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出击 跟踪服务 多管齐下——浅谈地市党报如何做好舆论监督

2012-09-17 09:00元宝华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3期
关键词:淇河鹤壁舆论监督

□元宝华

(鹤壁日报社,河南 鹤壁 458030)

与新闻报道一样,舆论监督是党报的另一重要功能,肩负着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如何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有效的方式、切实做好地市党报舆论监督工作、提升地市党报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已成为每一名新闻从业者面临的问题。

地市党报舆论监督面临新的挑战

作为离基层和群众距离最近的一级党报,地市党报最容易听到群众的声音,掌握最真实的情况与线索,在架起党和政府桥梁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与条件。但同时,在市场化的今天,地市党报进行舆论监督也面临着众多的困难与问题。

首先,党报毕竟不是行政机关,不能对某一问题或现象下文件、作指示,也不能像司法机关那样当“裁判”、断是非,更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者。同时,作为最基层党报,地市与省级、国家级党报相比,影响力与权威性要相差许多,在新闻监督的难度上要相对困难得多。特别是当遇到不重视的部门,在行使舆论监督过程中往往有心难办成事;其次,舆论监督会有一定的风险,包括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以及报道后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等。近期,社会上发生了许多记者因为曝光社会问题而遭到报复,报社因为舆论监督稿件而吃上了官司、遭受经济损失的事例。这也渐渐导致一些地市党报及记者对舆论监督产生担忧畏缩的心理;再次,近年来,随着企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地市党报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局面,这对激发报社的活力、减轻国家负担确实是好事。但同时,也让地市党报在相当程度上被市场所同化,会因为市场关系而形成复杂的关系网。这样,报社对报纸发行大户、广告大户,搞舆论监督都会有所顾忌,使党报的舆论监督功能大打折扣。此外,相对于目前正蓬勃发展的网络等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地市党报存在着信息发布落后、形式相对单一、读者大量流失等众多问题,地市党报舆论监督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主动出击 争做舆论监督排头兵

作为反映社会发展真实境况的一面镜子,一张报纸如果满版都是“太平言”,无疑是一架天平失去刻度,没有分量和指导作用。为此,报纸应切实强化主动监督意识,始终把强化舆论监督作为报纸的生命线,大力倡导编辑记者在抓热点的同时,敢于找缺点、善于攻难点,努力反映社情民情,推动社会发展。

主动出击,需要善于寻找舆论监督的着力点,要尽量选择那些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经报道后能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与经济建设的现象与问题。2010年国庆长假后上班第一天,鹤壁日报社安排记者对鹤壁市政府职能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上班情况、工作状态进行了暗访。第二天,一篇《记者暗访政府部门上班第一天》的稿件刊登出来,稿件中对暗访过程中发现的消极工作以及积极工作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公开报道。报道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公共服务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立即召开会议,严抓工作作风,对报道所涉及的部分人员更是给予了批评教育,有力提升了全市政府职能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作风。

跟踪报道 切实提高报纸公信力

舆论监督难,这是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但如果舆论监督缺乏跟踪监督的力度,那则是自动放弃社会责任,失信于民。而作为党报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持党性,保持良知,时刻想到弱势群体对我们的期望。缺少监督,只能助长不正之风的盛行。为此,地市党报应坚持开展跟踪监督、采取回访制的方式,定期落实监督事件的处理结果,确保广大读者对所报道事件后续发展状况的知情权,提升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010年5月《鹤壁日报》刊登了《洗沙洗沙,河道变荒滩》一文,报道了当地浚县卫贤镇淇河北纸坊村段河道被洗沙场排放的泥沙淤平变荒滩一事。事件报道后,报社记者并不是一“曝”了之,而是继续关注该事件的处理情况,并促使责任单位得到了有效处理。但是由于对该事件并没有相关的执法人员进行管理,只能通过行政的手段去治理,而不能通过法律的手段给予相关制裁。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11年3月,记者再次来到该段河道,对河道排沙问题进行查访发现,2010年报道过的洗沙场仍然还在向淇河排放泥沙,不同的只是将原有的排水口停用,换了个地方,又打开了一个新的排水口。经过仔细探访后,记者又写出一篇《淇河北纸坊村段河道污染加重3个洗沙场泥沙流入淇河》的稿件,对该事件进行连续报道。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鹤壁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对该事件进行有效治理的同时,并把对淇河保护的立法事宜提上了议程。

多管齐下 形成舆论监督合力

只有形成监督的合力,才能保证舆论监督的效力。舆论监督既要取得政府领导机关的支持,同时也要与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相结合,多管齐下,形成舆论监督全力,才能使舆论监督真正发挥效果。

舆论监督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可以有效扩大舆论监督报道的受众面与影响力,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促使相关人员、相关部门尽快行动起来,使所反映的问题得到落实解决。2010年6月25日,《鹤壁日报》刊登了《干枯河床暴露排污“黑手”淇河水底潜藏多处排污口》一篇报道,揭露了在淇河断流期已经开始被监管的几个排污口仍在不断把废水排向淇河中这一事件。报道不仅在报纸上刊登,同时也通过大河鹤壁网发布到网络上。报道刊出后,许多市民纷纷打电话给报社反映淇河排污问题,同时,报道也得到鹤壁市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环保部门对相关排污口下达了整改通知书,给予处罚,并且对排污管道的源头实施了封堵,保证不会再向淇河排污。对于淇河干枯之后暴露出来的暗排水管道,环保部门表示会尽快查明是哪里安装并向河里排放污水的。如果属于私自向河里排污,淇河监察大队将及时反馈给环保部门,将对私自排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从而使这一事件得到了及时处理。正是通过类似这一系列事件的报道,报纸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切实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形成舆论监督合力,还要加强与专门监督机关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的合作与联系,以促进问题解决。为此,自2002年起,报社联合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办“监督服务台”栏目,报社将收到的群众意见及时用《群众意见反馈通知书》的形式送达有关部门,限该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作出答复。并要主管领导签字送达报社监督服务台和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然后,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主管部门答复的意见一并刊发在报纸“监督服务台”栏目里。稿件经过这样处理见报,避免了失实。报社还将那些有政策依据的答复,在“监督服务台”栏目进行刊发,以利消除群众的疑虑,增进这些部门与群众的沟通与理解,群众满意,回答问题的部门也满意。通过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预防违法违纪的发生,起到举一反三、自我教育、自我启迪作用。自栏目开办以来,监督服务台共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4000余人次,解决问题3000余个,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猜你喜欢
淇河鹤壁舆论监督
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游览淇河诗苑感受淇河文化
新担当 新作为 开创鹤壁人大工作新局面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宣传好鹤壁人大履职的鲜活实践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打造生态淇河 建设品质“三城”
建设“法治鹤壁”人大全力以赴
“四个推进”建设平安鹤壁
金丝伴银线淇河缠丝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