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退休”不可简单模仿西方

2012-10-19 01:14贾文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15期
关键词:就业者就业机会退休年龄

“推迟退休”不可简单模仿西方

随着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中国也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开始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西方国家想出的办法是提高退休年龄,对此,中国能否简单模仿呢?

不久前发生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直接诱因是金融界的贪婪诱发了次贷危机,但深层次问题是居高不下的年轻人失业率。据统计,2010年美国全部劳动力的平均失业率为9.8%,而年轻劳动力的失业率却高达18.4%。在受到债务危机冲击的欧盟国家,情况更为糟糕。在西班牙,2010年年轻劳动力人口的失业率高达41.6%。尽管年轻人的高失业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过高的退休年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美国和绝大多数欧盟国家,以男性为例,不仅法定退休年龄普遍为65岁甚至更高,而且养老保险制度还鼓励老年就业者在法定退休年龄以后继续工作:工作时间延长可以得到更多的养老金。

其实,在经济运行较为正常的时期,高退休年龄对年轻人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就已经存在。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均未爆发时,美国平均失业率和年轻人失业率分别为5.24%和11.3%。同期,经合组织全部成员国两个指标的数字分别为6.58%和13.1%。无论是从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还是从发达国家这个整体来看,年轻人失业率均是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可见,高退休年龄对年轻人就业的负面效应是长期性、持续性的。

如果把西方并不成功的做法移植到中国,中国年轻人的就业将面临同样难题。首先,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次,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同时,每年有数量巨大的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第三,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属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可以想见,没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做保障,我国的社会稳定将面临很大威胁。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必须应对的挑战,但无论如何不能以牺牲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为代价。在养老金问题上,除了节流,更重要的是开源。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退休者和年轻就业者的双赢,才能让我国养老和就业同时走上良性解决的循环之路。

(文/贾 文 据《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就业者就业机会退休年龄
金融支持能否提升就业者的幸福感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创业就业机会更多了
德国央行称德国退休年龄应推迟到69岁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分析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找只老鼠来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