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膏外敷神厥穴预防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疗效观察

2012-09-17 05:38林存元张丽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肠粘连肠蠕动肠梗阻

林存元 张丽英

(平邑县中医医院,山东 平邑 273300)

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是阑尾炎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粘连严重者可致肠梗阻,为患者带来的极大的痛苦。自2008年1月始,我院应用中药配方贴膏外敷神厥穴预防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53例患者均于本院行阑尾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年龄、性别、麻醉方式、发病时间、病理分期、有无放置腹腔引流管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观察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禁饮食、应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配方贴膏外敷神厥穴。中药配方贴膏为本院协定处方,主要成分为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人工牛黄、丹皮、桃仁、当归、薏苡仁、大黄等。将患者神厥穴洗擦干净,直接贴敷,每帖1~2天,每患者2~3贴,贴敷时间为术后6小时,勿贴敷于切口处,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术后电话、门诊随诊等方式术后随访数据统计。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学数据分析。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半年内随访肠粘连的发生率。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表1),半年内两组发生肠粘连的例数(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比较

表2 半年内随访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

应用χ2检验,χ2=2.70,P<0.05,差别具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早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术后肠蠕动恢复良好。应用χ2检验,χ2=2.61,P<0.05,差别具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明显降低。

4 讨论

4.1 阑尾炎术后肠粘连是传统阑尾炎开腹手术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指腹腔的壁层腹膜或内脏表面与肠表面发生的粘连。腹部手术后,因手术刺激及麻醉影响,胃肠道处于保护性麻痹状态,肠蠕动停止。而在此期间有大量的纤维素渗出,黏附静止的肠袢之间易于粘连,粘连的程度与肠蠕动恢复的时间成正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由于剖腹手术后,由于创伤、炎症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肠壁水肿、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1]。故术后尽早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对减少肠粘连甚至肠梗阻的发生尤为重要。

4.2 肠粘连主要症状是经常性腹痛,有时还进一步发展成机械性肠梗阻。目前对术后肠粘连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外科医生都感到非常头疼。据有关医学专家统计,患者腹部手术后患该病的概率很高,目前对肠粘连患者常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灌肠、理疗等保守疗法,严重者施行手术松解粘连,然而疗效都不尽如人意。

4.3 神厥穴位于脐窝正中,仰卧,当脐的中央取穴。又名气含,与冲、督、脾、胃等经脉相关,素有“脐通百脉”之说。神厥穴为任脉穴,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中药外敷神厥穴可扶正固本,疏通脏腑经脉,下气降逆使胃脾健运,六腑通畅而达到促进肠蠕动恢复的目的[2]。

4.4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中药在肠粘连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本方以败酱草、薏苡仁清热解毒、消痈排毒为君,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臣,丹皮、桃仁活血化瘀,大黄推陈出新涤荡胃肠为佐,当归补血活血止痛为使。本方配方合理,凉血中不忘祛瘀,活血中不忘补血,清中有补,凉而不滞,共凑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祛瘀排脓之效。古为今用,本方制作成贴膏外敷神厥穴,在促进腹部手术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和预防术后肠粘连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临床作用。

5 推广建议

中药配方贴膏敷脐给药与其他途径相比,有许多优越性,无痛苦,给药次数少,可产生恒定的血药浓度,还不受术后时间、手术类型、禁食等限制,经济实惠,此经验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腹部手术,如胆道、胃肠、妇科手术等术后预防肠粘连的发生。

[1]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2006,26(1):38-39.

[2]罗三娇,尹菊兰.艾灸神厥穴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胀效果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15(6):40-53.

猜你喜欢
肠粘连肠蠕动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阑尾炎手术后肠粘连是怎么回事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导致肠粘连的原因有哪些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