.3.2 营造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的人力资源开发良好环境

要营造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的人力资源开发良好环境,首先必须进行岗位分析。岗位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制订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12]针对滨海体育休闲业各种岗位,应对各类岗位进行详细地调查,在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各类岗位进行科学的界定,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条件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各个岗位的具体情况,提出从事各类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和技能、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最后,制定成一份符合滨海体育休闲业的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制定后,滨海体育休闲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部要严格根据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和要求,因事设岗,因岗置人,科学、合理地招聘、任用最适用各类岗位的人才,从而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

2.3.3 建立规范的人员培训制度

培训制度是员工培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单位在开展培训工作时要求人们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实施的规定、规则和规范。规范的人员培训制度应包括培训服务制度、入职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培训奖励制度和培训风险制度等六种基本制度。[13]深圳滨海体育休闲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建立规范的人员培训制度的重要性,根据单位的具体实际,制定出符合单位实际情况,能有效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培训制度,做好员工培训各项工作。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可以通过面谈法、重点团队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法、观察法和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培训需求的相关信息,然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查找出需要加强员工培训的具体方面;第二,制定培训规划。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罗列出需要加强员工培训的各个方面,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排序,排列出各个方面开展培训工作的优先顺序,然后逐步实施。第三,组织好培训工作。培训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发放滨海体育休闲知识的书本和资料、邀请滨海体育休闲专家授课、相关场地器材的筹备等等。要根据各岗位的具体实际,挑选最合适的培训方法,如培训救生员,可以采用个别指导法和角色扮演法相结合;培训场地管理员,可以采用工作轮换法、案例分析法等。第四,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培训工作结束后,要对培训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是否满足岗位需要进行评估,对此,可以通过培训参与人员的上级管理者、受训人员自我评价、人力资源部考评等途径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对于效果不理想的,要查找原因,改进工作,避免同类情况发生。

2.3.4 完善员工考评机制

员工考评是绩效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其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管理系统,实现员工360°考评,将考评工作从原来仅有上级考评、外部人员考评拓展到上级考评、同事考评、下级考评、自我考评、外部人员考评,其中上级考评、同事考评、下级考评、自我考评的评定结果在总体评价中一般分别约占60%-70%、10%、10%、10%,而外部人员考评则应该慎重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他们虽然较客观公正地参与绩效考评,但他们很可能不大了解被考评者的能力、行为。如滨海体育休闲工作人员对待游客的服务情况、礼貌程度,则可利用游客的反馈进行考评;而如果是考评滨海体育休闲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实际技能,则不宜采取外部人员考评。

2.3.5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福利水平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薪酬福利对于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滨海体育休闲业与3S——海水、沙滩、阳光融合一体,风光旖旎。但是夏天来临,对于工作人员来说,猛烈的阳光,酷热的天气,烫脚的沙子,这是令人难受的工作环境,这无疑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因此,要加大经费投入,尽可能地为滨海体育休闲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海滨工作的救生员、潜水员配备好太阳伞、充足的饮用水、防晒霜等物资。此外,要注重员工薪酬福利水平的提高。薪酬福利的管理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员工薪酬福利应该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并且以员工工作岗位、工作表现等指标作为确定员工薪酬福利水平的标准。

2.3.6 规范职业发展管理

职业发展管理,也称职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在员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诸如职业顶峰、技术老化、裁员等所采取的措施方法,组织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以供员工选择。科学的职业发展管理,有利于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满意感与成就感;有助于企业吸引人才、使用人才。[14]假如企业缺乏科学的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一名救生员或者潜水员,从入职到工作几年都还是停留在入职时的岗位或者薪酬水平,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的企业,企业也难以发展,因为它不能满足员工不断变化的职业发展需求。这正如马斯洛层次理论提到,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因此,滨海体育休闲的相关单位要做好员工职业发展管理。首先,在新员工入职前,单位要要求每位新员工根据单位的实际和自己的意愿,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以书面的形式上交单位。其次,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结合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精神面貌、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等要素,再进一步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咨询,进而为员工提供进一步发展的职业方向。

3 结论

滨海体育休闲业是滨海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它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优越的环境、良好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还在于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只有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滨海体育休闲的管理工作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才能推动滨海体育休闲业更好更快发展。通过相关资料及数据收集分析,发现当前滨海体育休闲发展人力资源存在着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培训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推动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才能更好地促进滨海体育休闲人力资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发展。

[1]许宗祥.休闲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61~68

[2]曲进,曹卫.广东省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现状调研与对策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

[3]蔡文利.关于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的特征及其社会需求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4]安鸿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180

[5]曲进.我国滨海体育休闲客源市场特征与开发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6]郑军,罗勇.深圳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4(12)

[7]魏达志.深圳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探讨[J].特区经济,2004(3)

[8]人力资源开发,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 view/26990.htm?fr=ala0_1

[9]郑晓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94

[10]何成莲,曲进.我国滨海体育休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1)

[11]周海云,李燕,许凤莲.体育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6)

[12]岗位分析,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view/ 1883835.htm

[13]安鸿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161

[14]郑晓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36~243

[15]Wayne,B.H R’s Future on the Way to a Presence[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pring 1997;V.36(1):65-69.4

[16]Marquardt M.J,Engel D.W.,Glob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ew ersey.Prentice-Hall,Inc 1993:146

[17]曲进,洪家云.论滨海体育休闲[J].体育文化导刊,2010,07:22-24

Human Resource of Coastal Leisure Sports Based on Social Need——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FENG Jian,HONG Shao-bin,QU Jin
(College of Sports and leisure,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field survey,expect interviewing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research studied the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of typical coastal leisure sports of Shenzhen city.The findings show th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imperfect training mechanism,the unscientific staff appraisal system,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staff motivation and other issues.It also provides some countermeasure to these problems.

Social need;Coastal leisure sports;Human resource;Strategy

G812.6

A

1007-323X(2012)03-0023-07

2012-02-25

冯健(1972-),男,广东湛江人,讲师

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7GN01)

猜你喜欢
滨海人力资源培训
感知规律在城市滨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滨海白首乌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轻轻松松聊汉语: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好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