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2-10-25 06:46王振亚
运动 2012年17期
关键词:战术网球运动

王振亚

(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00)

实验与调查

江苏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王振亚

(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00)

通过对江苏省高校网球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系统地分析了目前网球课程的开课状况、师资水平、场地情况、校园网球文化等方面内容,指出了目前高校网球课程开设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促进网球运动在江苏高校中更好地开展。

网球;高校;江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苏省开展网球课程的20所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期刊中与网球教学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处理。

1.2.2 访谈法走访或电话采访了20所普通高校的部分网球教师、选修网球的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谈。

1.2.3 问卷调查法对这20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放教师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6.67%。发放学生问卷600份,回收586份,回收率为97.7%;有效问卷556份,有效率为92.27%,符合社会调查研究需要。

1.2.4 数理统计法将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Excel 进行统计处理。

2 调查现状与分析

2.1 场地情况

据调查,20所江苏高校共有网球场地132片,其中沙土地8片,水泥地42片,地毯地38片,塑胶地44片。场地数量与在校学生的比例大约为1/3 750,远低于教育部关于网球场地的配备要求(场地数与学生数之比是1 : 1 000),可见目前高校的场地数量远不能满足教育部要求及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每名教师每次课带30多名学生,使用2~3块场地,有些学生也因人数限制没有选上网球课。几乎100%的学生认为场地数太少是限制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上课的学生多,场地少,使得许多网球课几乎流于形式,仅起到放松学生心情作用。课余时间场地的利用率非常有限,大部分时间是空置的,甚至有些学校课余时间长期关闭,90%学校的网球场面向市场有偿开放,且校内外人员价格不同,虽然较之市场价格便宜很多,从对学生的调查来看,场地费对普通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调查同样发现,不收费的学校与收费学校网球场利用率并无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学生认为收费是一个制约因素,但是在免费的学校中利用率仍然不高,可见场地收费与否不是影响课余锻炼的关键因素。

2.2 师资力量

教师技术水平的高低,对网球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网球相对于羽毛球、乒乓球更难掌握,如果不能迅速学习到基本的击球方法,掌握一定的球性并能打上几个回合,就可能会在一次次的捡球中流失掉兴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在电视转播、网络视频如此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

由于网球运动在高校中还是一项新兴项目,国内体育院校开设网球专业年限不长,且毕业生人数不多。在调查的60位网球教师中,专业运动员退役下来的有4人,占6.67%;体育院校专项的6人,占10%;副项15人,占25%;其他项目转移35人,占58.33%。可见目前江苏高校的网球教师大都是其他项目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进修后兼职的。网球非常强调动作的优美与协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掌握,如果只是肤浅地了解网球的基本技术和教法,是很难胜任网球教学任务的。网球教师中,教授职称的2人,占3.33%;副教授8人,占13.33%;讲师21人,占35%;助教29人,占48.33%。可见在网球教师中以年轻教师为主,这也表明了网球是近年来才开设的课程。年轻教师充满活力,但缺少高职称的人员支撑是网球教学向更好方向发展的不利因素。例如,创建精品课程等,创建精品课程能够更好的获得教学资源,更好的服务网球运动的开展。

2.3 网球教材

据调查,在教学过程中,16%的教师无任何网球参考书,66%使用一般的网球科普书,只有20%的教师使用专门的网球教材。目前,我国的体育院校中对网球教材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也导致了网球专项的学生对网球文化知识的不足,走向工作岗位后只能借助一些科普书来学习。学生方面,体育书基本都有网球章节,但是质量较差,部分学校有自编教材,有些学校有网络教学但比例很低。

2.4 开课状况

2.4.1 课时较少目前,除了体育院校外,一般每学期32~36学时不等。网球是一项难上手的运动,且92%的大学生入学前都没有接触过网球,可见如此少的课时使学生掌握网球基本技术是难以做到的。有的学校还要求学生大二才能开始选修网球课,还有些学校由于场地有限只能女生选修等。学生每周只有一次体育课,这是难以改变的,如果在没有课余锻炼学习网球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2.4.2 教学内容及方式不足教师一般用每学期50%的课时来教正手,30%的课时来教反手,10%的课时介绍发球,另外一些来介绍网前及其他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有65%的学校没有理论课,而且,在这些学校中,又有62%的在实践课中也没有穿插一些网球知识的讲解。由于场地少、学生人数多、球少,有些教师被迫采用了放羊式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技术讲解后,就要求学生自主练习,几乎没有多球练习及动作纠正,更谈不上运用什么教法了。捡球时间比打球时间多得多,大多数学生也逐渐失去兴趣。在球场数量相对较多,每个球场人数在6人以下的情况下,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学生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可见场地也是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

2.4.3 战术教学缺失说到战术教学,很多人包括很多老师都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就在于对于战术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只有在技术很好的情况下才能谈及战术,从其逻辑关系上一定是先技术后战术,技术是战术的必要条件。而网球发达国家的教练或者说是西方教练的认识恰恰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任何的技术学习都要围绕战术学习而展开,要以战术学习为先导,当然这里的战术学习不一定是很专业化的,也可能是一些战术的原理。在很多翻译西方教练的书籍里,战术章节都是在技术章节之前,国际网球联合会为广大教练员编写的“教练员手册”也是如此布局,并认为战术教学先行。网球技术的掌握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于是很多同学在整个大学网球学习期间都没有接受过战术学习。在战术教学上有很大的缺失。

2.5 校园网球文化及运动氛围

大学生在校期间,校内外的网球文化及运动氛围是促使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重要因素。据调查,90%的高校都有网球俱乐部或网球学社,60%的高校每学期都组织比赛、讲座或网球活动。在选修网球课的学生中,有64%的学生是个人爱好,20%的学生是受同学影响,13%的学生是为了选学分的需要,可见网球运动在高校中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且已经深受江苏大学生的喜爱。

由表1可知,教师是大学生获取网球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任课教师对网球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网球的理解的深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网球文化知识水平。电视等媒体转播的职业比赛是大学生获取网球文化知识的另一重要途径,因此,网球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观看比赛,欣赏明星技术。在问卷中发现,那些经常观看比赛、报纸杂志的学生中有82%的认为教师的技术水平一般或较差,而那些较少了解的学生中87%的认为较高或很高,可见学生对网球的了解程度与教师的技术水平成负相关。随着网球的逐渐普及,大学生了解的不断深入,现任的网球教师如不继续学习必将胜任不了以后的教学工作。在调查的600位学生中,80%的学生下课后不再参加网球运动,那些课余时间经常打网球的基本上都是校网球俱乐部或网球学社的成员,他们课余时间租场地练习,组织校内网球比赛,有时也和临校组织友谊赛。目前,南京南京网球精英赛每年定期举办,在高校中有了一定气候,但人数少、规模小。

3 对策研究

3.1 场地方面

若有条件多建场地是最好的办法,可以适当考虑建一些沙地、土地,不仅造价低,而且更适合于初学者。建场地时,最好配建网球墙,打墙是练习网球的好方法,还是自我练习的最好伙伴。增加场地对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关键性影响,对课余锻炼的关键是要提高场地的利用率。调查还发现,有些学校如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大浦口校区的网球培训参加的人还不少,每学期培训费约为200元,可见有指导的训练还是很有需求的。有些学校利用校网球社团来开展网球训练,如中国药科大学社团有固定的包场时间,社团中的骨干分子对初学团员进行培训。

表1 大学生获取网球文化知识的途径

3.2 师资方面

学校在加大招聘的基础上,也要重视现有教师的再培训,这样能更好地带动网球运动的发展。由于目前的网球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所以他们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培训,多学习一些网球文化知识,时刻关注当今网坛的动向。目前适合教师的网球培训主要有ITF的一级教练员培训。

3.3 教材方面

明确高校网球教学目的,编制适合普通高校学生的网球教材,加大战术教学的比重,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

3.4 校园网球文化方面

组建学校业余网球队,充分发挥网球俱乐部的作用,培养网球骨干分子,让学生教学生,实现滚雪球式的发展,鼓励学生自发举办比赛。例如,有些学校每年的院部杯、班级杯等。网球教师依托网球协会等多开展一些讲座或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网球。加大网球宣传力度。

[ 1 ] 王永.刍议网球发展的学校之路[ 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4).

[ 2 ] 于蕴.网球选项课教学在普通高校发展的社会学思考[ 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4).

[ 3 ] 杨宏.山东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研究[ J ].山东体育科技,2004(4).

[ 4 ] 宫晓丽.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5).

[ 5 ] 罗舰,张继辉.对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4).

[ 6 ] 宫晓丽.影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J ].山东体育科技,2004(4).

G845

A

1674-151X(2012)09-07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9.042

投稿日期:2012-06-20

王振亚(1978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战术网球运动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不正经运动范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