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与版面编辑的互动

2012-09-17 08:59骆晓玲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3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版面价值

□ 骆晓玲

(连云港日报社,江苏 连云港22200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好的新闻图片,再加上编辑的再创作,可以将其周围的文字稿带动得活灵活现,生机盎然。同样,图片编排得好,就可以成为整个版面的灵魂,这也是笔者干新闻摄影记者30多年来的切深体会。

发挥双方的积极性

前不久从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协会传来消息,笔者拍摄、采写的《轮椅上的老谢为民“除害”螺帽螺钉十年捡了八千斤》一组生活类新闻图片,荣获一等奖。获悉后,惊喜之余又深感叹息,叹息的是这组图片因没有及时和《连云港日报》编辑沟通,图片迟迟没有出炉,打电话问编辑却说没有版面。一急之下,笔者又把这组图片传到了《苍梧晚报》。经过晚报编辑的精心编排,这组图片共用半版4张照片加1500文字报道了老谢十年来坚持捡螺帽螺钉的先进事迹。再说日报编辑过了一个月才把此组图片以及文字刊出,但只刊登了一张照片和文字。这么好的新闻就这样新闻既不新,也没有视觉冲击力,就见报了。笔者在思考,如果及时和日报编辑沟通,或者这组照片不转到晚报投稿,这组照片会怎样呢?

总而言之,新闻图片的生产销售,是一项集大成的工作。要使新闻照片由“平面形象”,转化为独特的“视觉新闻”需要摄影记者和编辑共同劳动才能得以实现。办好办活报纸的版面需要发挥记者与编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当今新闻图片已经成为编辑经营版面不可缺少的要素,摄影记者应该与版面编辑拧成一股绳,合力办好报纸。然而,摄影记者与版面编辑毕竟是两个不同工作方式的主体,有各自的侧重。摄影记者有权采购,没权刊登,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在所难免。

在很多时候,摄影记者常感到,拍摄时效性强的照片不能成为昨日新闻,急了记者没有急到编辑。有时拍摄的是横片可编辑偏偏喜欢竖片,记者认为好的画面应该发得大一点,但有时候发得豆腐块大小,个别好的照片发不出来。记者认为很一般的照片,又可能发得较大。但我们也要理解编辑有他们的苦衷,他们也常常叫喊没有好照片可发,时常等米下锅甚至无米下锅,配合中心工作的照片常常短缺。照片精品少,大路货太多,照片横竖量比例失调,画版不顺手。

缓解认识与角色的冲突

时效观念要合节拍。新闻应该具有时效性,摄影记者抢时间拍摄,交稿是前提,但常常是记者瞎忙,稿件依旧晚发,昨日图片新闻非常少见。当然领导和编辑可能考虑全局性、稳定性的因素多了一些。如果在稳妥与时效上能找到平衡的方法,记者就会少些抱怨,多些积极性。

从新闻价值认同上要基本认同。工作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况,编辑认为应该慎重考虑的,摄影记者认为应该大胆拍摄,突击发稿,在新闻价值的认知上,摄影记者常常是以年度各级评奖中能否获奖为标准,热衷于揭露问题。负面的新闻编辑常常考虑的是发出的所谓“社会效果”,特别是当地领导的满意程度等等,这些就要编采相互沟通保持基本统一思想。

缩小图片效果认识上的差异。记者编辑这种图片效果认识上有一定的差异,往往摄影记者都有这样一种心态,拍摄的照片最好张张见报,刊发时尺寸越大越好,数量越多越好。而从编辑角度讲,他们也想用照片,编好版面。在大照片的使用上,组照的编排应该用上,组照是否非得横竖搭配?几张最为合理?按照新闻摄影规律,简单地将图片放大,不见得就是重视摄影,几张雷同画面的工、农业照片堆积在一起,不见得就是新潮版面风格。

摒弃“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小农意识。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版面,无意中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好的图片攒着凑“好版”,不太留意图片的时效性,自觉不自觉的“肥水不外流”思想,促成了多发“自己”部门文字记者的照片,少用摄影记者质量平平的照片。版面护着,其中的利弊谁都明白。造成记者与编辑间冲突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还是记者与编辑之间沟通少,部门领导之间协调不及时,记者与编辑各自为政。版面编辑对摄影记者的工作性质不太熟悉,习惯以文字记者的思维方式,要求摄影记者。

缓解角色冲突。要想办好报纸,记者与编辑只有相互沟通,相互适应,缓解摄影记者与编辑之间的角色冲突最有效的办法是角色互换,摄影记者有编辑意识,版面编辑有记者意识。摄影记者的编辑意识是指摄影记者采拍照片时要有全局观念和版面意识,照片合适哪个版面,分量位置如何要心中有数。要善于用图片画面打动编辑,要善于与编辑交流、沟通,编辑不懂的专业性强的知识,摄影记者要善于引导、解释、介绍。同时,摄影记者也应该明白,将大照片作为头条,将图片放大仅仅是版式的外在形式,只有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俱佳的图片,才能放在头版,尺寸才可以放大。新闻价值高,形象价值差的只能作稍重处理,形象价值高新闻价值低的图片只能弱化处理,这才符合新闻报纸的新闻规律。摄影记者要理解版面编辑的用片思想,首要的是新闻价值,其次才是图片的视觉效果。

设立专职的图片编辑。版面编辑的图片意识是指版面编辑应该尊重新闻摄影的规律,认识到新闻摄影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什么新闻都能用照片表现。摄影记者以形象思维为主,版面编辑要有时效观念、有较高的图片鉴赏力、懂得镜头语言,要善于给记者出点子,同记者合作。解决摄影记者与版面编辑的矛盾冲突最好的办法,是设立专职的图片编辑,依靠图片编辑统筹整个报社的照片使用,参与画版,协调摄影部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助摄影部进行报道策划、组织和指挥。这样,才能使图片得以最优化,报纸才能办好,读者才能满意。■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版面价值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相隔40年的中国:变与不变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版面撷英
爆破瞬间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