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临床治疗1例

2012-09-20 06:21宋小琴陈国珍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牙周袋牙槽骨牙周

宋小琴,陈国珍

(市口腔卫生学校附属口腔医院,山西运城044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学生。主诉:牙龈红肿出血,上颌前牙松动1年余。现病史:牙龈红肿,刷牙出血数年,上颌前牙松动1年余,未经过任何治疗。每天刷牙2次,每次1~2 min,横刷法。无吸烟、夜磨牙等不良习惯。无正畸治疗史。全身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及全身性疾病史。

1.1 临床检查

口腔卫生差,牙石(+++),龈上、下牙石较多,牙龈暗红、肿胀、溃烂,质地松软,轻度牙龈退缩。大部分牙牙周溢脓,21、22松动Ⅲ度,创伤牙合,21远中唇倾。口内多牙有Ⅱ度松动。大部分牙可探及5~6 mm牙周袋。全口曲面断层片示:36、46根分叉区低密度影,牙槽骨弧形吸收至根中 1/3,11、21、22、31、32、41、42 牙槽骨吸收至根尖1/4、1/5,其余大部分牙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1/2。13、44、45牙根呈锥形(图1)。诊断:侵袭性牙周炎(广泛型)。

1.2 治疗计划

①指导刷牙,使用牙线和间隙刷;②全口龈上洁治,分4次行龈下刮治(刮治术后牙周袋内用派力奥);③口服1周阿莫西林 0.5 g/次 3 次/d,甲硝唑 0.2 g/次 3 次/d;④21、22先行试保留;⑤刮治后1个月复查。

1.3 治疗

全口刮治术后1个月复查,牙龈暗红、肿胀明显改善,溃烂消退,质地变坚韧,探诊仍有出血,牙龈明显退缩。牙周溢脓消失,大部分探诊深度明显改善,牙齿松动度明显改善。临床检查仍有17.86%的探诊深度为4~6 mm,对其行第2次刮治术。21、22创伤牙合减轻但仍存在,对其进行调牙合。

2次刮治术1个月后,所有牙周袋深度均恢复正常,松动度明显改善。牙周状况稳定后六味地黄丸口服2个月。于刮治术后1、2年分别复查测量牙周袋。

2 结果(表1,图2~3)。

图1 刮治前全口曲面断层片

图2 全口刮治术后1年

图3 全口刮治术后2年

表1 各牙周临床指标在刮治前后不同时间的比较

3 讨论

侵袭性牙周炎常导致患者早年失牙,因此特别强调早期彻底的治疗,彻底消除感染[1],近年来还主张在龈下刮治后服甲硝唑和羟氨苄青霉素,二者合用效果优于单一用药[2]。本病例在洁治完 1周后,分次对所有探诊深度>4 mm的牙周袋进行刮治及根面平整,配合用盐酸米诺环素,术中让患者口服甲硝唑和羟氨苄青霉素1周。全口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诊,并对牙周状况再次评估,此时牙周状况明显改善,牙周袋深度减轻,需治疗的牙明显减少,牙齿松动度亦有明显改善,并且刮治前>5 mm的牙周袋已恢复到4~5 mm。二次刮治后1个月后再行复查,口内所有牙探诊深度均恢复正常。继续口服六味地黄丸2个月巩固疗效。并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及定期复查。

1~2年复查显示,牙周状况基本稳定,个别牙的牙周袋超过正常范围,但也在4~5 mm。治疗中不足之处有①牙龈出血状况记录不够详细;②21、22由于患者不同意及考虑美观问题未行进一步固定治疗。此外21、22牙龈退缩后,暴露的根面发育异常可能与其附着丧失严重有关。

侵袭性牙周炎通过彻底的牙周基础治疗,是可以控制的。在牙周维护阶段,仍需不断检查和强化菌斑控制;只有良好的菌斑控制加定期复查、复治,即使个别牙周袋在4 mm左右,其牙周状况也会一直保持健康稳定。

[1]曹采方.临床牙周病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85-186.

猜你喜欢
牙周袋牙槽骨牙周
根面平整在牙骨质撕裂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青年人正常前牙牙根与牙槽骨位置的CBCT研究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不同垂直面型骨性Ⅲ类患者切牙牙槽骨骨量的研究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