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2-10-16 07:34刘丹丹王海军
浙江医学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理实病理检验

刘丹丹,仇 容,张 琦,陈 健,沈 健,王海军

(1.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

·教育教学研究·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丹丹1,仇 容1,张 琦1,陈 健1,沈 健1,王海军2

(1.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

目的: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改革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建立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依据的教学模块。将2008级选修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60名学生分为对照班和试验班,分别实行传统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2班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并设计调查问卷,分析2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试验班学生的理论测试、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班级(P<0.01)。结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有助于职业能力的提高。

病理检验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ation teaching pattern in pathology test technology. [Method] We reformed knowledge structure of pathology test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ed teaching block based on occupation post workflow. 60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 the control class and test class. The two groups were taught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ation method, respectively.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we compared theory test results, practice skills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classes and designed questionnaire to analyse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Result] The scores of theory test, practice skills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test class a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class (P<0.01). [Conclusion] Teaching patter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ation remarkably improved study activeness, mastery of expertise and elevated vocational ability.

Keywords: pathology and test technology; teach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ation; teaching pattern

病理检验技术是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生就业面,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让学生获得多方位就业转换能力。但课时紧张,课程学习全部安排在课余时间,而且病理检验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为保证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在立足于满足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并与传统教学效果做了比较,以探索高职高专病理检验技术教学的有效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校2008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选修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学生60名,随机分成2小班,各30人。2小班学生在性别、年龄和上一学年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1.2 教学方法

2小班所选教材相同,教学时数一致,均为119学时,各章节的任课教师也完全相同。其中,一班为对照班,实行传统教学,分别完成理论51学时,实践68学时的教学任务。二班为试验班,开展119学时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随后学生按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的要求进行复习,完成上课布置的网络作业。

1.3 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的组织

分析病理技术岗位的工作任务,将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依据,序化教学模块。详见表1。

表1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块

1.4 教学方法的实施

试验班的全部课程在形态学实验室完成。教师边操作示范边讲解内容,分析各种制作技术的原理、要领和注意事项。之后让学生在当堂课内进行所学内容的实践操作,消化重点。模拟医院病理科的工作流程,先做冰冻切片初步诊断,进一步常规制片诊断,疑难病例辅以免疫组化鉴别诊断和特殊染色。脱落细胞采用细胞学涂片。对照班的教学理论与实验完全分开,先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该模块的理论教学,再进入实验室完成该模块的实验实训。

1.5 教学效果的评价

1.5.1 调查问卷 参考相关文献[1-2],课程教学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根据自身上课感受独立完成。了解学生对2种教学方法的评价。

1.5.2 网络理论测试 在病理学与病理学技术精品课程网站上,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题量要求设置自我测试,由计算机随机抽题组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网上批改。

1.5.3 分组实践技能考核 3个学生为1小组,每小组分配1个手术切除的标本,通过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一系列操作得到HE染色的切片,镜下观察后作出病理诊断,并进行相应的常规免疫组化染色;胃炎、结核等标本要做相应的特殊染色。一班和二班的标本病变种类基本相同。结束后,以PPT形式进行小组汇报,展示本组切片及染色结果,并结合病史、镜下观察,陈述诊断理由。其他小组提问,最后教师点评。

1.6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对2种教学方法评价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理实一体化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改善学生对临床案例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点的掌握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该职业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而且,该教学方法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同学间的沟通合作上,具有显著优势,对这3项指标的满意人数分别达100%、96.67%和93.33%。而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对这3项指标的满意人数仅为66.67%、66.67、50%。

2.2 理论测试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分析

试验班的网络理论测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详见表2。

表2 2班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3 讨论

3.1 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实验实训室为教学场所,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可以实时操作。并可以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完成医院病理科的一系列工作流程,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充当病理科各个岗位角色,完成标本登记、常规制片、常规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工作后,得到教师的肯定,与临床诊断完全一致时,学生从中获得高度的满足感、成就感。即使碰到一些疑难案例,大家也能互相讨论,勇于尝试,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

3.2 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临床案例综合分析的能力

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的讲授,虽然也有实验实训,但两者相脱离,不能反映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则打破了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将两者有机结合。每个由岗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块,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为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的反复循环过程。整个课程的设计以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中学、学中做、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平台。这种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流程,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理解消化,并进一步向新接触的疑难病例延伸。

3.3 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师生互动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

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师和学生置于同一个工作场所中,甚至相同的工作台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可以实时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实时指导学生的操作,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停留在口头的鼓励引导甚至说教。学生在每个模块教学和小组任务完成过程中,加强了相互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合作意识,在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3.4 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强化职业认同

病理检验技术工作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能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在模拟医院病理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各个职业岗位角色的扮演过程中,使学生明确了病理检验技术的岗位职责;在不同的教学模块学习中,使学生掌握每一项专业技能的熟练应用,并根据标本的不同灵活改变。理实一体化教学缩短了课堂与临床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从学校走入未来的职业工作岗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5 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解决的问题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该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在正确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把实践操作指点到位。因此,理实一体课堂教学需要有双师型教师的支撑,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深入医院实践,这样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起到实效并获得长远发展。其次,理实一体化教学目前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将相关的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分段、分块教学,还没有系统的教材可参考,尚需进一步的探索,才能逐步完善。

[1] 李美珍.《儿科护理》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护理与健康,2011,10(6): 543- 545.

[2] 张伟,张玉.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6):558-559.

[3] 林炜.“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189-190.

Theteachingpatternoftheoryandpracticecombinationinpathologytesttechnology

LIUDandan1,QIURong1,ZHANGQi1,CHENJian1,SHENJian1,WANGHaijun2
(1.Zhejiang Med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53, China; 2.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Zhejia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09, China)

R642.0

B

1672-0024(2012)04-0004-03

刘丹丹(1978-),女,浙江宁波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病理学教学与科研

2011年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1XJJG05)

猜你喜欢
理实病理检验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新路径的探讨与实施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