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2012-10-26 01:18王庆志喻格书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文史类理工类医学类

王 芳,王庆志,喻格书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黄石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王 芳,王庆志,喻格书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目的 了解黄石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自测量表对黄石地区1 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理工类、医学类、文史类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依次为8.10%、5.86%、4.81%,大学生总体网络成瘾发生率为6.26%。结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较为严重,应引起高校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黄石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网络成瘾(IAD),又称“网络成瘾症”(IAD)或“病理性网络应用”(PIU)。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条件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和不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并伴随有和上网有关的耐受性、戒断反应以及强迫性行为等[1]。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尹凡·戈登伯格提出来的。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网络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网民的构成以年轻网民为主,大学生是接触网络的主要人群[2]。有文献[3]显示,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主要有5个方面:(1)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2)对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3)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易诱导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4)影响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5)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大学生因网络成瘾而导致留级、退学,甚至犯罪的新闻层出不穷。为了大学生身心、学业与生活的正常发展,我们深入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为探讨合理有效的预防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黄石地区高校全日制本科理工类、文史类、医学类学生各500人,其中一年级至四年级各125人,合计1 500人。

1.2 内容

由于目前全球尚无网络成瘾的统一诊断标准,故采取当今世界研究网络成瘾采用较多的诊断标准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K.S.Young教授根据《美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手册》(DSM-IV)编制的自测量表。该量表包括10个条目,共有“是”、“否”两个选项,满分10分,其诊断标准为总分>5分即为网络成瘾。

1.3 方法

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由调查员现场发放调查表,15分钟后收回。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488份,有效回收率99.20%,其中理工类494份,文史类499份,医学类495份。问卷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不同学科类别自测量表调查得分情况(n)

表2 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比例(%)

3 讨论

3.1 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网络成瘾一般情况

由表1、表2可知,理工类、医学类、文史类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依次为8.10%、5.86%、4.81%,调查对象总体网络成瘾发生率为6.26%。这些与有关文献[4]报道的IAD在大学生中发生率为4%~13%相符。大学生作为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身体体能、心理调适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应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有如此多的大学生受到网络的严重影响,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较为严峻。

3.2 不同学科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不同的原因分析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网络成瘾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病因解释主要为互联网的影响、人格素质和认知行为。对于本次调查的不同学科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不同的形成原因可能与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有关。(1)理工类大学生中男生所占比例较大,甚至有的班级全部是男生,极易形成成团组队玩网络游戏的现象;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相对于高中较为自由和轻松,也促使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而医学类、文史类女生相对较多,较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因而其网络成瘾发生率相对于理工类大学生来说稍低,但仍处在全国大学生IAD发生率[4]之间,也不能忽视。(2)由于学科之间课程设置的不同而引起的。理工类课程设置偏向于数学、物理、化学等逻辑思维较强的科目;文史类课程则以人文课程为主,需要文史类大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文学书籍来开阔眼界和拓展知识;医学类课程中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较理工类、文史类多,课程任务相对比较繁重,医学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学习,无形之中降低了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另外,医学类课程相对于文史类较为复杂,课程难度相对较大,这可能是引起文史类与医学类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稍有差异的原因。

总之,网络会带来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这就要求各大高校积极开展科学的网络心理教育,督促和引导大学生的健康网络行为,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加大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侧重对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以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1]Young K S.Whatmakes on line usage stimulating?Potential explanation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5 h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C].Chicago:1997.

[2]华道云.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06(4):88~89.

[3]李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分析[J].黑河学刊,2011,165(5):147~148.

[4]周军,郑日昌,刘佳因.因特网使用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685~687.

G526.5

A

1671-1246(2012)15-0115-02

猜你喜欢
文史类理工类医学类
论文史类教学的模式探究
大学生文史类与理工类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异
大学生文史类与理工类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异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
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