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2012-10-09 07:05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张玲
财经界(学术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收款坏账账款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张玲

一、企业应收账款及其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

赊销在扩大销量、增加销售收入、利润的同时占用了企业的资金,形成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不但使企业的资金流入未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等税金及相关费用,形成企业的经营风险。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可供支配的自由现金捉襟见肘,甚至会导致企业产生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可见,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一)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超过5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回收,已成为制约企业资金流动性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应收账款减少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

首先,被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比例的上升,导致被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其次,在应收账款催收过程中,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对逾期的应收账款不采取相应措施

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应收账款大量占用,引发企业周转资金的短缺。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企业不得不加大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贷款利息等融资费用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

(四)应收账款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潜亏

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企业本期利润增加,但并没有实现现金流入。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有的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不是实事求是,而是人为的操纵。例如,为了完成考核利润,让投资者、决策者满意,尽量少计提坏账准备。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所计提的坏账准备,相应的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原因

(一)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等方面无优势,不具备与其它企业抗衡的能力,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小,而其生产能力却相对大于其所占市场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产品积压。为了解决产品积压问题,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又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让步,如加长产品试用期或货款回款期,使产品的应收账款从数量和时间上都增加了。

(二)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法制意识和基础也比较薄弱,使得我国信用缺失现象大量存在,如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三角债、诈骗等情形层出不穷。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常常在未对客户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就急于想和对方成交,缺乏风险意识、存在侥幸心理,导致账面上销售额有所攀升,企业实际盈利却不高。其原因是由应收账款增大所引发的利息等费用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若形成坏账损失将吞噬企业大量的利润。

(三)内部控制不够完善

1、基础工作不健全

购销合同是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合同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每笔逾期应收账款的背后往往就缺少完善、有效、严谨的合同或协议,一旦因不能收回账款对簿公堂时,企业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2、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部分企业都实行销售人员薪金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企业偏重于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销售额;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因此采取赊销手段扩大销售,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有些企业既未要求销售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又未明确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从而造成高销售额、低经济效益的状况。

3、内部会计控制不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及时入账,形成账外债权;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不力。相关人员态度消极,一些企业甚至连催收部门都没有明确,使得应收账款拖欠时期长,收回可能性小;长期不对账;不按规定确认坏账损失。某些企业为满足一时的账面漂亮,将应收账款长期挂在账上,不愿将无望收回的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损失。

四、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可行性途径

(一)建立应收账款定期对账制度

采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对账与外部应收账款往来单位对账相结合的形式。财务部门要先做好对账准备,各种应收账款先按部门分类整理,并与总账核对无误,再与各部门经手人、业务员逐项核对,督促各有关人员及时收款、报账。定期给往来单位的财务部门寄送对账单,并取得书面回函。对账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核对结果,形成书面文字材料,同各种函证材料一起装订成册,及时归档,方便日后查证。

(二)建立健全应收账款激励和约束机制

为防止销售人员盲目扩大销售,企业应该按照“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收款期限,并将货款回笼责任分解到每位销售人员。企业每月应从销售总额、资金回收、销售价格等多方面对销售人员进行综合业绩考核。完成的进行奖励,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并根据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和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三)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与评价,建立客户资信档案

准确地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前提。只有掌握了客户经营情况、银行授信、财务状况等基本信息,我们才有可能对客户做出客观而准确的判断,并进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决定是否可以将该客户作为企业的信用客户和确定其信用额度。对老客户,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信用档案,并及时更新信用记录。对新客户应进行信用调查、确定客户的信用标准。针对市场竞争,决定企业应采取较宽或较严的信用标准。最后要考虑企业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能够采用较低的信用标准来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违约风险。

(四)加强合同的评审和销售过程管理,规范销售行为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应加强合同规范化管理,建立合同评审制度。实践证明:多数坏账的背后都存在不规范销售合同的影子;加强客户资信调查、合同评审等事前管理是防止出现呆坏账最有效的手段。进行合同评审时,一方面,注意合同应规范,符合合同法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进行认真评审,并决定是否接受订单、是否给客户赊销。对开具发货单、发货、结算、收款等环节的管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环节。相关部门应根据发货单组织发货,并确保货物的规格、型号、数量正确无误;发货后应根据发货单等及时向客户开具发票,办理货款结算。

(五)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确保按期收回

赊销业务发生以后,企业不能坐等收账期结束后再进行收款,有必要对应收账款进行过程跟踪。密切了解客户的经营管理状况,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偿付能力进行持续的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的现金持有量和偿还债务的能力。尤其要将那些挂账金额较大、信用较差的欠款客户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一旦发现客户出现资金周转方面的问题,则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应收账款应根据会计的稳健性原则计提坏账准备,但作为坏账损失处理后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放弃了对应收账款的追索权,企业应继续关注欠款单位情况。当企业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无故拖欠或恶意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将其从信用名单中除名,谨慎对待与该客户以后的一切业务,甚至终止与该客户再发生销售业务。通过实施债务重组、发送律师函、法院调解、诉讼等多种措施,加大催款力度,设法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争取尽早收回账款。

综上所述,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控,加大回收力度,加速资金周转,确保实现的收入及时足额流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于沛.试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对策.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5)

[2]王玉林.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思考.经济师,2008,10

[3]陈涛.浅谈商品流通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9,9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度注册会计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收款坏账账款
No.8 3月1日后,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使用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会赚钱的收款二维码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收款像打针
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