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温颜色釉在现代陶艺装饰中的应用

2012-11-27 08:34付启宇谢枧苟古道
陶瓷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釉里红釉色青花

付启宇 谢枧苟(古道)

(古道陶瓷 景德镇市 333000)

中国陶瓷享誉世界,成就卓著,具有优秀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在古老的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良的造型装饰技术和陶瓷制作技术,为我们如今的陶瓷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陶瓷不仅为国人所喜爱,它在世界上也影响深远。

高温颜色釉作为陶瓷装饰技术的一种,它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它是以天然矿石和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胚胎上装饰成色,然后经过高温窑火,令其自然流动,形成有色的陶瓷,好的高温颜色釉,拥有光亮如镜的色泽,明艳亮丽的色彩,它所赋有的艺术效果是多元化的,犹如水彩画、油画、装饰画、中国画等。高温颜色釉的特点为丰富多彩的色彩感,亮如明镜的表面质感,使整个瓷器显得耀目清亮,深得人们的喜爱,古今中外的学者形容它为“明媚有如江南的春水,清净有如北国的坚冰”,“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高温颜色釉种类繁多,有高温窑变花釉,如钛花釉、黄花釉、蓝花釉等,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制作工艺不容易掌握。其成品釉色丰美多彩、斑驳璀璨、大气豪放,令人精神振奋,且无铅无毒,防腐防酸,永不变色,每件陶瓷都是孤品,绝品。正因为它的独一无二,所以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高温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之处为颜色釉的配方和特殊烧制工艺。高温颜色釉的釉面,需要经过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才能显现出它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光若流油的特殊魅力。高温颜色釉的色彩种类繁多。红紫色的如:火炎红、玫瑰紫、郎窑红、祭红、均红、美人醉、釉里红等;青色的如:龙泉天青、影青、豆青等;黑色的如:无光黑、铁锈花、乌金等;绿色的如:哥绿、孔雀绿、翠绿等;黄色的如:粉黄、象牙黄、钛黄等。其他还有窑变花釉、霁蓝釉、结晶釉、裂纹釉、钛花釉、变色釉。

美人醉,又称“海棠红”、“豇豆红”。它色调淡雅,色似桃花,酷似豇豆的约色,并带有绿色苔点。常被人们称赞为“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上乘釉色者名曰“正红”或“大红袍”,通体一色。鲜艳明快,无瑕洁净;略次者,釉色如豇豆,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称“美人祭”或“美人醉”;色调现浅者称为“娃娃脸”或“桃花片”。这种釉色的装饰没有大器形,多在文房用具及小型瓶尊上使用。

白釉,康熙年间的白釉瓷大概分三类:其一是填白釉器,即用笔蘸白泥料在坯体上刻花,或以印花、堆花装饰;其二是浆胎白釉器,又称煨瓷,指用瓷土淘洗后的细泥浆制成的,胎色如米浆、胎薄体轻的白釉瓷器。这类白瓷釉面有开片,釉色白中微泛黄。

紫金釉,是一种高温铁釉,又称酱色釉或柿色釉。始于汉代,到了宋代定窑、耀州窑等均有生产。“紫定”更成为天下追求的名品。明清各朝景德镇都有生产,以盘、碗居多。清康熙年间的紫金釉器多为官窑器,釉色匀净,釉汁肥厚光润。此期还流行一种酱釉开光青花加彩器,主要供外销到欧洲。

这些种类中,如今最受人们追捧与喜爱的要数釉里红了。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顾名思义即釉下的红色,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施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00℃以上的高温煅烧中一次烧成。但真正颜色鲜艳的釉里红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

由于古典主义内在主体性的缺乏造成了它最终解体,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大势所趋,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合当代人文观念及审美观念于一体,并巧妙运用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它主要是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进行描绘与开拓,这使它充满了浪漫与象征的独特特征。现代陶瓷艺术文明中的中国现代陶艺,作为其中一支,它的发展也倍受人们的关注与期待。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陶瓷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简洁与最单纯的,同时她所具有的无法比拟的神秘与抽象性使得它更具魅力。如何了解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可以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探索出一二,陶瓷一万多年的真实历史的成就归功与它与生俱来的古典气质与独特的命运。它凝聚了气之飘逸,水之灵气,泥土之深沉,最为难道的是融入了火的激情。现代陶艺家们必须掌握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烧结规律和成型方法,才能完成陶瓷艺术形态的产生和演变,使陶瓷流露出美的形态。同时注重装饰和造型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的创新意识与灵感,捕捉并揭示出泥土的柔韧美、塑性美、以及它展现出的活力,这样便造就了全新的陶瓷艺术形态。

在中国,陶瓷艺术发源久远,样貌种类繁多,经过历代制陶人的努力钻研,制陶技术不断更新,加上朝代的更迭,因而陶瓷的分类,就非单一条件便能完整涵盖了,以釉彩为例,可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

釉上彩,陶瓷加彩装饰的一种,也称“炉彩”。所谓的釉上彩,就是先烧成单色釉瓷或白釉瓷,在这样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完成后,再入窑进行煅烧。一般来说,进行多次烧时,应从最高温烧到最低温,以确保陶瓷釉色能够发色准确。釉上彩通常包括彩饰瓷、五彩瓷、彩绘瓷、青花加彩瓷、粉彩瓷及珐琅彩等。

釉下彩,瓷器釉彩装饰中的一种。也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它的制作方法是用色料直接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图案与纹饰,然后再在表面施以浅色面釉或白色透明釉,入窑一次烧成。烧成后,图案覆盖在一层透明的釉膜下边,表面平滑不凸出、色调柔和,显示出晶莹透亮的质感。釉下彩通常包括釉里红瓷、青花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

青花,是釉下彩的一种。用含有钴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进行描绘,再在表面施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底蓝花。色彩单一却不单调,气质温润含蓄,典雅庄重,这便是青花的特点。青花独特的装饰艺术之美是如今人们喜闻乐见的陶瓷装饰手法之一。

釉里红与青花同属釉下彩,因而人们在单一装饰手法的基础上,创新出了色彩合成,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釉里红与青花两种色料来进行装饰绘画,画面由红、蓝两色组成,二者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俗称“青花加紫”。青花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

如今,虽然青花釉里红瓷屡见不鲜,但是发色纯正不俗,配合巧妙得当的珍品却是难得一见。原因是青花釉里红瓷对窑火烧成的依赖性非常大,釉里红在高温中会随意流动,这是创作者所无法驾驭,无法控制的。因而,釉里红瓷的难能可贵便可见一斑。这便使得好的釉里红作品稀少而珍贵。

美来源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达自我情感与表现现实生活的视角,有寓意、有目的地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景德镇陶瓷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扇窗户,制陶者们更应该不断探索,不懈努力,勇于创新,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道路走的更加宽广,使前路更加明亮。

猜你喜欢
釉里红釉色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如意
青花
叶建新与釉里红
刘 威作品精选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