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10岁,遭遇旧币“复活”

2012-10-14 09:02本刊
民生周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复活德国人马克

欧元10岁,遭遇旧币“复活”

2012年是欧元成为实质流通货币的第十个年头。在债务危机的凄风苦雨中,曾经风光无限的欧元在其10岁生日之际,迎来的不是庆祝的烟花,反而是甚嚣尘上的“欧元崩溃论”。处在风口浪尖、前景难测的欧元正在逐渐失去欧洲人的信任。越来越多的西欧人开始怀念上世纪下半叶经济飞速发展的“光荣30年”。那时欧元还没有诞生,欧元区各国都在使用自己的货币。

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西班牙比塞塔……这些于我们已经日渐陌生的名字,对很多西欧人来说,却代表着以前经济崛起、生活安逸的“好时光”。当悲催的现实不断磨灭欧洲人对未来的希望,他们用怀念和感慨过去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而那些越来越遥远和稀少的旧货币,成为了他们寄托怀念的绝佳载体。

凝聚情感,德国人想用马克

在德国柏林生活的华人童伯尼至今还保留着200马克。她说,马克以前非常坚挺。所以在引入欧元的时候,她就有疑问,这种新货币到底能不能行?而现在欧元的困境似乎证实了她的怀疑。法国人杰森·贾比特也对欧元代替法郎感到不满。他怀念以前使用法郎的日子,因为那时“能感觉到实实在在的钱”。

在欧元区,像他们这样怀念甚至还保存着旧货币的人并不在少数。在整个欧盟,目前有大约100亿欧元的旧货币留在民间,德国、西班牙、意大利3国未兑换的旧货币价值都超过10亿欧元,其中德国的数量最多。根据德国央行的数据,截至2011年年底,有约140亿德国马克未进行兑换,约合68亿欧元。德国央行的一位官员表示,这些马克中的一部分被用作了收藏,还有一部分则是出于对欧元的不信任而被储藏了起来。他说,虽然联邦银行还未停止马克与欧元的兑换业务,但这些马克中的大部分很可能永远不会进行兑换。

在欧元区国家中,德国人的马克情节也许是最深刻的。在很多德国人眼里,马克是二战之后德国经济起飞的基石,是德国重新崛起的象征,凝聚着德国人的爱国情感。最新民调显示,54%的德国人希望重新启用马克。

拉动购物,西班牙翻出旧币

随着欧债危机爆发,欧元面临崩溃的危险,西班牙人似乎比德国人更心急。

一个月前,西班牙贫穷小镇圣地亚哥镇“揭竿而起”,发起恢复使用西班牙旧币比塞塔的运动,借此鼓励居民消费,活动期限为一个月。

圣地亚哥镇位于首都马德里南部,以奶酪和风车闻名,居民约有3000人。由于遭遇欧债危机,小镇生意冷清,镇上三分之一的人失业。去年圣诞节后,一些商户盘算如何吸引顾客。

镇上30多家商户决定,从2012年1月9日开始,允许顾客使用旧货币比塞塔付账。由于效果显著,“试验期”延长至2月17日。一个多月过去,小镇商户收入超过200多万比塞塔。

据报道,获悉已退出流通十年的旧币“复活”的消息后,当地民众纷纷翻箱倒柜地找出这些昔日的“废纸”,然后拿到商店消费。据了解,活动结束后,所收集到的比塞塔将被送往位于首都马德里的央行,集中兑换成欧元,然后再按比例退还给圣地亚哥镇的各个商家。

许多居民表示,原本以为比塞塔早已沦为废纸,突然宣布它可以再用,自然感觉买东西就像“不要钱”一样,出手也就大方了许多。而随着圣地亚哥镇旧币“复活”的消息传出之后,许多邻近地区的居民也纷纷慕名带来比塞塔消费,一时间带旺了当地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在西班牙另外一个名叫萨尔瓦特拉的小镇上,西班牙旧货币比塞塔也在去年底重出江湖。当地的餐馆、出租车司机以及商店开始接受顾客用比塞塔支付。很多周边的居民都慕名前来,使用比塞塔购物。

一家商店的店主罗德里格斯说:“每次有比塞塔纸币出现时,我都会抚摸它,因为我真的很高兴能再次见到它。”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这样的大城市,也有一些商店开始允许顾客同时使用欧元和比塞塔购物。据媒体报道,最早采用这种方式的是马德里的一家家具店。该店的销售额因此大涨75%。

“使用欧元,我感到非常悲伤”

对欧元的担忧甚至蔓延到了银行业。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欧洲国家的一些中央银行开始斟酌应急预案,为个别国家退出欧元区或重新启用旧币的可能性做准备。其中爱尔兰央行正在评估是否需要增加印钞机,以备在重启爱尔兰镑时提供支持。一些跨国商业银行也在与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系统)进行接洽,希望Swift提供技术支持和货币代码,以便安装后备技术系统,为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国重新使用旧货币做交易准备。

对很多欧洲人来说,本国的旧货币除了是流通手段,还体现着对国家、民族的情感。

其实,对很多欧洲人来说,本国的旧货币除了是流通手段,还体现着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欧元则更像一个外来者。人们对自己国家的忠诚要远远高于对欧元的认同。这被《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称为欧元的“硬伤”。

的确,1000马克纸币上印的是《格林童话》的作者格林兄弟,200法郎上印的是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居斯塔夫·埃菲尔,1万比塞塔上印的是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而欧元为了保持中立态度,纸币上的图案全是虚构的建筑物。没有文化上的认同,又何谈忠诚呢?意大利罗马一名普通售货员歌罗西深有感触地说,意大利里拉伴随着他长大,对他来说就像家人,“最初使用欧元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悲伤”。

十字路口,还须继续跋涉前行

悲观情绪正在欧洲弥漫,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对于欧元,普通百姓与政治精英、欧元区“边缘国”与核心国家的看法是不同的,前者大多悲观消极,而后者更多的是认同和赞扬。

很多经济学家表示,欧债危机并非欧元造成,欧元只是欧元区国家金融、经济政策失误的“替罪羊”。法国银行家乔治·乌热依然看好欧元,“欧元在通过危机洗礼后将更加强大”。他认为,前10年欧元完成了货币和市场的统一,下一个10年,欧元将整合整个欧盟的财政政策,从而推动欧盟向着欧联邦的方向前进。从政治层面看,欧元是欧洲一体化的巨大成就,欧元崩溃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重大倒退。欧元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欧元区解体的后果。

当现实残酷、前途迷茫时,人们总不免回忆过去的好时光。面对欧元当前的困境,欧洲人不再忌讳谈论欧元的终结和本国旧货币的美好。但当他们回到现实,仍要像往常一样用欧元购物乘车,支付账单。10岁的欧元当前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尽管前路坎坷,但乐观的欧洲政治精英们相信,欧元没有回头路,必须继续跋涉前行。

(本刊综合)

□ 编辑 张子琦 □ 美编 庞 佳

猜你喜欢
复活德国人马克
连通器及其应用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马克明篆刻
黑足雪貂复活记
冷冻人复活后会怎样
被人痛骂后如何满血复活
德国人为什么1年能休假17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