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亚运”时期广东省体育产业结构发展优化的思考

2012-11-03 08:30刘晨董婕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13期
关键词:总产值增加值体育产业

刘晨 董婕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后亚运”时期广东省体育产业结构发展优化的思考

刘晨 董婕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从广东省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品制造业和销售业、体育服务业、体育产业市场管理与政策法规等方面探讨“后亚运”时期我省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发现,我省体育产业结构发展还还存在不协调方面,体育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体育产品制造业;体育中介产业缺位;体育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在“后亚运”时期广东省体育产业应大力促进广东体育健身娱乐业的蓬勃发展,加快广东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尽快完善广东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业的发展。

后亚运 体育产业结构 优化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掀起的体育热潮空前高涨,使整个社会对体育服务产品的需求得到了较快的增长。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成功举行,为整个广东省体育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社会资源,这无疑为广东省的体育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加快了广东体育产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产业已为广东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最具社会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内在规律决定了一个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不论其产业规模的大小其内部各分支行业也遵循一定的产业次序成长演进。体育产业从发展到成熟,也必须根据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制定合理并且符合国情省情的产业规划,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广东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早的省份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自身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所以体育产业发展也较快,但从2007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步伐有些缓慢。因此,分析现今广东体育产业的发展轨迹,探讨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在亚运结束后积极采取措施加速优化广东体育产业结构,对促进广东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1 体育产业结构的概念与层次

合理的体育产业结构是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体育产业结构这一概念是从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产业结构”延伸而来的。它反映了各类经济资源 (含体育资源) 在各部门的配置情况和体育产业总值在各部门的分布情况,也反映了各种体育实物产品和服务生产部门之间在生产技术上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关系[1]。根据2008 年6月18日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正式颁布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国统字〔2008〕79号,将体育及相关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其概念和活动范围,将体育及相关产业划分为3个层次,8个大类,24个中类,57个小类。还可组合成供分析决策用的体育产业核心层、体育产业外围层和相关体育产业层3个板块[2]。(表1)

表1 体育相关产业分类与层次对应

表2 广东省近几年度体育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从业人数比较

2 广东体育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的体育产业起初在广东“萌芽”。1984年10月,广州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足球俱乐部白云山足球俱乐部,率先在全国探索竞技体育走向产业化的道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东体育产业已经逐步由过去零星单一、主次不清、市场规模偏少,向以本体为主、层次分明、全面推进、集约发展的方向转变。2010年亚运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为广东体育产业在国内继续领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广东体育产业保持着许多国内第一:人均年体育消费900元,体育产业总量全国第一;各类体育企业8000多家,体育经营企业数量全国第一;体育用品博览会场次规模全国第一;体育彩票发行总量全国第一,等等。

2.1 广东体育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从业人数

从2001年广东体育产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到现今的十年间,广东体育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从业人数呈稳步上涨趋势。截止2009年底广东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值为60396090.50千元(603.96亿元),增加值为18656868.89千元(186.57亿元),从业人数为644414.90人(64.44万),较2006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8.8%、18.6%、14%,较2002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41.5%、174.8%、18.3%。2010年广东借助亚运会举办投入近千亿,为今后广东体育产业结构蓬勃发展创造完美环境。广州亚运会举办后,广东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育基础设施体系,以广州为核心并向深圳、佛山、珠海、汕头等城市辐射的体育设施基础体系以全面形成。在体育服务业方面,亚运会冠名权、电视转播权、广告发布权及使用权的商业化操作,将极大促进整个体育产业结构模式的进一步成熟;体育产品,体育投融资,体育物流集散,体育保险,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等分支产业,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2 体育产品制造业和销售业

根据体育产业结构划分的8类进行细致分析后发现(表3),现今广东省体育产品制造业和销售业占总产业的较大比重。广东省是全国体育用品的一个重要基地,至2010年,广东省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体育用品生产厂家。各类体育企业达8000多家,造就了如康威、好家庭、兰狮、闪电、英发等多个知名体育用品品牌,其中好家庭、康威、金雀等三个商标被评为广东省知名商标。一些国际著名品牌在我省都设立了生产、加工厂。以2010年为例,体育产品制造业总产值为487.04元,占当年整个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的80.64%,增加值为126.92亿元,占当年增个增加值的80.7%。

2.3 体育服务业

体育服务业一般指由体育社会事务管理机构、体育组织、体育健身休闲、体育中介、体育彩票等行业构成。它与体育产品制造业和销售业并称为体育产业内的两大支柱产业。广东省体育服务业随着亚运会的申办在近10年内稳步上升。截止2007年体育服务业总产值为109.69亿元,占整个体育产业总产值的18%;增加值为63.82亿元,占整个体育产业增加值的33%。其中,体育健身休闲业一枝独秀,总产值为15.39亿元,占体育服务业总产值的29.85%,较好的反映了了广东地区人民群众体育健身休闲意识在进一步提高。在体育组织方面,体育行政、事业单位增长比较平缓;各种职业俱乐部、民间非营利组织、培训中介服务增速较快。具不完全统计,我省现拥有各类体育俱乐部、培训机构4000多家,其中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机构近1500多家。

图1 广东省近几年度体育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从业人数比较

表3 各细分行业总产值、增加值、从业人员统计一览表

图2 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构成(以2009年为例)

2.4 体育产业市场管理与政策法规

2004年至2010年间,广东省逐步出台了一系列体育产业市场管理规范与政策法规。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育职业资格鉴定体系;颁布了《广东省体育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体育经营许可证和体育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制度在全省推广;出台了13个体育单项经营管理办法;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体育市场管理住处系统,实现体育市场办公的电子化;制定《广东省体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大纲》,编写《广东省体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统一教材》,严格执行体育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制定了广东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广东省第一次体育产业调查;为促进行业交流和自律,组建了全国第一个体育产业协会——广东省体育产业协会。

3 后亚运时期广东体育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体育产业结构发展还还存在不协调

体育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体育产品制造业。在国外发达国家中,体育服务也是体育产业中作为核心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整个体育产业的火车头 ,其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他外围产业的发展水平。广东省近几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虽有逐年提高,但还是远远落后于体育制造销售。以2009年为例(图2),服务业的增加值为63.82亿元,占整个体育产业增加值的33%,还是落后于体育产品制造销售业。

3.2 体育中介产业缺位

广东体育产业要在国内保持先进水平,就必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现今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链大多已相当完整,基本形成了包括核心产业、中介产业和外围产业三部分的完整结构,其中体育中介机构在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就是体育中介的发展程度,也是能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近十年广东体育产业市场的中介机构正处于生长期,中介机构的资金和规模都还处于幼年阶段,需要相对较多的扶植保护性政策的支持。

3.3 体育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数量多效益不一定就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多始终是中国产业工程的现实弊端。虽然广东体育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几乎没有市场竞争力。体育本体产业开发不够,科技含量比较低,规模有限,市场运作也不够规范。体育健身、器材、服装等相关产品档次低、价格高。目前,广东尚无以规范化公司运作、资产规模较大、多元化的体育产业集团,企业,可控资金少,管理水平不高。

4 后亚运时期优化广东省体育产业结构发展的对策

经济学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本质和内涵也不尽相同。在经济发展增速与物质文明发展增速达到一定高度时,应主要考虑产业结构内部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项指标[3]。

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在体育产业中,保持产业内部协调发展,符合产业内部内在联系的比例。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在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产业作用 ,不断提高产业素质 ,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产业演进。

4.1 大力促进广东体育健身娱乐业的蓬勃发展

从一般经验上看,大型综合运动会对一个承办城市的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是巨大的。从亚运会申办开始至比赛结束的近十年里,据不完全统计以亚运命名的各类体育活动达12万次之多。政府大力推行全民体育,并把健康体育作为全民族的重要工作来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爱竞技体育和休闲和健身运动。这些无疑直接和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也增加了人民对健身娱乐的消费需求并拉动整个健身娱乐市场的投资需求。而亚运投资建设的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为赛后开展体育活动创造了物质条件,这些都将为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新增大型体育场馆40多座,大多分布于广州、佛山等中心城区。在承担了亚运会后这些场馆将对外经营,可产生以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向整个华南地区辐射的体育硬件设施辐射网。值得一提的是亚运会开幕式海心沙,将上演以亚运会开幕式为版本的各项表演。

4.2 加快了广东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

将竞赛资源结合各地传统和优势加以充分利用,逐步形成品牌赛事的优化布局,开发、承接国际大赛,通过积极举力高水平体育赛事和具有较高群众参与度的普及性比赛,做大做强竞赛表演业,这样把竞赛表演市场引导向更积极的方向。并在竞赛主体多元化方面,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个人投资股份制职业俱乐部和专业化中介公司。

4.3 尽快完善广东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业的发展

2005~2010 年期间,广东省体育用品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比例非常高,但是体育产品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还是比较滞后,企业规模不大,品牌知名度仍然难以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较。所以,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还是任重道远,借助后亚运时期广东省产业升级的良好时机,采取有力措施扶持我省体育用品生产的品牌企业,支持企业创著名商标,推进企业的资本运作、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产品质量等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依托粤港澳地缘优势,加快中国(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的发展,形成国内外知名品牌,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搭建一座连接体育用品业消费与需求、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桥梁,促进我省体育用品业大发展势在必行。

[1]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林.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 ( 试行 )——详细解读 [ EB/ OL],2008-07-11.

[3]陈艳林.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G80

A

2095-2813(2012)05(a)-0059-03

猜你喜欢
总产值增加值体育产业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