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在PLC课程的应用

2012-11-15 22:25刘玮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电信系甘肃兰州730070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期
关键词:电气控制任课教师设置

刘玮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电信系,甘肃 兰州 730070

实践教学在PLC课程的应用

刘玮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电信系,甘肃 兰州 730070

从PLC 课程实际教学的出发, 探讨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PLC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介绍了具体实施步骤和初步实践体会。

自动控制;电气控制教学;PLC课程;实践教学

引言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通用自动控制装置,是一种工业控制用的专用计算机,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相结合的产物,与工业控制对象有非常强的接口能力。由于近年PLC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PLC控制也逐步成为各高校自动控制方向各专业较为重要的专业课之一。

在几年的PLC 实验教学中,体会到PLC在现代化工业领域中作用, 为更好地搞好电气控制PLC课程的教学,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和在电气控制PLC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 于2009年开始对PLC 实验室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革,重点突出在实践教学方面。

1.实践教学的概念

实践教学,就是以接近真实的实践题目去要求学生,让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去设计现实的控制系统。实践教学要求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由添加创新功能,任课教师同步进行指导,设计结束后统一进行设计答辩,并将实践作品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总评成绩,实践成绩占到学生总评成绩的近50%,同时将评出优秀和部分有创新点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了理解和准确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2.实践教学的实施步骤

2.1 如何设置实践题目

设置实践题目是实践教学的关键,首先以基本实验为基础,但一定要区别与实验。实践区别于实验的就是真实性,实验多是以验证为主,而实践以接近现实为主。其次设置的题目一定要有难度的区分。由于学生对PLC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的水平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一定要难易结合,设置难度系数,最后成绩中体现难度系数的存在,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最后设置实践题目一定要留发挥空间,题目不宜设定太紧,让学生有创新的空间,无论是从系统的界面、设计思路、控制指标的提高都可以,学生会在自己的兴趣指引下,体现出多方面的才能。

2.2 实践题目的理论分析

2.2.1 公布题目,自由选择。在学期的第6~8周,任课教师要根据理论教学效果来确定设置题目,题目数量视分组情况而定,一般2~3人为宜,要有具体分工,避免有学生逃避考核。题目在学期第9周左右公布,让学生自由选择,但要有一定的调控,避免容易的题目扎堆,难题无人选。

2.2.2 学生分组并制订实施方案。学生分组多数是自由组合,讨论确定各自的具体分工,这样, 可以保证项目活动按时完成,有利于学生间互相交流。分组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施项目活动的计划, 包括任务分配以及各项内容需要的元器件、测试仪器等。

2.3 项目实施

2.3.1 分析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对控制要求的分析,确定输入输出元件的分配表及相关配合电路的具体元器件。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提供元器件及相关测试仪器,给予基本的题目分析。

2.3.2 绘制PLC 接线图。根据所选用的可编程控制器系列型号,通过查阅手册了解输入输出点数、输出形式等,进一步熟悉PLC 及PLC 内部软元件的认识,进而绘制出PLC 接线图。尽量选择实验室所配备型号的PLC。

2.3.3 程序设计。在程序设计思路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系统的工作过程绘出顺序功能图,任课教师不应过多参与,只提出指导思想和方法,逐步锻炼学生的独立完成能力;根据顺序功能图设计出梯形图,这是整个项目的难点,一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过程。

2.3.4 程序调试。这个过程是整体设计中最消耗意志的阶段,任课教师要同步的给予指导,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是冷静应对的能力,并积累程序设计的许多经验,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3.实践教学的一些总结

3.1 设置实践题目是实践教学的关键。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以教材讲述的知识为基础,还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实践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在这个阶段,任课教师设置的题目是否合理决定着实施实践教学成功与否,题目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实践教学都会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3.2 实施过程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阶段。题目确定后,教师要以真实案例效果讲解说明,增强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充分掌控好各个阶段的准备、实施的进度和结果,做好每一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应急准备。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统筹能力和应变能力。

3.3 设计答辩是实践教学的最后阶段。让学生充分表达、分享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任课教师通过学生作品,可以总体评估本学期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与学生增进了了解,对后续教学大有裨益。

PLC课程的实践教学目的明确,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兴趣,是对不直观、难理解的电器控制理论教学有益的补充,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更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促进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与PLC相关工作岗位的有效途径。

[1] 陈建明.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郑阿奇.PLC(西门子)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1.066

猜你喜欢
电气控制任课教师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对基于PLC技术的电气控制技术的几点探讨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对基于PLC的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浅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基于PLC技术的电气控制应用分析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