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

2012-09-09 01:06张轶鹤
当代医学 2012年26期
关键词:西医腹痛功能性

张轶鹤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

张轶鹤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西医治疗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对465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两组,设计西医治疗组为对照组。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68.3%,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0.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优于西医治疗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社区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1],临床上采用保和丸、舒肝健胃丸、健胃消食片等中成药配合西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选择2008年到2011年期间,笔者在某高校门诊部接诊临床病例465例,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的标准依据罗马Ⅲ型诊断标准,其临床症状必须包括以下1项或多项:⑴餐后饱胀;⑵早饱感,⑶上腹痛,⑷上腹烧灼感。出现症状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病情活动加重。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9例,男性106例、女性133例,年龄17~45岁,平均(32±14)岁;病程0.3~3年,平均(1.65±1.35)年;西药治疗组226例,男性98例、女性128例,年龄17~48岁,平均(32±15)岁;病程0.3~3.5年,平均(1.9±1.6)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⑴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腕胀痛,胸胁满闷、呕吐吞酸、腹胀便秘,选用舒肝健胃丸,口服一次3~6g,一日3次,以舒肝解郁、导滞和中。⑵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者选用消食导滞和胃的保和丸,口服一次6~9g,一日两次。健胃消食片,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本组患者均无以上药物的禁忌证禁忌证。疗程2~4周。

1.2.2 单纯西医治疗组 主要采用对症治疗。⑴促动力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10mg/次,一日3~4次。⑵助消化药,消化酶剂如多酶片,2~3片/次,一日3次、胃酶合剂,10m L/次,一日3次,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口服液,10~20m L/次,一日1~2次。

两治疗组中如有吐酸严重者,加用抗酸剂、抑酸剂;对需要配合根除HP(幽门螺杆菌)者,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精神心理治疗。同时禁食辛辣、刺激、肥厚等难消化食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标准[2]:临床痊愈: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消失超过3个月;显效:症状基本控制,每周发作次数少于一次或上腹痛、烧灼感减轻;无效: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在总病例465例病例中,临床症状有单发,其中大多数患者多种症状并存,在统计数据时采用临床症状例数列表统计,某一患者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病症,因此临床症状病例数大于病患数量。

表1 中西药治疗组239例疗效结果

由表1所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上腹胀症状的患者132人/次,临床治愈93人/次,治愈率70.5%,显效35人/次,无效4人/次。出现上腹痛症状的患者41人/次,临床治愈21人/次,治愈率51.2%,显效13人/次,无效7人/次。早饱症状的患者127人/次,临床治愈87人/次,治愈率68.5%,显效32人/次,无效8人/次。嗳气症状的患者142人/次,临床治愈101人/次,治愈率71.7%,显效38人/次,无效3人/次。具有恶心症状的患者32人/次,临床治愈22人/次,治愈率68.8%,显效9人/次,无效1人/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68.3%。

表2 西医治疗组226例疗效结果

由表2所示,单纯西医治疗组,出现上腹胀症状的患者125人/次,临床治愈58人/次,治愈率46.4%,显效46人/次,无效21人/次,治疗无效率16.8%。出现上腹痛症状的患者39人/次,临床治愈20人/次,治愈率51.3%,显效11人/次,无效8人/次。早饱症状的患者120人/次,临床治愈65人/次,治愈率54.2%,显效32人/次,无效23人/次。嗳气症状的患者121人/次,临床治愈67人/次,治愈率55.4%,显效34人/次,无效20人/次,治疗无效率16.5%。具有恶心症状的患者28人/次,临床治愈8人/次,治愈率28.6%,显效12人/次,无效8人/次,治疗无效率28.6%。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0.3%。

2.2 随访结果 随访病例的时间均在完成临床治疗后的3~6个月之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随访94例,失访13例,复发27例、复发率28%;西药治疗治愈组98例,随访89例,失访9例,复发47例,复发率52%。

3 讨论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一个或一组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定义为[4]:⑴以下1条或多条: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烧灼感;⑵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罗马Ⅲ是新型国际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病理生理学基础包括: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⑵内脏高敏感性;⑶胃酸分泌异常;⑷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以及精神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一组临床证候群。

椐统计,在我国以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诉的患者[2],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1.05%,占消化专科门诊的52.85%,符合FD罗马Ⅲ诊断标准占就诊患者的28.5%,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7.2%。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主要因素有:脑力劳动、工作紧张、睡眠状况差,服用非缁体类抗炎药(NSA ID)和饮食不当等。我院门诊患者发病情况多与这五个因素相关。

祖国医学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呕吐”等范畴[5]。病机为脾胃虚弱,脾气不升,不能为胃气行津液,胃气不降致胃缓无力。排空延迟,肝主疏泄助脾胃以升清降浊。若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常,引发本病。针对肝郁犯胃,气机中阻,宿食内停所致的脘腹胀满,两胁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病症,临床选用舒肝健胃丸,成分:厚朴、青皮、香附、延胡索、槟榔、鸡内金、檀香、香橼、白芍、豆蔻、五灵指、陈皮、二丑、枳壳、柴胡。该方包含有四逆散基础上加陈皮、青皮、枳壳、厚朴、二丑、摈榔,行上、中、下三焦之气,鸡内金、豆蔻、檀香、香橼、醒脾开胃。功用:疏肝健胃,开郁消积。针对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选用保和丸,其成分: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本方为治疗食积的通用方,适用于食积不甚,正气未虚之证。以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为证治要点。作用和功效:消食,导滞,和胃。实验研究:保和丸够明显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使胃蛋白酶排出量有所增加。有轻度增加麻醉大白鼠胰腺、胆汁分泌量和胰蛋白的浓度,明显增加胰蛋白排出量[5]。针对健胃消食。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选用健胃消食片。成分: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辅料为蔗糖、糊精,功效健胃消食。

临床上选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作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首选治疗方法,其特点是充分发挥中成药采用的整体观辨证与辩病相结合用药,从病人自身整体症状与生活习惯考虑,能够从根本上针对患者的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从用药原理上讲,西药是对症用药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病一般病程较长,如果采单纯采用中药治疗病人依从性较差,中成药携带方便性较差。从临床两组对比结果及复发率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对临床用药有参考价值。

[1] 张万岱,危北海,陈治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09(06):13-15.

[2] 鱼涛,马明弦.舒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5例[J].陕西中医杂志,2005,26(09):58-60.

[3] 曹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J].河南中医, 2007,45(09):22-23.

[4] 林敏.王伟.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50(04):45-46.

[5] 梁雪.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杂志,2005,49(09):62-63.

O 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mbined w 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and western therapy used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465 cases of patients w 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hinese combined w 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estern therap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 rate in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68.3% and the data in control group 50.3%.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ombined w 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used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 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ere signi fi cantly better than western therapy treatment.

Functional dyspepsia; Traditional Chinese combined w 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book=153,ebook=1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112

710061 西安财经学院医院 (张轶鹤)

猜你喜欢
西医腹痛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