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技信息

2012-10-30 06:21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4期
关键词:科技

国内科技信息

能源安危系于油气开发储运报告得到国务院批示

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煤炭70%,石油20%,天然气约3%,核能及可再生能源不足8%。

中科院院士严陆光认为,即便到2020年,化石能源所占份额将有所下降,但倚重于化石能源的消费结构仍不会有根本性调整,因此化石能源的安全生产和供应是个大问题。同时,一份来自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数据称,2011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3%。

减小对外依存的希望寄托在海洋石油上,而中国南海正是这样一块充满希望的水域。来自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数据称,南海油气资源储量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在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域。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在京召开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实施火炬计划及建设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设立了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的建设,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了88家。20年来,国家高新区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

根据2011年数据统计,31家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的比重达到30%以上,24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比重达到20%以上。2010年,国家高新区企业R&D经费占全国的25.7%,占园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远高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2011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发明专利授权29438件,占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数的50%;每万人从业人员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为97件,已经接近了全球专利产出最高的地区。

7020 米洋底留下中国人“脚印”从此,全球99.8%海底世界“任我游”

在6月24日进行的“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中,“蛟龙”号将7020米深度镌刻在深海,达到最大设计深度。

“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意味着它将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

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海试团队将再接再厉,择机继续开展一到两次7000米级深度下潜试验,进一步验证潜水器在7000米深度的各项功能和性能,为潜水器日后投入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慢性病致死占总死亡人数85%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7月9日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5%。

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

孔灵芝介绍说,当前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负担期,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70%。慢性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戴金星院士致密砂岩气比页岩气更“靠谱”

中科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戴金星认为,从技术可采资源量、探明储量、产量三个方面看,目前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应该以致密砂岩气为先导。

戴金星透露,截至2010年底,中国15个致密砂岩气大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共计28656.7×108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37.3%,如再加上全国中小型致密砂岩气田储量,致密砂岩气探明储量将达30109.2×108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39.2%。

戴金星说,至少在未来10年内,对天然气产量的迅速提升,致密砂岩气有稳定的支撑作用。

金鉴明院士:江豚灭绝将危及长江生态系统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缔约国之一,如果连本国的物种都保护不了,那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生态学专家金鉴明说。

金鉴明这一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现如今,我国特有物种——长江江豚正以每年6.3%的速度减少,目前仅剩下了1200头左右。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长江江豚自然种群将会在15年内出现功能性灭亡。

据了解,长江江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中,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现如今,这种头部钝圆、嘴角含笑的生灵,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少。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将部署科技体制改革

7月6 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将对下一阶段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行部署。改革的一个重要政策指向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危机阴影之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显示了国家最高决策层高瞻远瞩,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历史机遇的重大决心。

科技部部长万钢此前表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此前由多部委起草的一份报告指出,科技体制改革的原则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发展;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导向;坚持统筹协调、遵循规律;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科技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表示“改革的原则对企业、政府、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定位,进一步确认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据介绍,下一阶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五大方面。其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具体措施是,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同时,强化和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府采购等政策,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

国家发改委技术与产业经济研究所负责人王昌林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未来的政策应该是要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机构,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要更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

科技体制改革的第二个工作重点是要加强统筹部署和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关专家指出,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等五个体系。这次改革要加强创新各主体和各环节的协同,加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第三方面的改革重点是科技管理体制,即要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要加强科技宏观统筹。完善统筹协调的宏观决策体系,健全中央与地方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完善重大战略性科技任务的组织方式“国家将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强调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科学评价,从需求征集、评审立项、过程管理、监督评估等重点环节加强改革。完善项目评审评价机制,保证科研人员科研时间。”万钢表示。

其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围绕贯彻落实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纲要,重点从两方面加强科技人才工作:一是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加强高水平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特别是35岁以下青年的培养使用。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

最后,营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逐步增长的政策措施,健全科技投入体系。完善所得税优惠、创新产品首购和订购、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收益分配等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胥和平对记者表示“去年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达到8600亿元,估计到2015年全国科技研发投入经费不会低于1.5万亿元,1.5万亿元折合成2500亿美元,而目前全球的研发经费1.3万亿美元,每年增长2%左右,美国是4000亿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到2015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已经和美国相当。”

“可以预期的是,有关方面将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从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创业投资、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方面,加大科技金融结合的力度。”国家开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科大“蓝鹰”机器人团队进入世界前五

6月18 日至24日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16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及学术大会上,中国科大“蓝鹰队”获“自由挑战”项目第一名和仿真2D第二名。该校升级版“可佳”智能服务机器人再度进入世界前五名,这是我国迄今唯一进入世界前五的团队。作为21世纪高技术产业新的发展方向的服务机器人,近年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微软、谷歌等公司都开展了大规模研发。继中国科大去年获这项比赛亚军后,今年出战的“可佳 B1”全部软硬件系统均做了升级。

由于本次服务机器人比赛难度大幅提升,其中“清理”测试一项,除中国科大和德国波恩大学外,其余队伍均为零分。而“可佳B1”在7项测试中得到了严格的检验,硬件系统运行稳定,主要技术指标大大超过了此前研制的“可佳 A1”和“可佳 A2”机器人。这意味着可佳机器人向实际应用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此外,在被认为是未来50年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挑战性问题——仿真2D是一个基础研究项目比赛中,科大“蓝鹰队”获得第二名。目前为止,科大机器人团队在该项目中已连续8年保持世界前二名,其中3次冠军、5次亚军。

据了解,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及学术大会自1997年于日本创办,每年一届。专业组的所有比赛项目分别以自主机器人不同领域的前沿课题为竞赛内容,并根据国际最新研究进展逐年提高难度,以保持科学挑战性和领域前沿性。

我国已建立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

6月2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神舟九号飞船成功返回后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在会上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为我国正在研制建设的载人空间站及其运营系统奠定了扎实基础。

据了解,此前我国载人飞船仅是在太空飞行后返回,而“神九”任务中,地、空两端都有目标,建立了运输渠道。除运送航天员外,还把天宫一号里搭载的物品取回来,把新的实验品放进去,真正实现了天地往返运输。

袁洁还表示,神舟飞船上配置的异体同构对接机构,有上千个轴承,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为复杂的空间机电设备,技术难度大,当今只有俄罗斯具备研制能力。而我国经过10多年技术攻关,完全掌握了对接机构技术,表明我国已具备空间复杂机构的设计生成和试验能力。

袁洁指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确定了一条优化合理的研制途径,通过研制9艘飞船和1个空间实验室,全面实现了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预定目标;在系统设置和方案的设计上,开放性地使用留轨舱开展空间试验,极大提高了飞船的利用价值;为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1+3”模式,研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同时用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与其对接,依次验证自动对接、手动对接、组合体运行、航天员短期驻留等关键技术,用较低的投入、较少的飞行试验次数取得了较大的综合经济效益;我国研制的飞船配置激光雷达、微波雷达、CCD相机等不同体制的交会测量设备,建立了独特的交会对接方案,多项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保障任务完成和航天员安全方面提供了更多保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在会上表示,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全面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预定目标。

王兆耀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实施2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390亿元,这些经费主要用在技术研发、样品研制、飞行产品的生产、试验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消耗。通过10次飞行试验,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我国建成较为配套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的体系,取得了900余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加强了国家航天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带动了相关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

王兆耀说,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集中展示,是人类探索未知、拓展认知、拓展生存空间、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在战略方面,载人航天工程是展现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性工程,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未来,对世界格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科技方面,通过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航天技术整体水平,有力推动了能源、信息、控制等领域的发展,带动了电子、材料、制造、化工、冶金、纺织多个行业的工艺创新和产业提升,形成了巨大的拉动和辐射效应;经济效益方面,载人航天的投入对经济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据多家研究机构测算,载人航天的投入产出比是1∶10到1∶12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载人航天的实施为人才锻炼成长提供了难得机会,培养了一支规模较大、专业较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保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也为相关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他同时表示,中国的载人航天是开放、透明的,愿意与世界各国和地区进行合作,为推动人类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在会上介绍,神舟十号工程总体工作还在准备中,其中可能还会有女航天员上天,具体计划要在工程总体研究以后决定。

自主创新成果落地 TD-LTE全球部署加速

经过四年的产业化、国际化推动,我国主导的TD-LTE已成为全球移动宽带主流的TDD技术,得到国际制造、运营等产业和市场的广泛支持,有望在TDSCDMA实现获得“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我国主导技术的“国际应用”,实现我国通信产业由“跟随”“突破”到“引领”的大跨越。

TD-LTE获得广泛支持 全球化产业链日渐成熟

TD-LTE为长期闲置的非对称频谱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解决方案,为全球各类运营商带来了广泛机遇,也为缺乏有线宽带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消除数字鸿沟提供了契机。频谱的稀缺性使得国际运营商认为,TDD技术将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而TD-LTE以其优异的性能、与LTE FDD融合发展的全球规模,成为全球TDD技术(WiMAX、PHS等)的演进方向。

TD-LTE是TD-SCDMA(我国自主创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技术,2010年10月,TD-LTE增强型被国际电信联盟确立为三大国际4G标准之一。TDSCDMA在我国的成功规模商用,为TDLTE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研发、标准化、产业化、网络建设和运维、终端开发、业务应用等全方位基础。

目前,TD-LTE已形成由中国主导、全球广泛参与的产业链,全球几乎所有通信系统和芯片制造商都已支持该技术。参与企业涵盖全球主要的TD-SCDMA厂商、传统的FDD厂商、WiMAX厂商,以及新兴厂商,使TD-LTE技术、产品、组网性能和产业链支持能力均已具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设的条件,并在国际市场拓展上连续取得突破、形成以GTI(TD-LTE全球发展倡议组织)为平台的全球推动的格局。

据最新数据,目前9个国际运营商启动了商用TD-LTE服务;16家运营商公布了明确的商用计划并部分启动商用网络建设;48家运营商加入了我国主导的GTI组织;数百家WiMAX、PHS等运营商密切关注TD-LTE发展;全球已开通的TD-LTE试验网超过39个。

此外,中国移动已在香港地区获得15x2的2.6GHz FDD频率和30MHz 2.3G TDD频率,年内将在香港地区开始LTE TDD/FDD的商业服务。

在这个全球运营商联合推动TD-LTE部署的过程中,由中国移动联合6家国际运营商于2011年2月发起成立的TD-LTE全球推广合作平台GTI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2月,GTI发布了行动宣言,确定“到2014年使全球TD-LTE基站达到50万个,终端超过100款,覆盖人口超过20亿人”的目标,这个宣言强烈提振了全球产业市场的信心。

据中国移动介绍,TD-LTE下一步全球推广的重点是通过进一步加速产业成熟,解决商用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全球规模部署。2012年将依托GTI平台,重点打造TDD/FDD融合多频段LTE MiFi终端及构建全球数据漫游。在促进LTE终端向规模化、低成本发展的同时,与众多国际运营商共同研究建立新型数据漫游模式的可行性。

国内TD-LTE建设加速 丰富宽带应用夺人眼球

中国具有TD-SCDMA大规模商用经验,是T D-LT E技术的主导者和产业的引领者,因而对T D-LT E的全球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能否构建TD-LTE的全球产业竞争力,中国对TD-LTE的信心和带动全球发展的决心至关重要。

继中国移动在北京建设演示网,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六个城市启动的TD-LTE规模技术试验于2012年5月圆满完成后,中国移动随之启动了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2013年,TD-LTE扩大规模试验取得成功后,中国移动可通过新建和TD-SCDMA平滑升级的方式,使TD-LTE基站规模超过20万个。中国移动表示,若条件成熟,TDSCDMA平滑升级计划有望提前到2012年开始。

与此同时,包括了TD-LTE高速上网、多路高清视频通话、大容量文件下载、移动视频监控、在线对战游戏、高清视频点播、网真会议系统、家庭媒体网关、即摄即传等基于TD-LTE技术的全新应用不断涌现并已部分投入使用。

曾多次亮相各大国际重要会议及展会的TD-LTE机器人头部内置TD-LTE芯片,体内拥有100多个传感器,并集成了摄像头、声呐系统、红外系统,通过LTE网络操控,能够用最短时间传送任意数据,并根据指令做出相应回应。

在广州亚运会和深圳世界大运会期间,TD-LTE高清即摄即传技术已被电视台多次采用进行现场赛事直播,反响极好。媒体摄像者只需一台摄像机和LTE即摄即传模块即可实现随时随地电视直播信号采集。

此外,中国移动联合汽车专业研发机构开发了首个基于TD-LTE的车联网概念车,包含了基于TD-LTE技术的车载控制、车载通信网关Mbox和车联网软件三大系统,提供了车内WiFi无线网络环境。通过Mbox连接车辆系统主线可实时获取并分析车况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同时,还具有集群通话、在线资讯及多媒体服务等特色功能,为4G时代发展智能交通市场,拓展车联网新领域奠定了基础。

随着全球移动宽带频率分配集中期即将过去,国际运营商在2012—2013年将集中进行移动宽带技术的选择和部署。在2012—2013年这个关键时间窗,我国主导的TD-LTE技术迎来实现全球规模部署的重要历史机遇。

我国首例设计婴儿诞生 脐血将为姐姐干细胞移植

这是因为她的到来是经过医护人员精心“设计”的:她的母亲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孕育了12个胚胎,医护人员通过遗传学诊断技术挑选出不携带地贫基因,同时又与前一个小孩的白细胞抗原系统即具有造血功能的系统匹配相符的胚胎植入其母亲体内。胎儿诞生后,她可以成为脐带血供体,为自己的姐姐提供用于治疗重型地贫的造血干细胞。

日前,一个特殊的女婴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呱呱坠地。她,是我国首例成功地通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技术诞生的β-地中海贫血结合白细胞抗原系统( H L A)配型单胎。她一出生就身负重任,不仅圆了父母多年心愿,更给自己的姐姐—— 一名14岁的重症地贫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据这项技术的带头人、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首席科学家周灿权教授介绍,这个女婴的诞生开创了我国生命科学的先河,标志着“治疗性试管婴儿技术”在我国获得成功。今后借助这项技术,地贫夫妻生育健康宝宝不再是梦想,而这些宝宝的到来还将为广大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带来希望。

为救重症地贫女,三度怀孕均失败

14年前,广州市民马女士和先生满心欢喜地迎来了女儿婷婷。然而半年后,婷婷被查出患有重症地贫。此时,怀孕前没有做过任何检查的马女士夫妇才知道,自己原来都是地贫基因的携带者。按照科学规律,他们生下来的宝宝将有75%的机会是地贫儿,其中更有25%会是重症地贫。而婷婷,恰好就是那最不幸的1/4。

重度地贫的死亡率高达3%~12%。14年来,婷婷每个月都要靠输血维持生命,还要服用昂贵的祛铁药物。尽管这个家庭几乎倾尽所有,但依靠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法,婷婷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

马女士深知,要延续婷婷的生命,最好的方法是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用他(她)的脐带血帮助姐姐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些年来,马女士先后3次怀孕,但却都在孕期的羊水筛查中发现胎儿携带着地贫基因,最后不得不引产。他们向脐血库求助,但等待了2年多却一直找不到和婷婷配型相合的脐带血。

2010年4 月,马女士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尝试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受孕,并在胚胎植入体内之前进行遗传学诊断(PGD)。

据这项技术的带头人、中山一院副院长、妇产科生殖医学首席科学家、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周灿权教授介绍,PGD技术可在胚胎时期对致病基因进行诊断,挑选基因表型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医护人员可在将胚胎植入马女士子宫前就对其进行遗传学检测,然后挑选出健康的胚胎。从而避免怀孕后才发现胎儿异常不得不引产的风险。”

全新生殖技术,带来健康女婴

但遗憾的是,马女士最初没有获得成功妊娠。2011年,中山一院生殖中心又成功研发了对β-地中海贫血和白细胞抗原系统(即具有造血功能的系统, HLA)配型同时进行诊断的技术,这一次,马女士幸运地成为了实施该项技术的首批患者。

据了解,这项技术又称“治疗性试管婴儿”,意思是在胚胎植入母体前先进行遗传学诊断,挑选出一个不仅不携带地贫基因,而且还能与前一个小孩HLA配型相符的胚胎。

“2011年6月27日,我们对马女士12个在体外受孕的胚胎进行了诊断,其中发现有2个胚胎为基因表型正常,而且HLA配型与婷婷相符。”周灿权说,三个月后,医护人员将这2个基因表型正常且HLA配型的胚胎移植到马女士的子宫内,并获得了宫内单胎妊娠。“在马女士孕20周时对羊水进行产前诊断,结果显示马女士怀上了一个健康的胎儿,再次验证了我们之前诊断的准确性。”

今年6月29日,马女士剖腹产诞下了一名健康女婴,体重2.84公斤,身长47厘米。女婴出生同时,医务人员进行了脐带血采集。

周灿权教授解释说,这个宝宝的诞生有两重重要意义:第一,马女士和丈夫拥有了一个健康的宝宝。如果不借助先进的生殖技术,完全靠自然妊娠,他们生出不携带地贫基因、HLA配型又与婷婷相符的宝宝只有1/16的机会。第二,女婴可成为婷婷的脐带血供者,为患有重度β-地中海贫血的姐姐提供造血干细胞进行疾病治疗,重燃姐姐生存的希望。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范围拓展机制模式不断创新

国际科技合作是我国科技工作、经济工作和外交工作的重要结合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是我国进行国际科技合作、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载体和平台。二○○一年,科技部启动了“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简称“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现已更名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该计划整合了各有关部门、单位及地方的国际科技合作资源,集成了中央政府投入、地方政府配套和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的资源,在项目目标、资金和管理上有机结合,形成统一对外合作体系,构筑了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平台。

从2001年至今,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紧密围绕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解决了一大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粮食安全等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在46个国家的69个驻外机构派驻了141名科技外交官,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合作组织,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为主体的多元化合作格局。

2012年6 月,中欧合作“龙计划”项目三期启动,将重点面向双方最新发射和将要发射的科学探索卫星,开展遥感应用、定标和真实性检验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并进一步扩展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2012年5 月,第三次中美创新对话成功举行,双方就中美创新政策、创新政策最佳实践、产学研创新合作等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

2012年4 月,第三次中日韩科技部长会议在上海顺利举行,三方确定新一轮联合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领域,包括水循环、灾害防治、环境。

时间不断地见证着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缤纷成果。从2001年至今,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紧密围绕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突出重点,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引导、组织和支持产学研优势力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解决了一大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粮食安全等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在46个国家的69个驻外机构派驻了141名科技外交官,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合作组织,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为主体的多元化合作格局。

合作范围不断拓展 合作格局不断提升

中美科技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美科技合作成为中美关系的支柱之一。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众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包括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第三代北京谱仪改造、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实验装置、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阿尔法磁谱仪超导磁体部件研制等重大科学项目上的合作,在“未来发电”计划上的合作,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废水灌溉再利用等环境资源领域的合作等。最近两年,随着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的日益突出,在能源、环境等领域加大了科技合作力度,包括启动新的中美能效行动计划,旨在提高工业、建筑等领域的能效;共建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启动中美电动汽车倡议;促进大规模碳捕集与封存示范项目方面的合作,等等。胡锦涛主席在发给第14届中美科技联委会的贺信中指出:科技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中美创新对话”已成为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对话平台,为稳定双边关系和增信释疑做出了积极贡献。中美两国政府共同出资1.5亿美元建立的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吸引了两国近100家企业、大学和实验室积极参与,得到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肯定。目前,中美也已经在农业合作方面建立了一个旗舰计划。

中欧科技合作:我国参与欧盟框架计划583个项目

欧盟是第一个向我国开放其主体科技计划——欧盟框架计划的地区。截至2011年11月,我国共参与了框架计划583个项目的合作。在参与欧盟框架计划项目的第三国(即欧盟成员国以外的国家)中居第三位。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我国参与的项目数量已超过美国和俄罗斯,在第三国中居于首位。近年来,中欧科技合作已进入健康、稳定发展的快车道。为建立对等合作机制,中欧2009年5月启动了“中欧科技伙伴合作计划”。在新机制下,中欧双方共同确定科研选题,共同进行科研投入,共享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我国与欧盟各成员国也开展了大量合作,如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其中明确提出支持设立“中德替代动力平台”,加强电动汽车领域合作,我国还参与了德国牵头的国际反质子和离子加速器(FAIR)及衍射自由电子激光(EXFEL)项目。中国和意大利共同启动了“技术转移中心”“设计创新中心”“电子政务中心”等三个创新中心。此外,我国科研机构与欧盟成员国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大量的联合研发机构,开展共同研究。

中日韩科技合作:科技部长会和科技合作局长会加强三国合作

同处东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近年来加强了三国间的科技合作。目前,中日韩科技合作主要有三国科技部长会和科技合作局长会两个机制,均为每两年一次,在三国轮流举行,参加方为中国科技部、日本文部科学省和韩国教育科技部。截至2012年7月,双方已经举办了3届部长会及5届局长会。第三届中日韩科技部长会于2012年4月在上海举行,第六届三国合作局长会将于2013年在华举行。

在2009年第二届中日韩科技部长会上,三方启动了联合研究计划以支持三国科学家开展联合研究活动。截至目前,三方已共同支持了两期共6个项目,领域涉及污水处理、新材料、灾害预防、气候变化和节能技术。2012年4月,三方启动了第三期项目征集工作。

在第二次中日韩科技部长会上,三方还启动了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同意每年选定主题举行三国青年科学家研讨会,由中国科技部、日本文部科学省、韩国教育科技部轮流举办。

为推动三国产业技术合作,2010年11月,由韩国倡议,中国科技部、日本经济产业省、韩国知识经济部共同举办了第一届三国产业技术合作论坛。第二届三国产业技术合作论坛于2011年10月在中国举行,就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广泛交换了意见。

2011年5 月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倡议成立中日韩可再生能源产学研创新联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汇聚三国合力,集成各方资源,促进共同进步。目前,中国科技部已向日、韩介绍了中方就建设创新联盟提出的建议实施方案。

中俄科技合作: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中俄科技合作成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支柱之一。近年来,中俄科技合作稳步发展,“做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已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俄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并取得重要成果,中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1号、2号机组于2007年投入商业运行,我国船舶重工集团等机构与俄方相关研究机构联合研制7000米水下载人潜水器,我国科技部与俄国家纳米技术集团公司签署了关于建立中俄纳米技术战略合作联盟的协议。在2009年10月举行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上,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深化高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纳米技术合作,加强尖端科技领域其他重点项目的合作。

多边科技合作:亮点纷呈

多边科技合作亮点纷呈。在G20全球清洁能源部长会议机制下,我国牵头提出了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合作的倡议,在上海率先建立了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区。上合组织是欧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建设性机制之一,2010年我国成功地举办了上合组织首届科技部长会议,正式建立了框架内的多边科技合作机制。我国还在多个重要领域积极倡导开展多边实质性合作,如温家宝总理在亚欧会议上倡议建立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在东亚峰会上倡议建立“东亚应对气候变化区域研究与合作中心”,在201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倡议建立“全球地方可持续发展科技合作网络”,合作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民间科技合作:交流活跃、空间广大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学术组织、企业以及科学家个人之间的交流都很活跃。

民间广泛的交流带来了理念上的沟通和合作模式的变化。如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正与中方讨论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合作,这将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积极的贡献。

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不断创新

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不断创新,实现了国际科技合作方式从“一般性的人员交流和项目合作”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

截至目前,共建成5个国家国际创新园、35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2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我国还与多个国家联合成立了联合研究机构和产业化示范基地,设立了多项联合研究基金。人员和项目的合作往往会随着人员变迁和项目完成而结束,而基地建设则能够实现实体间、机构性的合作,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能够更紧密地结合项目、人力以及双方的研发资源。

通过用好国际科技合作这一“助推器”,我国增强了统筹国际国内科技资源的能力,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由科技部倡议成立并给予大力支持的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以打造“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为出发点,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把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一流的焊接技术和科研团队引进来,为我国的现代制造业提供先进焊接技术和优质综合服务。这是首个中外科研机构间以共建平台方式带动技术嫁接和人才引进的创新合作典范。

举办近350个科技援外培训班

科技援外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为服务外交大局做出重要贡献。

我国通过科技援外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科技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科技水平。2001至2011年,我国共举办了近350个科技援外培训班,来自上百个国家的近7000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很多人成为所在国科技高官、领军科学家和科研骨干,在本国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009 年温家宝总理亲自提出的“中非科技伙伴计划”自实施以来,为帮助非洲国家完善科技能力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良好的示范效应之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表达希望获得我国科技援助的强烈愿望。

根据温家宝总理于2011年11月在第十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倡议,科技部将于2012年9月启动“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我与东南亚国家科技合作,加强和完善科技能力建设,分享中国科技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发挥科技在促进东南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亮相国际组织

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亮相国际组织,在国际组织中的高端任职不断增多。

目前中国科学院有200多人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中国科协推荐了317名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任职,其中主席17人,副主席30人,担任执委或具有决策职务的110人。中国科学家还担任了地球观测组织(GEO)联合主席、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主席、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主席、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积极参与并倡导多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合作,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做出应有贡献。我国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中承担约10%的制造任务,成为ITER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深入参与国际反质子与离子研究装置(FAIR)大科学工程、国际综合大洋钻探、全球对地观测、人类蛋白质组等计划。

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国际化人才

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加大了对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对中外合作或国际化研究院所等的支持力度。多个中央部门相继出台了“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友谊奖、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奖等奖项的设立,鼓励和吸引了更多国际同行积极参与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2012.7.8 十版

我国将建250吨级深海空间站

刚刚过去的6月份,对于我国的科技界来说,是硕果累累的丰收月,在神舟九号与天宫完成精确对接的同时,6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也圆满完成最后一次7000米级海试,可谓是“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经过几代更新,最终与天宫对接,对于刚刚成功挑战7000米深度的“蛟龙”号而言,蛟龙的“龙子龙孙”又将何时诞生?天上有“天宫”迎接神舟,水下将来会有龙宫” 来迎接“蛟龙”的到来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蛟龙”的主要设计人员和深海空间专项的相关人员。

我国已启动4500米研制项目

中国自古就有“龙生九子”’的传说,所谓“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个儿子,而是以九来表示极多。

那么蛟龙的第一个龙子会是什么样?将何时出生呢?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原总工程师方书甲给出了答案:

方书甲:我们已经启动了4500米的研制项目,深的地方有7000米。日本搞的6500米是两个在一个母船上相互支持的工作,我们是采用一个7000米,一个4500米,不同海域,不同海深,然后用不同潜器去探测。

载人球舱预计2013年完成研制

方书甲说,中国将很快开展4500米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其中,载人球舱预计2013年底完成研制,整个潜水器项目预计在2018年左右完工。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已经下潜7000米的蛟龙其实是个“混血儿”,不过,方书甲说,未来的遨游4500米的龙子绝对是地道的中国龙。

方书甲:我们7000米的耐压壳体是跟国外联合,是我们设计国外加工的,这几年我们中船重工研究所,已经把钛合金的壳体已经研制出来了,这样我们要考虑到国产化的问题。

深海空间站提上日程 衣食无忧

人们在关注龙子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蛟龙建个龙宫,深海空间专项办副主任马向能说:龙宫其实就是深海空间站。未来的这个龙宫,不仅可以做到衣食无忧,而且洗澡、娱乐一应俱全。

马向能:250吨级的,长度在22米左右,宽度接近7米,高度在8米左右,未来的空间站,如果我们把它比做一个飞机的话,那深站就像母舰一样的。深海空间站就是个龙宫,把地面的房间搬到了水下,生活起居都要考虑,甚至沐浴,就是说有起居室和实验室都有。有点像蜗居的房子,就是在狭小的空间尽可能把各种功能都考虑到。

将实现深潜器和深海空间站对接

天际空间站是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同样深海空间站也代表着海洋领域的前沿,马向能说,神九和天宫一号对接的场景,未来也是深潜器和深海空间站将要实现的一个长远目标:

马向能:我们深海空间站的母舰有点像天宫一号,蛟龙好像是神九,我们是有一主两辅,一主是深海空间站主体,两辅就是保障船,船上的人怎么上到空间站,肯定有个水下运载器,就是把母船上的物资带到空间上去,这自然会有一个对接,这未来都是要实现的。但是蛟龙现在走在前面,它不一定考虑到那么全的对接功能,以后可能不是蛟龙,可能是其他的,会与此对接。我也很期待,我希望退休之前20~30年可以实现,这可能需要几代人。

美俄领先 追赶的空间还很大

在陆海空天四大空间,海洋是地球上远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马向能说,尽管我们在深海空间站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追赶的空间还是很大。

马向能:深海空间站美国和俄罗斯早就有了,只是当时他们以军事目的为第一位,我们是既美俄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的起步,我才有10~15年,人家的作业功能非常的强大,只能说我们在追赶。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提出筛查肿瘤再生细胞新方法

为什么现代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等,通常无法杀死全部的癌细胞?为什么化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癌症会复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汪宁、黄波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部分答案。

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自然·材料》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汪宁教授与同济医学院黄波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在这篇题为《软三维纤维蛋白可促进肿瘤再生细胞筛查与生长》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细胞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学、干细胞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了一种分离和培养肿瘤再生细胞的新方法。

“将肿瘤再生细胞筛查出来,就可以深入研究它们,这对癌症诊治和研发抗癌药物很有帮助。”汪宁表示。

汪宁介绍,大部分癌细胞并不致命,癌症的致命元凶是肿瘤再生细胞。它们生命力顽强,一旦在人体潜伏下来,就会增生形成恶性肿瘤,导致死亡。关键是要找到并杀死肿瘤再生细胞,才有可能治愈癌症。

实验中,汪宁及团队选用软三维纤维蛋白胶来培养癌细胞。这种特殊的蛋白胶来自深海大马哈鱼,可以为癌细胞提供无干扰的生长环境。研究人员把一些黑素瘤(一种恶性程度相当高的肿瘤)细胞放入软的纤维蛋白胶后,发现有一小部分细胞依然可以存活。他们还注意到,存活的这部分黑素瘤细胞有点与众不同,不但生命力顽强,而且生长速度比较快。

研究人员又分别将肝癌、卵巢癌的癌细胞放入蛋白胶中。实验中存活的癌细胞与之前存活的黑素瘤细胞都显示出同样的特点——生长速度快,导致肿瘤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普通癌细胞。“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肿瘤再生细胞。”

在进一步对黑素瘤肿瘤再生细胞的机理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些细胞表达一种自我更新的基因,所研究的结果可以初步解释为什么有些癌症会复发。

汪宁说:“目前已知的癌症共有200多种,我们现在只是往前走了一步,还有许多关于肿瘤再生细胞的秘密需要探索。”

我国掌握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基塑料产业化关键技术

日前,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通过验收,同时该所已建成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并完成3万吨/年生产线工艺包的设计。

二氧化碳基塑料是以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为主要原料,经化学方法制得的绿色高分子材料,既可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又具有良好的阻气性、透明性,并可完全生物降解,有望广泛应用在一次性医疗和食品包装领域。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于2001年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该领域的研发,并在2004年与蒙西集团合作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年产千吨级二氧化碳共聚物生产线。为加速推进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长春应化所于2008年承担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

科研人员开发出高效、稳定、低成本的稀土组合和载体化催化剂,开发了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的生产技术、低锌含量的聚合物后处理技术,聚合物中重金属含量达到了美国生物降解塑料协会的要求;改性后的二氧化碳基塑料薄膜达到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的水平,并通过了美国BPI认证;为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系统技术。该项目研究期间,申报国际专利3项,国内发明专利17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项。

2009 年与中海油合作建成年产3000吨二氧化碳共聚物现代化生产线,2011年12月与浙江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于今年5月15日完成运转试验,并完成了3万吨/年生产线工艺包的设计,为我国建立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基塑料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教育部同意在中央电大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

教育部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并被定位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首批设置本科专业为19个。

去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向教育部请示将该校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7月5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的批复”。

教育部称,国家开放大学坚持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并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国家开放大学可授予学士学位,其程序是由学校向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并获批准通过后,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目前教育部允许“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名称暂时保留。过渡时期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目前在校学生仍按原有关规定管理,而等国家开放大学挂牌以后新进入学习的学生,按照新政策执行。

我国科学家发现调控大脑发育新机理

导致大脑发育迟滞的致病基因是什么?儿童智力障碍有没有可能进行早期诊断?国际著名期刊《细胞》日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B(FGF13B)作为微管稳定蛋白,是调控大脑结构和智力发育的关键分子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大脑发育的调控机理以及儿童智力障碍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大脑皮层和海马是形成学习与记忆等脑功能的关键脑区,它们发育异常会导致智力障碍。而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或变异可以导致大脑发育迟滞,造成儿童智力发育障碍,即X-连锁智力障碍综合症,目前有25%的智力发育障碍病例与此有关。张旭研究组研究发现,位于X染色体的FGF13基因是调控大脑皮层和海马发育的关键基因,也是与X-连锁智力障碍综合症相关的关键基因之一。

张旭研究员告诉记者,这一研究成果将对儿童智力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乃至治疗有所帮助。在对胎儿的基因筛查中,如果能鉴定出包括FGF13基因在内的一系列可能导致智力发育异常的致病基因,就能尽可能避免智力障碍儿童降生的悲剧,在遗传与优生学上具有积极意义。

刘家峡发现新种恐龙足迹:"永靖驰龙足迹"

刘家峡恐龙足印研究又出新成果——中、加、美、日、韩等国古生物学者在最近出版的《波兰地质学报》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在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发现了新种的恐龙足印——恐爪龙类足迹,该足迹的数量及完整性均居亚洲之最。日前,该足迹被命名为“永靖驰龙足迹”。

据了解,恐爪龙类是著名的恐龙,其中最有名的是“出演”《侏罗纪公园》系列的伶盗龙(又名迅猛龙),这类恐龙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长着硕大的弹簧刀般的第Ⅱ脚趾,这是它们捕猎的“杀手锏”,但这第Ⅱ脚趾在恐龙平时行走时却并不与地面接触,于是就留下了两趾型的足迹,这些足迹统称恐爪龙类足迹。

甘肃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兼总工程师李大庆称,上世纪90年代初恐爪龙类足迹首次发现于中国四川,但足迹非常少。此后在中国山东、韩国南部等地陆续发现,但这些足迹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比不上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发现。据初步统计,在该地质公园就发现了71个足迹,这几乎比全亚洲其他地点的同类足迹加起来还要多。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研究生邢立达认为,在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二号化石点现场发现的六道行迹,可能由3只不同恐爪龙类恐龙留下,而其中一道行迹表明造迹者在转弯,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而研究表明该造迹者在转弯时速度没有减缓,可能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自1999年被发现以来,目前已揭露面积达2800平方米,产10类172组1831个足印,众多学者专家先后对这些足印的形态、地层学、古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该化石点形成于一亿万年前的早白垩纪,各种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鳄类、翼龙类足迹交杂在一起,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遗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且多层出现,均属世界之最。现已研究命名的有,世界最胖的蜥脚类恐龙——刘家峡黄河巨龙,世界最大牙齿的植食性恐龙——兰州龙,世界保存最完整、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植食性恐龙——炳灵大夏巨龙。此次发现的“永靖驰龙足迹”再次为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增添了新的亮点。

我国实现世界首次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

上海交通大学7月4日宣布,张万斌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常规的化学合成方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感染疟疾患者多达3亿~5亿人,将近100万人因缺乏有效药物救治而死亡。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青蒿素能治疗疟疾,令全球医学界欢欣鼓舞。但随后,如何进行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形成规模化生产却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

由于天然植物中青蒿素含量很低,使得该药生产成本很高,药价昂贵。青蒿素的工业化生产一直是国际医药产业所面临的挑战。

为破解这一世界难题,张万斌领衔的团队经过7年探索和努力,终于在近期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发现,一种特定催化剂,将青蒿酸还原后所得到的二氢青蒿素经过一个无需光照的常规合成途径,即可方便高效地得到过氧化二氢青蒿酸。然后,经氧化重排可高收率地得到青蒿素。该方法合成路线短,收率高。因为无需光照等特殊化学反应条件,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我国合成迄今最大长径比超细铂纳米线

近日,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高发明课题组利用胰岛素纤维的线性结构以及特定的活性基团诱导合成了直径仅为1.8nm、长径比大于104的超细、超长铂纳米线。这是国际上首次合成如此大数值长径比的超细铂纳米线。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金属铂性能优异,用途广泛,但其资源却非常有限。为了解决此问题,人们采用铂的纳米化来提高其性能,减少用量。铂纳米线因具有较大的长径比、较少的缺陷位点、较少的晶界以及较多的表面原子,呈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可以极大地减少铂催化剂的用量,在燃料电池、生物传感器、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合成高质量的铂纳米线、最大限度地提高铂催化剂的性价比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工业竞争的焦点。

然而,目前,国际上合成的铂纳米线存在直径较粗或长径比较小、产率不高等不足,制备既有超细直径又具高长径比的高质量铂纳米线仍然面临极大挑战。

在题为《胰岛素类淀粉纤维:控制合成具有较高电催化活性的超细超长铂纳米线的杰出平台》的研究论文中,高发明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基于生物蛋白分子诱导控制合成超细铂纳米线的新方法,该项研究在超细、超长铂纳米线的可控合成以及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制备的超细铂纳米线经循环伏安测定,对甲醇氧化反应的单位面积催化活性相比于市售的铂碳催化剂提高了18%,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在工业催化和分析检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神威蓝光”显神威

诞生于2011年10月27日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在我国4个超级计算中心中是最年轻的一个。然而,这里有一位重量级明星“神威蓝光”。

经过3个多月的试运行,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中国首台千万亿次“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今年年初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成功投入应用,这标志着中国继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

由国家并行计算中心研制的“神威蓝光”的最大亮点是其全部装备“中国芯”,即采用自主CPU。曾经,造不出性能好的CPU一直是我国计算机业的一块“心病”。没有自主CPU就没有独立自主的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安全可言。对超级计算机而言更是如此。

“神威蓝光”采用的8700片“申威SW1600”处理器,于2010年正式发布,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16核心的通用处理器。该处理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打破CPU这一瓶颈,并走在世界前列。

“神威蓝光”峰值每秒1.07千万亿次浮点运算,计算能力相当于20万台普通个人计算机。据报道,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项目领导者、美国田纳西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杰克!唐加拉曾表示,神威的理论峰值计算速度大约是美国最快的计算机美洲虎的74%,目前在top500排行榜上位列第14位。

此外,“神威蓝光”还具有采用板上冷却系统及组装密度高两个优点。这两项技术使得“神威蓝光”噪音小,性能功耗比超过741MFlops/W(百万次浮点运算/秒!瓦),实际功耗约为1兆瓦。美洲虎的功耗为7兆瓦。美国计算机专家认为,这项冷却技术有可能扩展至百万万亿级的超级计算机。

济南中心有关人士说,为有效开拓市场,制定了重点领域推广计划,首期在海洋科学、新药研制、气象预报、金融分析、工业仿真、智能交通等领域支持了一系列应用。

截至目前,济南中心已为30多家单位、40多项国家及省部科技课题提供计算服务,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如在海洋科学方向,建立了“全球高分辨率的海浪—环流—潮流耦合数值模式”,既可用于预测气候、浒苔、赤潮等灾害,又提高了我国在气候气象领域的国际发言权;“南中国海内孤立波预报”课题对南海区域内孤立波的生成、发展、演变和消衰进行全过程模拟及预报,这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海洋军事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为充分发挥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性能,济南中心正在打造六大应用平台,主要涉及海洋数值模拟和天气预报、信息安全、生物信息和新药筛选、工业设计分析、环境污染模拟、金融风险分析等领域。

近年来,我国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和应用迅猛发展。除“神威蓝光”外,“天河一号”“星云”等也发展迅速,使我国在战略高技术和大型基础科技装备研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有报道称,从2007年以来,我国超级计算机需求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

猜你喜欢
科技
点亮科技之光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韦地科技
笔中“黑科技”
春之希望:期待未来科技之花开放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