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2012-09-17 05:38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
关键词:咽峡炎洛韦单核细胞

赵 杰

(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6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6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随机将60例患儿分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3岁,平均6.3岁,B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12岁,平均5.8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皮疹、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表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有正常、增高或降低,淋巴细胞均升高,所有病例异型淋巴细胞均超过10%或EB病毒抗体阳性。A、B两组患儿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症状与体征

1.2 方法

A组采用更昔洛韦5mg/(kg•d)加入5%GS100m L静滴,干扰素100~300万单位肌注,qd。B组使用干扰素100~300万单位肌注,qd。两组均采用补充维生素及能量支持,高热时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肝功异常者予保肝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发热、咽峡炎、皮疹、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缓解,客观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或基本缓解;有效:上述症状、体征有所缓解,客观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上述症状、体征和客观检查指标无改善或加剧。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分析

结果见表2。A组总有效率96.7%,B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4,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症状、体征变化比较

结果见表3。A组治疗后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6.3%、96.6%、90%,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儿症状与体征改善比较

2.3 实验室检查变化

A组患儿的异型淋巴细胞好转29例,1例无好转,总有效率96.7%。B组患儿的异型淋巴细胞好转27例,2例无好转,1例加剧,总有效率90%。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A组患儿出现1例脱发,2例呕吐、食欲减退。B组患儿出现1例寒战、发热,1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皮疹。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易侵犯多组织多脏器,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咽峡炎、皮疹、淋巴结及肝脾肿大[1-3]。本病多呈自限性,病程2~4周,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但个别患者可出现脾破裂,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且EB病毒与儿童淋巴瘤、鼻咽癌直接相关。近年随着此病发病率提高,寻找有效的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药物是必要的。

更昔洛韦又称丙氧鸟苷,进入感染的细胞后被细胞的酶转化成更昔洛韦—5'-三磷酸,后者与结合到病毒DNA聚合酶上的三磷酸脱氧鸟苷竞争而产生原发性抗病毒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后又被代谢因子等增强而产生维持在感染细胞内的高浓度来选择性抑制病毒复制。本文结果显示更昔洛韦能有效的缩短发热、咽峡炎改善、淋巴结及肝脾缩小时间,能缩短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显著性。

尽管更昔洛韦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但本结果仅出现呕吐、腹泻及脱发症状,不良反应较轻微,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相对较好。由于本研究的病例较少,更昔洛韦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因此在使用更昔洛韦的过程中滴注速度不宜过快,肝肾功能损害者应减量或慎用。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825.

[2]郑玲玲,刘泉波,刘作义.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4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2,21(9):790-792.

[3]李中跃,陈洁.儿童EB病毒感染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7):439-441.

猜你喜欢
咽峡炎洛韦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Meta分析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健康人体内伐昔洛韦缓释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