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创作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型课堂的重塑研究

2012-11-19 08:08
中小学电教 2012年9期
关键词:重塑数字创作

(宁德市民族中学,福建福安 355000)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动手实践、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以问题为重心,通过具体的任务展开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尝试、探索的实践过程。”[1]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培养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中具有创新责任,形成积极有益的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而当前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注重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存在“重技术,轻整合”的学习情况。因此,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故事创作重塑信息技术学习型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故事创作对学习型课堂重塑的意义

数字故事(来自英文:Digital Storytelling)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纳·温斯洛·阿奇利(DanaW.Atchley)作为数字故事的首发者,用计算机把过去的老照片配合自己的讲述制作成了一部自传体小电影得到了大家的好评。[2]笔者认为,“数字故事”是教学故事编写者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声音、图像、音乐等素材元素加入其中,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具体讲,就是在3~5分钟简短的故事中,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可视化素材媒体,配以相应的声音、字幕,使其讲述内容具有生活性、教育性、启发性。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形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属于薄弱学科,面临现状是课时数少、重视度低、学生学习乏力、教师职业倦怠等困境。这些因素造成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其他学科教师的任务,忽视了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恰恰是课程整合的有力执行者,信息技术课堂正是学科整合的前沿阵地。其次,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学习多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便于明确目标,方便操作。但是,系统学习目标被过分“切割”,学生只掌握本节课的任务,未从思维深处寻找知识链接,不利于知识迁移学习。再次,初中生在认知水平上还不完善,其学习方式、学习技巧还不适应较为抽象和复杂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学习。如何解决学生从“抽象”到“形象”的思维,从“知识”到“技能”的过渡,从“情感态度”到“价值观”的塑造,改变当前的课堂学习形态,改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促成学生目标与策略向积极的方向发生变化是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面临的问题。

数字故事创作对信息技术课堂整体学习效果有着引领示范作用。一个有效的数字故事具有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重塑人们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属于技术型课程的理解,改变学生单纯的“从技术中学习”,而不是“用技术学习”的现状。这正是数字故事创作在信息技术学习型课堂中起重塑作用的奥妙所在。

二、数字故事的创作设计

(一)数字故事创作时间线的设计(如图1)

图1 数字故事创作时间线

(二)数字故事项目案例分析

数字故事创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多种软件,如:PPT、Flash、Photo story、Iebook、绘声绘影、Move Maker、Premiere、糟糕动画等软件。一个完整的数字故事创作案例包含以下思路。

1.项目内容介绍

本项目为宁德市教育基础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项目,笔者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条件,通过数字故事创作软件,使用可视化素材编辑一个叙述性故事,阐明故事寓意、指导信息技术课堂学习。

2.项目背景分析

这里所描述的活动是宁德市民族中学初二年级X班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学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故事情景创设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在整个年段中,选择X班50名学生作为一个团体参加,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适度规模的学习团体,改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出现的学习方式单一,个人反思不足,迁移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些学生必须在4课时内完成所有学习项目。教师建立“数字故事评价量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3.项目达成目标

个人对课堂学习的深度思考,反思本节课中我为什么学、如何学、学到了什么?

借用数字故事创作的方式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好是涉及内心深层的思想交互、思维碰撞。

通过同伴间的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反馈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受。

4.项目活动内容

在项目活动结束时,要求学生思考他们的学习经验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课堂学习方式,理解并用数字故事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学生事先将得到一个数字故事的案例,一个数字故事评价量表(如表1),以及数字故事创作和展示的指导说明。学生有4个课时的时间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完成数字故事的创作,创作同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聚焦故事主题

数字故事创作设计的重心依次为“关注故事本身”、“保证画面简洁”、“考虑音乐背景”,同时,满足故事的典型真实、情感共鸣、出乎意料的特点。它不是对生活的简单记录,而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故事主题应撷取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学生从中思考人生、深度互动、发现哲理、产生共鸣、唤起心底的震撼。同时,好的主题要有一个简洁明了的题目。

(2)编写故事脚本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脚本。脚本编写必须是对生活观察的细微记录,对内心情感深思的真实写照,特别要注意学习反思的质量,包括他们的讨论。例如:学生用什么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基于学习经验的不同,他们的观点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可能给他们的将来带来哪些影响等问题。学生们可以利用记事本写出他们的故事梗概。

(3)串联情节图板

故事版是软件显示效果的视觉草图,是电影导演用于设计图像在脚本的不同地方显示的工具。故事版犹如情节图板,故事呈现的流程可以采用串联情节图板的方式来组织,简单地说就是将可视化素材与脚本串联起来,以便最后制作作品时使用。在此,我们鼓励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对故事版进行串联优化。

(4)收集整理素材

搜集与故事主题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视频、背景音乐等媒体素材。这些素材提倡使用原创素材,如拍摄的照片或视频等。之后,对其进行筛选、加工、利用,可使用PPT、Flash、绘声绘影等软件对素材进行简单的加工、合成。

(5)设计简洁界面

数字故事界面的处理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数字故事所表达的效果,语言文字和图片之间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最终结果,不仅要注意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还要仔细辨别图片信息,要达到“声画合一”的效果。因此,界面设计力求做到字大且少、词画达意、构图和谐、界面简洁。

(6)选择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具有强化数字故事主题、反衬作者心境、强调情感内容、弥补故事叙述中的不足等作用。因此,背景音乐的挑选,音乐的裁剪、播放的顺序、音量的控制、跳转的方式、禁止的页面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它们是数字故事创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7)后期编辑合成

后期编辑合成首先将不同类型的文件分类,例如:建立TEXT(文本)、IMAGES(图片)、VEDIO(视频)、MUSIC(音乐)等文件夹。将收集到的素材按文件的不同类型分类放入,然后根据故事主题和脚本内容串联优化故事版,最好使用学生熟知的PPT、FLASH、绘声绘影等软件将其合成。

(8)作品交流展示

信息技术课堂的成功与否除了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外,笔者更愿意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迁移应用魅力。数字故事创作应成为衬托课堂情境、反映时代主题、促进评价交流、唤起内心震撼的优秀主题式教育素材。

5.项目结果评价

研究过程中,全班50名学生中有46名顺利完成任务。这些故事的长度控制在3-5分钟内,平均为4分钟。笔者在这项研究任务中关注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不同的学习方式上而不是单纯的技术习得;第二,在关注技术习得的同时更加注重技能与知识的同步迁移应用;第三,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体系。

(三)数字故事评价量表的设计

数字故事评价量表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5个效度:故事效度、技艺效度、创新效度、引用效度、学习效度。如表1所示。

表1 数字故事评价量表

学号注:数字故事评价量表设定,分值 100 分,(85-100)为优秀,(70-84)为良好,(60-69)为一般,(0-59)为及不完整或不存在。数字故事评价量表班级 姓名评价维度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得分 合计 总评引用效度 (10分) 其他方式(4分)自主拍摄、编辑 2分亲身经历 1分访谈(他人) 1分学习效度 (30分)学习方式(18分)明确学习目标 3分提高学习兴趣 3分理解应用学习 3分反思学习程度 3分迁移学习能力 3分合作学习程度 3分学习调节度(12分)学习计划性强 3分学习时间管理效果 3分情绪管理 3分自我效能感 3分

三、数字故事对学习型课堂的重塑的分析

数字故事创作对信息技术学习型课堂的重塑主要包含以下方面:技术性学习的重塑、艺术性学习的重塑、创新性学习的重塑、反思性学习的重塑、整合性学习的重塑。

(一)技术性学习的重塑

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更偏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积极地参与任务、探究主题、协作交流的学习。数字故事创作过程正满足了这一要求,它重塑了学生的软件挖掘学习能力、素材检索能力、作品整合能力。例如:在数字故事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音视频剪辑、图形图像素材的裁切重组、文字素材的编辑排版,以及最终在PPT、Photo story等数字故事创作软件中整合各类素材、调整版面结构、设置页面跳转、发布作品等操作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学习,而是一个集创作和思考相结合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提倡技术的整合融入、创新的学习过程。

(二)艺术性学习的重塑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被认为是技术技能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只注重完成技术任务,较少关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例如:学生以往在做电子报刊时,只强调多媒体素材的技术导入,看似内容丰富,色彩多样,但实际给人的感觉是字迹不清、声音嘈杂、色彩浓艳、图不达意、界面混乱、缺少美感。而在数字故事创作过程中学生逐渐把握了作品的艺术脉息,注重作品寓意与选材一致、文字大小色彩与图片一致、语言描述与图像信息一致、背景音乐与故事情节一致,使作品主题突出、界面简洁、故事感人,在最大限度上呈现出作品的完美性。

(三)创新性学习的重塑

信息技术学习型课堂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故事创新、艺术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思想创新以及效果创新。它集中体现在如何选择真实、典型、生动的故事,利用精湛的信息技术手段、独到的艺术视野、完美的呈现方式,达到欧·亨利式的结尾。创新性学习改变了信息技术课堂以往沉闷、单调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潜力。

(四)反思性学习的重塑

基于数字故事对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结构的深层重塑还体现在反思性学习上,反思性学习重塑导图如图2所示:

图2 反思性学习重塑导图

(五)整合性学习的重塑

数字故事源于生活,数字故事镜像生活,它将故事性、技术性、艺术性、生活性、共情性、设计性、娱乐性、意外性、反思性等因素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将各学科知识整合进来,使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呈现生态化学习结构,让学生在技能掌握、知识学习、智慧碰撞、情感张扬、个性发展上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四、结束语

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学生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生活经验与学习思维方式存在着异同等。但总体而言,数字故事创作从真正意义上重塑了信息技术学习型课堂,并将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加强了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它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学习手段,让学生掌握记录学习生活、分析学习结构、促进学习合作、呈现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氛围的能力。数字故事创作在信息技术学习型课堂重塑中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更具探究味道。

[1]王晓东.福建省中学信息技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陈静娴.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13.

[3]孙卫华,郑江艳.数字故事在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2).

[4]陈静娴,刘云华.数字故事——打造可视化学习的新视野[J].信息技术教育,2006,(2).

[5]周静,赵志靖.数字故事设计及其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100-101.

[6]郑茜.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2):31-33.

[7]赵英芳.Zinemaker——创作数字故事的新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3).

猜你喜欢
重塑数字创作
重塑未来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一墙之隔》创作谈
李沧:再造与重塑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创作随笔
重塑灵魂
创作心得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