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探索

2012-11-21 11:46
关键词:职业道德规范职业

郭 君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36)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着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面对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现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为摸清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的现状,2011年9月,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某重点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和2011级两届50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开展了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达98%。

1 静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现状

1.1 对高职生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

1.1.1 职业道德意识较淡薄

对“良好的职业道德在高职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重要与否”的调查中,24.49%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26.53%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44.9%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还有4.08%的学生认为很不重要。

在“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哪些品质才能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的调查中,22.24%的学生选择了“良好的职业道德”,38.57%的学生选择了“良好的职业技能”,39.19%的学生选择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选择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学生中,18.16%的学生在心里认为良好的职业技能和人际关系同样重要。

在“你有没有意识要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调查中,仅有11.43%的学生选择了“有”,43.67%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44.9%的学生选择了“没有”。

1.1.2 职业道德规范了解不多

在“对自己专业所对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否了解”的调查中,9.18%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52.24%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了解”,25.1%的学生选择了“不太了解”,13.48%的学生选择了“很不了解”。

1.1.3 职业道德规范认同度不高

在“对本专业所对应行业要求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否认同”的调查中,25.1%的学生非常认同,36.73%的学生比较认同,36.73%的学生不太认同,1.44%的学生很不认同。

对“毕业后新到工作岗位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的调查中,仅有4.08%的学生选择了“尽快了解与该岗位有关的职业规范”,38.57%的学生选择了“尽快搞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20.62%的学生选择了“爱岗敬业”,36.73%的学生选择了“诚实守信”。在访谈中,不少学生认为新时期敬业不一定要爱岗,爱岗敬业是有条件的。

1.2 对高职生职业道德现状根源的调查

1.2.1 职业选择注重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

由表1调查可以看出,对于今后工作的选择标准,大多数学生过度强调“个人理想和兴趣”,这说明兴趣是高职生选择工作的主要出发点。但同时“薪水”和“福利、待遇”所占的比例较高,说明高职生选择工作时也兼顾到多赚钱的现实性,择业期望值较高。部分学生则注重“单位发展前景”或“职业的社会地位”或是“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或是“专业对口”。以上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我发展因素最重要,物质利益保障因素次之,声望地位因素的重要性相对较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政策”、“婚姻家庭”和“单位地域”因素问津较少。通过访谈,“其他”因素中,4.08%的学生提到对社会的贡献。显而易见,高职生择业时虽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但更注重自我实现价值,而且比较务实。

表1 择业标准中高职学生最看重的因素排列比例

1.2.2 职业理想关注个人理想而淡化社会理想

由图1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希望工作能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生活,工作只是作为获得安定生活的途径,比较安于现状;部分学生希望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注重追求个人理想和个性自由。

1.2.3 职业态度个人利益至上而忽视社会需要

根据图2,大多数学生选择去西部的主要目的是丰富人生经历和享受国家对西部的优惠政策。通过访谈,大多数学生表示并不打算在西部长期工作。

图1、图2的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人的个性独立程度发生了变化。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发展前途和现在的利益,社会理想淡漠,缺乏对自己所负历史使命的认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1.2.4 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图3,大多是学生认为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效果一般。通过访谈,学生表示,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不够重视,师资队伍较为薄弱,教育主要以课程为主,活动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根据图4可以看出,在校期间,“优秀校友的成长自述”更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产生影响,“企业的需求讲座”和“劳模报告会、座谈会”、“职业道德小品赛”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表明学生更关注同龄人或较为熟悉的人对自己的影响。

2 建构: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践探索

要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需建立学生、学校、企业、家庭相结合的职业道德培养共建机制。

2.1 学生:自我教育

高职学生是职业道德培养的主体,要加强自我教育。一是学习职业道德相关课程。通过系统学习职业道德相关课程,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主题,将职业道德的“知、情、意、行”有机结合,增强对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原则及规范认知,培养个人的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等,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二是培养专业情感与能力。在高职学习阶段,要不断增进专业基础知识,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等实践活动,提升专业认识,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增强专业情感,切实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问题解决能力。

2.2 学校:教育指导

学校作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主导者,要做好如下工作:

(1)设置专业职业道德课程。鉴于当前的职业道德课程针对性不强,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实习单位员工与职业道德教师一起,编写适合本专业的职业道德校本教材,使之贴近行业实际,针对学生特点,明确行业要求,增强职业道德培养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突出和加强职业道德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根据教学重点及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突出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如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生涯设计、职业活动中的法律规范、职业理想与人生价值实现等等,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利用专业课教学渗透职业道德规范。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从专业实际出发,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向学生灌输一些具体适用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道德学习密切结合,相得益彰。并利用实习实训环节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特有的职业道德规范,亲身体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具备职业素质,进入职业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4)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通过校园建设和人文景观规划,如塑像、校园职业文化长廊、校训等突出体现校园职业特色。鼓励学生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艺术和体育等活动,将企业文化、专业特色融入到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

(5)社会实践活动的促成。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如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提高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6)教师的示范作用。蔡元培先生说过:“教员者,学生之模范也。故教员宜实行道德,以其身为学生之律度,如卫生宜谨,束身宜严,执事宜敏,断曲直宜公,接人宜和,惩忿而窒欲,去鄙倍而远暴慢,则学生日熏其德,其收效胜于口舌倍蓰矣。”[1]教师完善人格的榜样力量,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是任何因素不能取代的。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真正使教师起到示范作用;动员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积极参与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从自身的岗位工作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感化学生、影响学生。

2.3 企业:助力提升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推进,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已初具规模。高职院校通过聘请实习、实践基地的管理人员或行业劳动模范介绍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可以使学生逐渐把本专业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尤其是邀请已毕业的优秀校友讲述自身的成长经历与职业道德在求职、择业中的重要性,更能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激发职业道德情感,提升以职业道德规范自身言行的行动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展示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组织机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纪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2.4 家庭:配合引导

家庭成员的职业道德观念、价值观等因素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应加强学习,充实自我,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规范子女的职业道德行为。

总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是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明显实效。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校的教育指导、企业的协助提升和家庭的配合辅导,构建起多方联合的共建机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真正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陈丹.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道德之我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9).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规范职业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来稿规范
职业写作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我爱的职业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