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2012-10-25 06:12俞培燕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信用证实务

俞培燕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俞培燕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本文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为切入点,阐述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该课程要求的目标技能,采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际教学效果的分析,指出该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任务成果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分析

1.1 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是我院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虽因各专业教学目标不一,该课对学生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该课程对以后的课程起到铺垫作用。

如对商务英语专业而言,该课程为后续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单证》、《商务函电》、《国际贸易实训》等打下基础。对报关专业而言,该课程为后续核心课程《国际货运代理》、《报检实务》、《通关理论与实务》等打下基础。可见该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地位。

1.2 课程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具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同其他课程相比,更具有复杂性。

1)涉及的相关课程多。该课程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2)专业英语要求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既要求学生能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求实际技能的提高。实际技能中最基础部分是能阅读合同、阅读信用证,只有能阅读合同、阅读信用证才能正确履行合同,才能处理合同善后问题。合同与信用证的阅读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高职学生来说,普遍存在英语较差的问题。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例,因录取时设置了英语分数线,所以相对而言,在各专业中算英语底子较好。但一学期下来,能阅读合同和信用证的学生只占到50%左右,更不用说其他专业的学生。

3)同法律、惯例联系紧密。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因各国风俗习惯、法律环境等不一致,同国内贸易相比更具有风险性。具体体现在商品运输、保险、货款收付等各环节。为确保合同的正确履行及保护自身的利益,就要求进出口商熟悉国际法律法规、贸易惯例。如在贸易术语中就涉及到主要的国际贸易惯例《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其中《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又有不同年份的版本,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要求一定的计算能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其中一项技能是要求学生具有对外报价能力。具体要求学生能计算佣金;能对主要贸易术语FOB、CFR、CIF价格进行转换;能根据成本、费用、利润核算FOB、CFR、CIF价格;能核算盈亏。其中最难的是能根据成本、费用、利润核算FOB、CFR、CIF价格。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5年的教学分析能真正掌握该能力的学生只占到三成左右。并且到上《国际贸易实训》时,因时隔一学年,几乎没有学生能独立完成商品报价核算。

2 .《国际贸易实务》应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分析

2.1 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概念

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工作任务需要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或设计。体现了在“干”中学,“用”中学的教学理念,符合高职的教学要求。

2.2 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首先需对课程设定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的明确才能具体安排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目标虽各专业侧重点不同,但总体要求学生熟悉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必要的法律知识;了解国际贸易的有关惯例;熟悉国际贸易货物买卖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环节,掌握各项交易条件和合同条款的规定方法;能阅读信用证、合同。熟练完成国际贸易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合同订立、合同履作等岗位的工作任务。

2)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三步。在磋商环节安排询盘、发盘、还盘、接受教学内容。在合同签订环节安排合同阅读、订立内容。在合同履行环节安排备货、运输、保险、收付货款、检验、报关等内容。

3)教学程序。教学程序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围绕着工作任务组合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在知识的安排上充分考虑任务完成的先后逻辑顺序和教学规律。

以信用证阅读教学为例,首先进行项目导入,项目教学的内容是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完成信用证阅读。然后进行任务描述,抽取典型的信用证样本,学生能根据要求完成阅读,并找出基本当事人等内容。其次进行教学活动,该任务的完成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包括信用证当事人、基本条款、类型等。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在规定时间进行任务成果展示,在此环节中可以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以便进行任务成果比较。教师应在此环节中对任务成果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根据成果评分,作为学生平时有效成绩。教学程序进行到此,最主要环节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课堂知识的小结及相关练习的布置,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

4)教学资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录像与照片等;案例、学生优秀作品、企业资料;课程标准、教案、任务书等;实训设备和实训软件。

3 .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阻碍学习效果的最大问题,笔者认为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高职学生70%左右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就没有养成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有30%左右的学生是抱着混及格的心态读书。如果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消化知识,期末根据复习重点完成考试,课程结束后学生并没有掌握多少知识点。而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及课堂外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变学习被动者为主动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在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小组将任务分割分配,每个同学须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媒介寻找资料,然后进行资料的归类整理,制作成 PPT形式在课堂中展示,并要接受其他同学的疑问。

如在货款收付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 CIF+L/C的贸易情境,要求学生根据相关内容指出出口的贸易流程,及流程中注意的问题。这是一个涵盖了国际贸易实务贸易术语、运输、保险、报关、货款等环节的任务,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整理归类的任务。

这种任务的设计一方面因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在培养了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 学生评价体系更加客观

未实行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时,课程考核体系组成可以通过表3-1直观得出。

可见,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测验和作业)40%及期末成绩60%组成。期末成绩根据卷面能比较客观的体现,主要是平时成绩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于这一评价体系时学生比较注重期末临时抱佛脚,平时只要能交作业,能按时上课,一般都能通过考试。

现采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后,因平时有大量的任务,所以考核体系进行了改变。通过表3-2可以看出,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出勤、任务成果)60%及期末成绩40%组成。可见,对学生的考核更加注重平时任务的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

表3-1 课程考核体系1

表3-2 课程考核体系2

[1] 徐国庆. 学科课程、任务课程与项目课程[J]. 职教论坛,2008,10.

[2] 赵志群.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 职教论坛,2008,6.

[3] 周彤.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项目课程的教材和教学[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8,4.

[4]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辨[J]. 教育导刊,2008.

The task of leading teaching mode us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YU Pei-yan

This paper make breakthrough point to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ne College, It reviews import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ut forward that the task of leading teaching mode can make students master target skills better, So it is necessa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task of leading teaching mode; Task results

G71

A

1008-7427(2012)04-0028-02

2012-02-18

作者系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信用证实务
远期远付信用证及其索汇操作
国内信用证转让风险控制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再现信用证溢短装之争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练就信用证修改审核的“火眼金睛”
ODI实务
FDI实务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