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2-09-07 10:40苏永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毕业生

苏永华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2)

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苏永华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2)

在会展人才培养的院校大军中,高职会展院校虽然在规模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人才培养质量却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不仅存在就业对口率低的问题,就业中还存在薪资低、发展空间小、岗位稳定率低的问题。高职会展院校应以提升学生就业力为导向,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提升学生就业力,既可以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更可以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提高职业竞争力、提升发展空间奠定坚实基础。

就业力;高职;会展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展业这个现代经济的“朝阳产业”已然形成。“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会展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将日益凸显。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经过“十二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把会展业培育成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先导性产业,逐步提高我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使我国从会展大国发展成为会展强国。

一、高职会展院校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会展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伴随着会展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对会展人才需求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业内专家认为,成功举办一个大型国际会展需要会展专业人才近百人,而以上海为例,目前平均一天一个展览,会展行业人才缺口之大显而易见。基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求才若渴,各地高校纷纷争开会展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底,我国开设会展专业(方向)的高校已有近200所。

在会展人才培养的院校大军中,高职会展院校虽然在规模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其人才培养质量却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近三年对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跟踪调研数据显示,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不仅存在就业对口率低的问题,就业中还存在薪资低、发展空间小、岗位稳定率低的问题。一般行业的人才流失率在5%—10%,会展行业的人才流失率则远高于此。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窘境的出现,原因众多,但深层原因却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所致。如何提高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水平,会展教育如何实现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就业力与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就业力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维基百科全书》将就业力定义为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就业力不同于就业率(EmploymentRate)。就业率即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其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进入职场服务。就业力关注的则是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生涯发展,甚至可转换至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之培养。也就是说,就业力并不狭隘地只注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而已,而是重视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力:即便其所学在劳力市场或职场上已趋饱和,但仍可产生外溢效果而有能力转移至其他专业领域就业与生涯发展。

由此可见,高职会展教育应当以提升学生就业力为导向,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提升学生的就业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更可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提高职业竞争力,提升发展空间。

三、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构成模型

(一)《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基于用人单位的视角》调研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就业力模型的分析和借鉴,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立项号GLJKT201102002)课题组将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指标构成体系概括为专业能力维度、适应能力维度、竞争能力维度三个维度,并初设了26个指标。课题组通过对244家会展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或人事经理进行问卷访问,深入了解了会展企事业单位对当前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评价情况,结果如下:

1.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

图1 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

调查数据表明(详见图1),会展立项策划(59.8%)、会展会务服务(45.5%)、会展招商招展(45.1%)、会展项目管理(42.2%)、会展信息服务(39.3%)是会展企业最希望毕业生具有的五大专业能力。

2.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能力

图2 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能力

调查数据表明(详见图2),问题解决能力(61.5%)、口头表达能力(60.2%)、团队协作能力(58.2%)、协调组织能力(55.3%)、压力承受能力(53.7%)是会展企业认为最为重要的五大适应能力项目。

3.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竞争能力

图3 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竞争能力

调查数据表明(详见图3),创新能力(65.6%)、自我营销能力62.7%)、思维能力(57.4%)是会展企业认为最为重要的三大竞争能力项目。

(二)基于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的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模型

根据《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基于用人单位的视角》调研结果,课题组对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模型中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模型最终构成如下(详见表1):

表1 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构成模型

四、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系统设计和整体设计,涵盖和指导着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保障教学质量,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理解也显示出多样化。课题组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重点是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即培养目标和定位的问题;二是如何培养人才,即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的问题。

(一)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划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是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系统准确的阐述。

从就业力提升的角度来看,参照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构成模型,高职会展专业应培养具备会展立项策划、会展会务服务、会展招商招展、会展项目管理、会展信息服务等专业能力,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等适应能力,具备创新能力、自我营销能力、思维能力等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高职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完善

(1)高职会展专业理论课程优化设计

《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基于用人单位的视角》调研结果表明,会展策划(71.3%)、会展营销(56%)、会展设计(44.7%)、会展英语(32.8%)、网页设计(27.9%)、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27%)、公共关系(24.6%)、会展文案(24.6%)、活动与会议主持(24.6%)、会展客户关系管理(23.8%)是会展企业最为认同的十大课程。

(2)高职会展专业实训课程优化设计

《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基于用人单位的视角》调研结果表明,展览策划实训(50%)、展台设计实训(47.5%)、会场布置实训(43.4%)、会展礼仪实训(41.8%)、会议策划实训(38.1%)、会展营销实训(38.1%)是会展企业认为最为重要的六大实训项目。

3.“岗位模拟,项目轮训”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岗位模拟,项目轮训”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4。

“岗位模拟,项目轮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就业力提升的角度,注重培养、锻炼和检验会展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图4 “岗位模拟,项目轮训”人才培养模式

(1)三大核心岗位模拟

“岗位模拟,项目轮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内会展协会为依托,组建项目小组,小组内实现岗位模拟。根据《高职会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基于用人单位的视角》调研结果,对于新招聘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企业安排的主要职责排在前六位的是:营销(52%)、策划(52%)、接待(36.5%)、设计(34%)、销售(30.3%)、礼仪(28.7%),其中营销和策划成为两大核心任务。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并经过提炼,项目小组中设置了策划、营销和现场服务三大核心岗位。

(2)三种类型项目轮训

“岗位模拟,项目轮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各种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结合会展业项目小组制的工作特点,通过校内会展协会组织跨班级的团队成员组合,参与各种大赛项目实训、校内展会项目实训和校外展会项目实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要经历不同类型的项目轮训,还需在项目小组设置的不同岗位中实现轮训,藉此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对策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会展人才决定了会展业的未来。高职会展院校是会展业人才供给的主力军,结合会展业人才需求和评价的实际状况,高职院校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培养职业认同和从业信心

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结果显示,部分会展企业表示有些高职毕业生对职业前景缺乏了解,从业信心和动力不足,职业认同度不高,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准备;针对学生的调研也发现,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未来会展业职位待遇低,对毕业后胜任工作能力感觉一般的被访学生数量也超过了四成。针对这一情况,各院校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培养职业认同和从业信心。

2.结合会展企业业务重心和岗位需求,合理调整人才定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产业为主旨,因此人才培养定位应结合目前会展企业在销售、搭建、设计、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重点岗位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但同时必须注意,人才培养定位也要兼顾院校特色和产业前瞻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转型,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外展代销业务上升将日渐乏力,以自办展开拓国内产业市场和消费市场势在必行,故而,策划、营销及项目管理的人才未来或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完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会展专业学生在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上过于侧重于专业领域,而会展企业的反馈则是需要会展专业学生能够具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广的专业视野。企业支持开设诸如公共关系、社交礼仪、网页设计等延伸课程,完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体系,需要各会展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予以整体设计和调整。

4.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从调研反馈来看,有一个问题值得反思,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在会展企业看来,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是想象的那么低,而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高。高职教育一贯是以“理论够用、实践能用”自居,但实际情况是,会展企业认为,我们对学生实践动手的教育并不比教会的理论知识更多。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立即着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用典型的工作任务还原最真实的工作情境和最典型的工作流程,如此方可使高职会展专业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5.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提升会展专业教师水平

高职会展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无论是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还是教学改革与实践,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专业教师团队。从调查反馈来看,会展企业和会展专业学生对会展教师在行业的熟悉程度和实践的精通程度上评价都不令人满意。因此,高职会展教育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会展教师的培养工作——可以通过教师赴企业全职顶岗实践、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参加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高职会展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王为一.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的要义[J].襄樊学院学报,2011,(4):5.

G718.5

A

1673-0046(2012)8-0011-03

本文系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立项号G L JKT201102002)和2011年浙江省会展学会立项课题《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立项号11N 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毕业生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最“叛逆”的毕业生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