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浙江省民营资本在旅游业中的投资应用分析*

2012-12-02 06:05陈满依
外语与翻译 2012年2期
关键词:旅行社旅游业民营企业

陈满依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对浙江省民营资本在旅游业中的投资应用分析*

陈满依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浙江省民营资本存量大、流动性强,而旅游业作为浙江省的优势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浙江民营资本在旅游业的投资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影响其发展的一些障碍,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将极大促进浙江民营资本利用效率的提升,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浙江省;民营资本;旅游业

一、民营资本投资浙江旅游业的现状

浙江省作为我国的一个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旅游基础条件,旅游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浙江省旅游业在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方面取得快速发展,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73.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国内旅游人数为3.43亿人次,同比增长16.2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85.25亿元,同比增长24.29%;实现旅游总收入4080.33亿元,同比增长23.18%。全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者119.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13%。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仅2008年一年,浙江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的资本就超过800亿元,占到省内旅游业投资的60%以上,投资范围也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拓展。浙江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范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浙江民营资本在旅游景区方面的投资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具有垄断性和稀缺性的特点,无论是风景秀丽的自然景区,还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景区,都是整个旅游产业链最核心的部分,正因为如此,民营资本在旅游景区方面的投资占到旅游业投资的一半以上。但是,由于大多数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归国家所有,民营资本在进入这些旅游景区方面受到比较多的限制,直到2000年以后,才陆续有一些大型民营企业通过出租、委托经营、买断经营、入股经营等多种方式灵活进入大型景区。

在对浙江省民营企业投资旅游景区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对主要的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旅游景区进行了总结,见表1。目前,自然旅游景区仍以国家控制开发为主,民营旅游景区的数量仅占全国旅游景区的5%左右,民营资本在旅游景区方面投资主要集中在人造景点的开发上。最初,虽是民营企业的无奈之举,但却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旅游度假园区的跨越,实现了由单体旅游景点建设“点”向综合旅游园区建设“面”的转变。

表1 浙江民营资本投资的景区项目

(二)浙江民营资本在酒店业方面的投资

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配套产业,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1年,浙江省星级酒店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2.05%,虽然较上一年度下降0.85%,但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左右,平均房价则为322.05元/间,比去年同期增长7.49%。酒店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进驻浙江,目前,喜来登、雅高、万豪国际、凯悦、香格里拉、希尔顿等国际酒店巨头已进驻浙江,在高端酒店方面与国有资本展开激励的竞争,国有酒店仍保持主导地位。

表2 浙江各地市民营星级酒店数量

民营资本进入酒店业的方式比较灵活,部分民营资本利用国有酒店改制机会,通过直接投资、输出管理等方式进入大型酒店,还有部分实力雄厚的大型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收购星级酒店实现向酒店业的快速进入和扩张,总体,来看,民营资本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度假型酒店、经济型旅店和低星级酒店等方面,与外资酒店、国有酒店形成市场互补、相互竞争的格局。

(三)浙江民营资本在旅行社方面的投资

由于政策限制,我国民营旅行社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据统计,截止2009年,浙江省共有旅行社1501家,旅行社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排在前面的分布是山东(1802家)和江苏(1704家),而且近两年来保持每年10%的增速。民营企业成为新增旅行社的投资主体,表3显示了浙江部分地市的民营旅行社数量。

表3 浙江部分地市民营旅行社数量

浙江民营旅行社的增多为接待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接待平台,但需要看到的是民营旅行社规模小,服务质量不高,旅行社之间大打价格战,依靠低成本吸引游客,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提升,违规、违法操作现象旅游发生,对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使得许多中小旅行社濒临倒闭。

二、浙江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服务职能不到位

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的大门还没有完全敞开,政府部门对于一些自然景区或人文景区仍然排斥民营资本的介入,过分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导致民营经济发展旅游业的灵活性没能得以充分发挥。规范民营资本在旅游业的发展非常必要,但如果将规范变为限制就背离了民营旅游业发展目标,行政审批难,管理错位、越位、缺位,政府部门重管理,轻服务,旅游项目审批难,已建项目监管差,民营旅游质量水平提高缓慢,民营旅游发展环境恶化,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在景区管理、酒店管理等环节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民营资本在旅游业的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融资平台

从投资主体看,主要是大型的民营企业集团在开发这些旅游项目。园林、景区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单纯依靠企业的自我积累很难办到。在银行紧缩银根,贷款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许多园区、景点建设项目出现资金供应困难,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民营资本在旅游业的投资受到极大制约。中小民营资本主要从事经济型酒店、旅行社的投资,但随着同类酒店、旅行社数量的增多,同业竞争日益激励,中小民营旅游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输入更多的资本“血液”。

(三)民营旅游企业自身缺陷

民营资本无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典范,但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的缺陷也让很多成功企业昙花一现。民营旅游企业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内部控制不规范,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了民营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促进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地位,落实服务职能

1.政府部门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省市旅游管理部门应按照《浙江省2008-2020旅游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做好本地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的开发。在民营资本利用问题上,应本着大力引进、有序投资的原则,引进一批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民营企业,加强旅游项目指导,避免一哄而上;在项目审批时,应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项目的建设,做到旅游产品特色化、差异化,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旅游建设项目的均衡发展。

2.完善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

加大民营企业旅游开发项目的信贷支持,由政府财政部门、旅游部门、商业银行组建旅游项目信贷管理小组,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机构,为旅游建设项目贷款提供信贷服务,解决民营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不足的问题。

制定并切实落实民营资本投资旅游开发的税收优惠,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在达到优惠条件时要及时履行减税、免税政策。要协助民营企业做好旅游建设项目审批,做好土地征用、青苗补偿、就业招工等方面的工作。规范对民营旅游企业的税费征收工作,坚决查处各种不合理收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加大旅游业的民营资本引进,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

1.优化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投资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制定中长期民营资本引进计划,做好民营资本的引导和鼓励,为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开辟绿色通道,既要把民营资本引进来,还要用活民营资本。要建立领导负责制,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特事特办,整合资源和力量,建立以旅游局为主体,各级部门积极配合的旅游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要在贷款、土地、人才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保障民营企业各项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一改“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的工作作风,以服务者的态度去了解民营资本在旅游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问题,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2.提升民营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应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既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也要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要加大旅游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积极主动的寻求新的融资渠道,提高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为员工提供旅游方面的教育机会,通过在职培训、资格认证考试等提高职工业务素质,通过有效的竞争机制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1]纪根立.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态势和饭店业发展趋势[C].杭州:浙江省饭店业协会,2012,(6):3-10.

[2]张冰,金戈.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SWOT分析——以浙江湖州为例[J].特区经济,2006,(8):21-24.

[3]依邵华.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3):12-15.

2012-04-14

陈满依(1974-),女,浙江诸暨人,硕士,高级会计师。

猜你喜欢
旅行社旅游业民营企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分析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旅行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