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西瓜栽培应用内置式秸秆发酵床技术

2012-11-12 09:46曹恒勇凌培杰姜艳艳
长江蔬菜 2012年23期
关键词:阜宁县麦麸覆土

曹恒勇 凌培杰 姜艳艳

导读:应用内置式秸秆发酵床技术进行早春大棚西瓜生产,应在西瓜定植前把秸秆埋在栽培畦下,处理菌种与疫苗,分层填秸秆和菌种,适时接种疫苗,接种后忌用化肥、农药,不仅显著增加了大棚内CO2含量,增温效果好,而且使特小凤、早春红玉等品种西瓜的含糖量高,上市早,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早春大棚是阜宁县西瓜生产的重要设施,阜宁县常年种植大棚西瓜面积1万hm2以上,由于连年种植,化肥用量大,使得土壤连作障碍逐年加重,加上棚内环境密闭,CO2浓度不足,冬季地温低,西瓜生长不良,直接影响了西瓜的生产效益。为解决制约早春大棚西瓜栽培的技术难题,我们引进了内置式秸秆发酵床技术,在阜宁县沟墩镇早春大棚西瓜生产基地进行试验示范。实践表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缓解了早春大棚西瓜连作障碍,还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1 技术要点

1.1 整地

前茬收获后要进行精细整地。首先捡出地面枯枝、落叶、落果,移出棚外深埋。然后进行翻地,深度为25~30 cm,结合翻地施入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翻地后整平。在西瓜定植前8~15天建好发酵床。

1.2 菌种与疫苗处理

按菌种∶麦麸=1∶(15~20)的比例,把菌种和麦麸拌匀,然后加水,1 kg麦麸加水800 g。标准为拌好后用手攥,手指缝滴水。提前2天拌好菌种备用。拌好的菌种一般摊10 cm厚存放,注意防冻。疫苗1 kg掺麦麸20 kg、水18 kg,处理方法同上。

按事先计划好的用量,将拌好备用的菌种分成若干份,均匀撒到秸秆上,并用铁锨拍振,使表层菌种(约1/3)渗透到下层秸秆上。

1.3 填秸秆与菌种

畦上挖发酵沟。根据畦宽确定沟槽宽40 cm、深30~35 cm。起土分放于沟槽两边,以备覆土用。先把硬质秸秆放入沟槽底层,渐次放入软质秸秆,667 m2用秸秆2 500~4 000 kg,当秸秆放置半沟深时踩实,撒入第1层活化后菌种,用量为每沟槽总用量的1/3;然后再放入第2层秸秆,略高于沟槽面,踩实后撒入剩余2/3菌种。667 m2用菌种6 kg。要求秸秆应铺满发酵沟,铺平、铺实、踩实。沟槽两头的秸秆应露出地面12 cm,以利通气。

1.4 覆土浇水

填完秸秆后,先撒少量土在秸秆上,用铁锨拍振,使土落入秸秆空隙中,以防止畦面下沉和秸秆分解过快。后在秸秆上覆土20 cm厚左右。覆土结束后灌水,要求秸秆吸足水分,以利分解发酵,至畦面上层的土被润湿为止。最后覆盖地膜,增温、保墒。

1.5 疫苗接种

定植前或定植时,将拌好的疫苗均匀放入穴内并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瓜苗,覆土浇水即可,隔3~4天浇水1次。一般667 m2用疫苗2 kg。接种后切忌使用化肥农药。

1.6 定植

瓜苗定植在秸秆上的覆土中。覆膜以后,在植株两侧按30 cm×30 cm打孔,孔径为2~3 cm,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利通气和秸秆降解,向棚室内释放CO2。其他栽培措施同常规西瓜栽培。

2 应用效果

以阜宁县沟墩镇匣东村早春大棚基地栽培的特小凤、早春红玉等西瓜品种试验为例。移栽后10天,棚内CO2含量显著增加,增温效果良好(表1)。产量效益大幅提高,上市早,含糖量显著增加(表2)。

表1 移栽后10天棚内环境情况

表2 产量效益

猜你喜欢
阜宁县麦麸覆土
阜宁县古河镇突出“两特”“两环” 强化精准监管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研究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水稻机械直播同步悬摆式覆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腰腿痛敷麦麸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扩写训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百病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