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2012-11-04 08:42王晓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葡萄膜玻璃体植入术

王晓霞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洛阳 471002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王晓霞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洛阳 471002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治疗伴有相关并发症的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23例(24眼)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23例(24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没有复发葡萄膜炎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8眼(33.3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19眼(79.17%)。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6眼(25.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1眼(87.50%),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 结论 采用手术治疗伴有相关并发症的葡萄膜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葡萄膜炎;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该病多发于青壮年,种类繁多,病因也很复杂[1]。治疗葡萄膜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葡萄膜炎的种类较多,可以避免长期服用药而导致的全身副作用,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相关并发症的患者。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0月~ 2011年6月对46例(48眼)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或白内障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6岁, 平均(52.61±3.82)岁。葡萄膜炎病史6~20年,平均(13.25±1.34)年。其中左眼21例,右眼23例,双眼2例(4眼)。急性葡萄膜炎患者26例(28眼),慢性葡萄膜炎患者20例(20眼)。46例患者均伴有相关并发症,按相关并发症分为两组,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23例(24眼)患者,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23例(24眼)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1.2 治疗方法

为了解患者视功能,术前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最佳矫正视力、检眼镜检查等。疾病诊断标准是《眼科诊断学》中葡萄膜炎有关诊断标准[2]。进行表面麻醉后,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此手术方法的基本术式是睫状体平坦部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切除,之后经平坦部用玻璃体切除刀将晶状体切除。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常规做透明角膜切口,经切口向前房里注入去氧肾上腺素,之后注入少量玻璃酸钠,逐渐分离虹膜粘连部位。做超声乳化时采用低能量、高负压,且做到尽可能少超声乳化多吸出,将晶状体皮质吸出干净,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最后清除干净残余在前房内及囊袋内的玻璃酸钠。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46例患者均获随访。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患者眼压得到良好控制,在15~20 mm Hg。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为手术后1周6例(6眼)患者的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经相应药物治疗后很快好转,没有复发葡萄膜炎,也没有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了解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8眼(33.3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19眼(79.17%),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4,P<0.05)。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6眼(25.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1眼(87.50%),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1,P < 0.05)。见表 1、2。

表1 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眼(%)]

表2 葡萄膜炎白内障组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眼(%)]

3 讨论

治疗葡萄膜炎的手术种类较多,手术治疗可以避免长期服用药而导致的全身副作用,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急性葡萄膜炎患者应在发病后7 d左右手术治疗,这样可以减少长期药物治疗导致的各种并发症[3]。本组46例患者中23例(24眼)伴有青光眼,23例(24眼)伴有白内障,其中26例(28眼)为急性葡萄膜炎患者,故均采用手术治疗。

本组的23例(24眼)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可除去多数抗原和抗体物质,有文献报道抗原物质可从玻璃体缓慢释放,导致葡萄膜炎复发,故清除玻璃体可减少葡萄膜炎的复发机会[4-5]。内源性葡萄膜炎的免疫反应主要以眼球内炎症为主,玻璃体切除后,清除了大量的免疫相关物质,再配合相关药物治疗,可能彻底治愈葡萄膜炎。本组患者经玻璃体手术后,配以药物治疗,未见复发者。结果显示,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19眼,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手术后1周 2例(2眼)患者的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局部应用激素及非甾体类滴眼液治疗后很快好转。证明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可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临床效果明显。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可能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切除玻璃体,可以去除积聚在玻璃体腔的炎症物质[6-7];其次切除了混浊的玻璃体和晶状体后,患者透明的屈光间质得以恢复。再次去除玻璃体腔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降低葡萄膜炎复发的几率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本组的23例(24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6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1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有显著的提高。术后并发症为手术后1周 4例(4眼)患者发生角膜水肿,给予高渗糖点眼后很快好转,没有复发葡萄膜炎,也没有发生其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超声乳化手术的优点主要是手术切口小,且手术时间短,减轻了对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临床疗效。

总之,手术治疗伴有相关并发症的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1] 金燕飞.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 22(2):160-162.

[2] 宋振英.眼科诊断学[M].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1-52.

[3] 张红梅.葡萄膜炎223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6(9):23-24.

[4] 陈光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0,13(4):356-357.

[5] 陈雪飞.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瞳孔膜闭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135.

[6] 陈冰玲.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3(4):563-564.

[7] 花文豪.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前葡萄膜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6):51-52.

R773

B

2095-0616(2012)11-166-02

2012-04-17)

猜你喜欢
葡萄膜玻璃体植入术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儿童葡萄膜炎86例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常用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龙胆泻肝汤合三仁汤加减对春季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疗效的影响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