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献血夫妻收获社会关爱

2012-10-21 09:00韩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好心人密云雪松

◎韩尧

▲史炳忠(右二)等一行来到彭雪松(左一)家里,亲切慰问彭雪松一家

“正是因为有好心人的帮助,我们才能走到今天。我们只有用自己的鲜血回报社会。今后我们会一直坚持献血,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彭雪松

2012 年5 月4 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北京市密云县。五月的密云春意盎然,繁花似锦,山清水秀。密云的美不仅在于风景,更在于其内涵。密云是无私的,大多数人知道她供应着京城百姓的饮用水。然而,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对平凡夫妻。两年来,他们坚持月月献血回报社会好心人。这对夫妻就是密云县密云镇白石岭街的彭雪松与孟欣。在他们无偿献血故事的背后,还有着一段令人动容的人间佳话。

飞来横祸:贫困夫妻饱受磨难

2005 年,经营小本生意的彭雪松惨遭车祸,生命危在旦夕。而此时,他的妻子孟欣离预产期却不到一周。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本该洋溢着幸福欢乐的家庭措手不及、惊恐万分。照顾生命垂危的亲人、迎接即将出世的孩子、四处筹备巨额的医疗费用……这些,即使让一个坚强的男人去面对也会愁眉不展,更何况是一个连走路都困难的孕妇?然而,孟欣不离不弃,在丈夫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她坚强得像个勇士,一直守候在丈夫和孩子的身边,用真情去抚慰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

患难见真情,或许是上天也被这对恩爱非常、忠贞不渝的夫妻所感动,昏迷的第十天,彭雪松在鬼门关绕了一圈后终于醒了过来!然而,在伤痕累累的彭雪松睁眼的一刹那,他面对的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嗷嗷待哺的儿子、产后虚弱的妻子,更让人感到无助的是,这场变故已让这个不幸的家庭举债11 万!而此时的他,却已是一个脑干严重受损,左前脚尖儿和左膝盖骨翻转向后,全身多处骨折,8 颗牙不见踪影,舌头挫得仅剩一厘米相连的车祸重伤者。

为了孩子:五尺男儿三跪好人

在这个家庭最无助,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彭雪松遇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三个好心人。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彭雪松三遇危难,三逢好人。在天寒地冻的冬季,好心人给他的这份浓浓的关爱,犹如穿破无尽黑夜的晨曦,为这只在茫茫大海中即将沉没的小船送来了光亮,让他和家人重燃希望之火。

看着襁褓中活泼可爱的儿子即将满月,债台高筑的彭雪松却无法为可怜的孩子办满月。

一筹莫展的彭雪松和妻子一夜都没睡好:在当地,为孩子办满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习俗。然而,家里连正常生活开支都很困难,哪还有钱来为孩子办满月?亲戚朋友也不富裕,何况已经向他们借了那么多钱,怎好意思开口再借?夫妻俩左思右想,决定第二天试着去向饭店老板赊个账。第二天,彭雪松来到为自己举办过婚宴的饭店,找到老板,并向老板说明了来意。老板被这对爱子情深的父母感动了,当即表示愿意免费为他们承办。彭雪松,这个还拖着病痛之躯五尺男儿,再也说不出一句话,生生跪在了恩人面前……

▲捐赠仪式现场

祸不单行,满月刚过,不足两个月的儿子突然惊厥。医院诊断孩子的病是由维生素K1 缺乏,导致颅内出血所致。“别耽搁,赶紧到北京大医院治疗!”给孩子看病的大夫对彭雪松这样说道。夫妻俩急忙带着孩子来到首都儿研所,接诊的医生告诉他,须交1 万元押金才能治疗。当时的彭家已经一贫如洗,哪里拿得出1 万元?然而,对于彭雪松夫妻来说,儿子是这个家最大的快乐和希望,更是他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就是自己不要命,也得救孩子!情急之下,彭雪松双手举起孩子,向医生跪下,诉说了自己连日的遭遇。好心的医生眼圈红了,破例为孩子打下救命一针,孩子终于救活了。

破屋偏遭连阴雨,磨难似乎并不肯放过彭雪松。二月的一天,天寒地冻,彭雪松家中的暖气炉却冻炸了!看着围着厚厚的被子,用体温为刚刚两个月的孩子保暖的妻子。左手尚不能完全用力的彭雪松当起了焊工,整整一夜,焊接处焊了又开,开了又焊。万般无奈之下,他看见一家暖气店,便闯了进去,进门就给老板跪下,求老板救救自己两个月大的孩子。素不相识的老板听后很是同情,老板说:“小伙子,你记着吧,世界上总是好人多,得啦,这套暖气炉我送你了!”说完,好心的老板便找上维修工,一起来到彭雪松家里,为他安装了全新的暖气炉。

月月献血:只要活着,就要帮助别人

“是好心人让我们的小家能走到今天,所以我们发誓: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一定要做个能帮助别人的好人。”彭雪松这样说。一天,夫妇俩无意中看见密云大剧场广场前的采血车上写着:“您的一滴血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夫妻两人立即商定,今后要用献血的方式回报社会。经打听,夫妻俩得知,可以捐全血,也可捐成分血。全血需隔半年才能献一次,而成分血可以隔28 天献一次。为了多捐血,夫妻俩毅然决定捐成分血。

“血是人的精气神,哪能随便抽呢,抽了身子不就跨了!”家里的老人得知夫妻俩要月月献血,当即反对。为了让老人相信科学献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彭雪松夫妇决定背着老人去捐献。半年后,老人看到一直献血的孩子们身体也没受影响,还很结实时,也就不再阻拦。

在彭雪松家里,记者看到,屋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挂在东南角墙上的那一个硕大的用粗铁丝捆绑的沙包了。彭雪松说:“经济上我不富裕,没法用其他方式回报社会,只能把身体锻炼好,才能保证月月献血。”自2009 年开始,夫妻双双献血,至今已捐献成分血80 个单位,计1.64 万毫升!“彭雪松捐献的这些血液总量相当于已挽救了40 个人的生命。”采访中,一位医务工作者告诉记者。

爱心接力:北京精神深深扎根百姓心中

采访当日,密云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王稳东,北京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史炳忠等一行将电视、电脑、慰问金、儿童保健品等捐赠物资送到彭雪松家中。彭雪松说:“正是因为有好心人的帮助我们才能走到今天。我们只有用自己的鲜血回报社会。今后我们会一直坚持献血,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话未说完,眼眶早已湿润。

“彭雪松以月月献血做好人的方式,默默地报答着自己身陷困境时多位好心人的帮助,真实地反映出北京精神就深深扎根在我们北京老百姓心中。用爱心发现爱心;用爱心感知爱心;用爱心感恩爱心;用爱心传递爱心: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践行北京精神需要这样的人!”史炳忠这样告诉记者。

“一定要注意身体,身体第一!”采访接近尾声时,在捐赠人群中,人们关切地握着彭雪松的手不断叮嘱着。彭雪松憨憨地笑着答道:“一定注意身体,一月一次……”

▲捐赠仪式当天,为彭雪松之子打下救命一针的首都儿研所大夫再次为孩子做体检

猜你喜欢
好心人密云雪松
密云职工勠力同心再战疫
密云区总工会慰问防疫一线人员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A FRACTIONAL NONLINEAR EVOLUTIONARY DELAY SYSTEM DRIVEN BY A HEMI-VARIATIONAL INEQUALITY IN BANACH SPACES∗
密云区部分古树健康评价
路遇好心人
赵雪松书法作品
牛雪松教授简介
好心人网上8年匿名每日捐款
做个聪明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