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若干问题的思考①
——相关现状与对策

2012-11-03 08:30童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13期
关键词:测试项目耐力身体素质

童杰

(浙江外国语学院体育教研部 浙江杭州 310012)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若干问题的思考①
——相关现状与对策

童杰

(浙江外国语学院体育教研部 浙江杭州 310012)

通过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关于大学阶段的测试项目分类原则、具体项目设置和操作层面中的项目选测行为、软硬件设备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并针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大学生 体质测试 体质评价 选测项目 对策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联合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全面实施。大学生处在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阶段,现代社会的工作特点,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必须具有坚实的体质基础,《标准》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标准》是国家为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而颁布实施的一项举措,是监控学生体质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意志的反映;作为国家层面的操作性方案,涉及到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利益,《标准》内在科学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等问题,自然备受各方关注。《标准》经过近5年时间的实施,其中一些不合理的因素逐渐显现,本文借此讨论,希望能使《标准》得到不断完善,真正体现标准的制定精神,最终使其受惠于每一位学生。

1 高校体质测试现状

1.1 规定测试项目

《标准》实施办法中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作出了明确详尽的规定(表1),并对各个项目的具体操作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说明。大学各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作为必测项目,体重与身高、肺活量分别构成复合指标,评价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及身体机能状态;身体素质细分为两类,一类考查耐力素质,可选测试项目2项,另一类考查柔韧、力量素质,可选测试项目4项,运动能力一类,考查各项素质的综合应用能力,测试项目6项。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实施,否则体质测试数据无法完成与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库实现对接,影响到对学生的体质评价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另外各高校对本校的选测何种项目具有决定权。(如表1)

1.2 测试组织方式

为了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检测学生一年来体质发展情况,高校多在本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在校生的测试,新生在入学初完成,时间跨度1~2个月。按照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和分校点)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的在校生平均规模为9298人。这意味着各高校要在短期内完成体质测试工作,对体质测试人员而言工作量非常大,强度高,而且对仪器设备的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高要求。

1.3 实测项目调查

在对浙江大学等13所在杭全日制普通高校体质测试具体项目的调查(表2)中发现,这些高校在测试项目的选择上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倾向性,在身体素质一中,中长距离跑800/1000米和台阶出项一定分化;在身体素质二中,握力测试成为首选;立定跳远成为运动能力测试的唯一选项。就选测项目而言,被选中的测试项目相当于其他选测项目具有测试标准较易掌握,操作较简单,测试时间短等特征;每年的选测项基本相同。(如表2)

1.4 数据采集设备

《标准》实施办法中规定,测试器材必须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认证机构认证合格的产品。经教育部认证得厂商项目数据采集设备与教育部提供的《国家学生数据上报软件》共同构成体质健康测试系统。

表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与分值表

表2 2011年在杭13所高校体质健康测试选测项目情况一览表

表3 浙江外国语学院120名大二学生在新、旧肺活量测试仪测试结果一览表

2 问题例举与分析

2.1 分类与项目归属问题

评价指标的类别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四类,其中身体素质分为细分两类,作为体质健康标准,从评价的整体结构来看,从体型、内脏器官功能、身体动作能力到运动中表现的活动能力考查,这样的分类及分类所考查的内容,基本可以反映学生的体质情况。但是在各测试类别中,身体素质二与运动能力所包含的测试项目出现重叠,身体素质二中掷实心球项目,在《<标准>解读》中,只是简单描述了该项目考查学生的上肢爆发力,但是从该项目实际的动作结构与测试实情来看,要完成该项目除了要有较强的上肢爆发力外,还必须具有人体的协调工作能力。它与运动能力中的跳绳项目,同样是考查学生爆发力和协调能力的项目,却划归于不同的类别,这两个项目的最大区别是掷实心球是考查上肢爆发力,而跳绳是考查下肢爆发力,如果以此为划分依据,又给其他项目的归类造成混乱。立定跳远在分类中出现同样的问题。

2.2 同类测试项目的同质性问题

同一类别中的测试项目应该具有同质性,即测试同类中测试其中任何一个项,都能准确地反映学生该项素质水平的高低。在素质一,耐力素质设定的项目800/1000米和台阶,从测试的情况来看就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情况。男生的1000米,女生的800米测试,大部分学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该项目的最后阶段多是一般是凭着意志力完成;而完成3分钟的台阶试验似乎要轻松得多,学生的感觉是稍微有些累,大部分学生在台阶测试中体会不到耐力极点,可以说在未达到学生极限状态的耐力项目测试,并不能充分、有效地达到测试的目的。学生在中长距离跑与台阶试验的测试中的不同感受状态必然反映在评价结果中,有学者对12202 名大学生的800/1000米的得分和台阶试验的得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 < 0. 001)。

笔者在对浙江外国语学院校篮球、排球、足球代表队的队员进行评分时发现,有近70%的队员在台阶测试评价为不及格,其中各队主力队员人数占到不及格人数的85%以上,有些经多次测试,勉强达到及格标准,而对这批队员进行1000米,及800米测试发现其优秀率达到88%,没有一个队员的评价低于良好,究竟是800/1000米,还是台阶更能反映学生的耐力素质情况,尚待研究,但是项目的在评价中的对不等,却客观存在。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是衡量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劳动工作能力的基本因素,测试耐力水平对于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体育标准耐力项目的权重最大,占0.3、耐力项目的一票否决制,都揭示了对耐力项目重要性,但是可选测试项目的非同质性,对选测不同项目的学生既表现出不公平,也不能为政府、学校后续体育措施的出台提供真实的决策依据。

2.3 由选测项目引发的问题

在各所属类别的选测项目中,由于项目设置并未覆盖到所有的身体素质内容,选测行为使可能获得的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获得的数据更少,大学生在校4年,有可能获得不了某项甚至是某几项身体素质的情况。使标准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下降。由于同类别项目设置的非同质,最终导致整体评价结果的波动,使评价的真实性降低。

《标准》的出台是建立在大量前期的体质调研与标准试行的基础上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改变、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体质特征也在发生着变化,对学生评价标准的修订是必然的,修订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每年的测试数据,数据的积累和对每一个具体项目数据动态跟踪,为将来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由于选测项目的实际操作各不相同,测试组织者可能摒弃操作难度较大的测试项目,而选用操作简单的项目,最终导致某项或某几项素质数据的缺失,给以后的标准建立带来困难。

在《标准》的实施上,政府、学校等相关各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为《标准》的选项要求,可能导致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监控的失利,《标准》精神中关于选测的原本意图在真实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各高校选测项目并不完全相同,也致使学校之间无法实现横向比较,或者导致比较的可信度下降。选测行为同样会导致项目数据的连续性缺失,从而无法发现某一素质发展的动态规律和学生体质变化情况。如果该现象推论到全国范围,其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2.4 测试软件、硬件设计的缺陷

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购买经过认证的厂商生产的体质测试电子产品,这些测试仪器与传统的测试工具相比有很多突出的优势,如方便、精确,但是目前高校所用的这些电子测试仪器,有一个共同缺陷,没有调校功能,这就意味着屏幕显示多少就是多少,很容易给学生和测试人员造成显示数值就是真实数据的错觉,而忽略了仪器可能产生的误差。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仪器的误差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可能同一批测试仪器在不同的省份产生不同的误差,再有电子产品本身也有一个老化、检测精度下降的过程,任何仪器不经调校直接测试,将造成数据系统误差增加。测试人员通过对比测试可以基本确定测试仪器的系统误差,但是最终也无法在测试结果中进行修正,原因是软件系统中也未提供修正的选项。虽然测试系统软、硬件设计上的缺陷从一《标准》试行之时就存在,但直到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曾用3年前购置的电子肺活量计与今年刚采购的设备,对本校120名学生肺活量成绩进行比对测试,经检验测试结果差异非常显著(P<0.01)。(如表3)

3 相关对策

(1)由于选测项目的存在,造成数据研究和监控价值的锐减,可以考虑取消项目选测,同时增加必测项目的数量,项目覆盖能集中反映体质情况的身体素质。虽然目前各高校的测试任务比较繁重,但是可以通过延长测试时间跨度,降低测试工作强度;同时延长体质数据上报时间;(2)在升学与考试结果衡量学习效果和教学结果的我国教育现状中,一定程度的强制规定,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这一压力下,参与体育锻炼,在此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是必然的,在运动中获得快乐体验也是可期的,通过锻炼可以从生活学习中感受到运动的益处。建议严格执行《标准》关于评优、升学中的有关规定;(3)保持原有评价结构不变,适当降低运动能力权重,将降低部分划归身体素质;(4)根据对耐力与肌肉耐受力的检测效度,保留800/1000米和台阶试验中的一项,或引进新项目替代原有两项;(5)加强体质测试软、硬件设备开发,增加仪器误差调校功能,预留扩展模块以便增加新的功能。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7~175.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S].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07.

[3]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S].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07.

[4]王皋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与发展的理性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1~4.

[5]王景贤,于春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心血管机能评价指标同质性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0(24):51~55.

[6]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运动医学大辞典委员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7]李浩然.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分析与建议[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2):109~110.

[8]吴嘉玲,平越.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组织与操作——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解读之三[J]. 教学与管理,2009(6):65~66.

G804.49

A

2095-2813(2012)05(a)-0003-03

童杰:1972年2月出生,浙江省舟山人、男、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测试项目耐力身体素质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智能家电关键零部件
锻炼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基于微信的在线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纤检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标准项目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