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的情感表达

2012-11-21 22:59□刘
声屏世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亲历者编导雷锋

□刘 静

纪录片究竟靠什么来打动观众?回答是:情感表达。事实上,观众通过节目不仅企盼得到所纪实的事实的完整、清晰,更企盼的是得到深层次的精神上的满足。在纪录片中构成情感因素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纪录片中的人物,与人物相对应的环境、人际关系、事件,此外还包括创作者的态度等。

亲历者的情感主观表露。 人是艺术的永恒主题,纪录片当然也无一例外要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正如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所说:“一切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与人有关的,通过人而发生的。”纪录片中主人公的情感表露自然是情感的直接显现,也是直接感染观众的情感力量。上世纪70年代初,几万名学生来到了艰苦的大山深处,为修筑襄渝铁路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纪录片《三线学兵》从“出发”“长大”“隧道”“女兵”“回家”五个视角,以厚重的悲剧色彩记录了“学兵”们为建设战备“三线”而献身的故事。节目中当年亲历者的讲述催人泪下:“襄渝铁路是毛主席在地图上画的一条红线,是战备的需要,是国家安全的需要,当然也是人民的需要”“于是我们一个口号就往前冲”。观众被这段可泣可悲的历史震惊,同时更为这些亲历者至今对这条襄渝铁路的眷恋和对逝去的104 个青春生命的思念震撼。亲历者所表述出的精神与信念力量的永恒价值,更是让观众为之动容。

环境对情感的客观衬托。 人物的情感很多时候要通过与人物相关的环节、事件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加以反映。这种衬托对于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情感世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衬托也许来自一种氛围,如纪录片《哈纳斯湖畔的笛声》讲述了生活在哈纳斯湖畔的蒙古族牧民鄂尔德什老人想要把最具民族特色的口笛传承下去的故事。老人坐在湖边吹出发自心灵深处出的悠婉笛声,正是对老人情感世界的最好诠释;而纪录片《灾难时刻》使用的一段无声的默片,表现记者进入中日友好医院SARS 隔离区的场景,画面中这个3 分钟的段落正如编导王美彪所说:“不要说话,睁大眼睛看个究竟,这是你未知的危险境地,可是又距离你并不遥远,你该知道为什么SARS 是令人谈虎色变的灾难了吧?”

创作者的情感寄托。 在纪录片的情感表达中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创作者的态度。古人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作者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你自己,要有感而发。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创作者不可能把自己完全放在一个客观记录者的位置。纪录片《生于70年代》是一位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年轻编导创作的,虽然节目中出镜的是无数个70年代出生的人们,但是片子中每一个画面、每一个采访、每一句解说都浸透着编导的情感,正是这种带有共鸣的情感在片中的寄托和浸透,使节目得到了寓情寓理的收效。纪录片《永远的雷锋》实质上是当下年轻编导们对雷锋形象、雷锋精神的情感解读。这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的编导团队,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他们在二十二岁的雷锋身上找到的情感共鸣。于是在他们创作的视角中,雷锋不再是一个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时髦爱美、多才多艺、善于经营自己的帅气小伙子,一个有着热情奔放性格的阳光大男孩。这种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也让高高在上的“雷锋精神”注入了时代的意义。《永远的雷锋》总编导王燕说:“在朋友的眼中,雷锋是一个眼里有活儿、勤快节约的人,他做好事并不是刻意去做,看到了力所能及的就伸手帮一把,他并没有做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善举。他的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在今天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分内的事做好,尽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保持诚实和对生活的热情,也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传承。”

在纪录片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也是多样的。首先,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往往通过细节来表现。虽然细节只是一些细小的生活原貌,却能对形象起到强调、突出作用,加之细节多是可遇不可求的情况下靠着创作者的现场敏锐感捕捉而来,因此显得更为真实生动。没有细节的纪录片势必显得苍白,没有感染力。纪录片《国庆纪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游行队伍中一位老农民突然停了下来,对着天安门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表现了刚刚获得了土地的农民对党对新中国的感激之情。《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几个细节:毛泽东回到故乡为母亲上坟时,摘了路边的一束树枝献到坟前;毛泽东在杭州山上逗耍山上的小猴;毛泽东的那根心爱的拐杖等,这些细节使我们能够真正地走近伟人,感受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其次,情感表达往往以镜头语言取胜。纪录片与故事片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故事片是靠完整的故事情节来抓住观众,它更注重的是故事本身;而纪录片则不然,虽然近几年也在强调纪录片要讲故事,但纪录片故事化的构成绝对靠的是真实生动的镜头语言及与镜头语言相配合的同期声、解说词甚至于字幕。善于以镜头语言取胜,应该是每一个纪录片创作人员的基本功力。三集纪录片《一个人的荒漠》讲述了中国西北部三个省区的三个男人,各自面对自己生活的荒漠,在荒凉中坚守,在孤独中与风沙对抗的故事。节目中一组组震撼的镜头让人难以忘怀:空无一人的村庄;被砍伐一空的防护林;随风静静飘涌而来的黄沙慢慢地吞食着屋脊;孤独的坚守者在一棵大树的树桩旁默默地老泪纵横……此时的观众被老人流出的热泪,被老人抚摸树桩的颤抖的双手牵引着,激起的是一种心灵的互动。这样的镜头语言是永恒的。

第三,巧设悬念凸显情感表现的价值。用什么方式结构全片,更是纪录片编导们多少年来孜孜以求能有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利用事件发展在片中形成悬念无疑能调动观众的好奇心,会使观众更加投入,对人物情感体会更深。在《永远的雷锋》一开始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他(雷锋)灿烂的微笑,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还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吗?随后的创作围绕着这个设问展开,悬念被一点点解开,雷锋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人,他的身世经历让他对社会怀有一种强烈的报恩思想和真诚的爱戴,他的性格让他生成的是奔放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这一切是那么的顺理成章,而他做到的其实都是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的。就这样一步步地你走近了雷锋,雷锋也一步步地打动了你的心灵。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对纪录片来说同样如此。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因素,并以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便能在作品中产生一种无形的牵引力,牵引着观众一直往前走,直到他的审美得以满足,这也是纪录片不可言喻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亲历者编导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初心如磐
触发与激活:影像艺术叙事理论的机制建构*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写给雷锋
践以诺 行以诚——习近平全球妇女峰会讲话之际访1995年“世妇会”亲历者林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