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竞技篮球战术训练新思考

2012-12-06 19:41张成龙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战术集体队员

张成龙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动系,广东广州 510650)

随着现代竞技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显著提高,身体对抗空前激烈,比赛中防守强度异常大,尽管进攻技术与能力同样明显提高,但面对强大防守,依靠个人技术完成进攻的机率越来越小,因此,战术素养及运用就显得愈发重要。战术训练在当前先进的训练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训练理念、程序、结构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战术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术训练也是球队训练的重中之重。战术训练不仅具有技术训练的不断重复、熟练的过程,更具有集体性、攻守平衡性、多变性等特点,所以训练过程复杂而多变。如何搞好篮球战术训练,并能在比赛中合理地、灵活地运用战术,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力量和个人作用,是摆在每位教练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篮球训练文献资料,结合多年的训练实践和比赛经验以及对大量一线队伍教员进行访谈,认为篮球战术训练要取得理想训练效果,首先必需确保战术训练的完整性,抓战术的构成要素,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训练;其次处理好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的关系,既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又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保证个人能力的施展;第三,从实战出发,兼顾攻守对抗,加强战术的攻守转换和对抗性训练;最后,固定战术与多变战术训练相结合,提高战术应变能力。如果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篮球战术训练就会既全面又实用,能有效提高球队的战术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

1 战术训练必须紧扣战术构成要素,依据战术结构有步骤地进行训练

篮球战术是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策略、有组织、有意识的协同运用技术进行攻守对抗的布阵行动。具体言之,就是根据同伴及对手在场上的落位情况、移动速度、配合路线,选择时机实施攻守配合。这里面包含了四层涵义:站位布阵、选择配合路线、合理运用攻守技术和选择配合时机。依据篮球战术的内涵,从宏观到微观的层面可将篮球战术的构成要素分为:阵形、路线、技术和时机四个部分。阵形是指队员空间位置分布,[1]路线是队员空间移动方向和路线,技术是指队员在配合行动中所选用的行动方法,时机是指队员实施配合的时间把握。在进行战术训练时,一定要抓住这四个要素有步骤地进行训练。[2]

1.1 阵形和位置训练

篮球战术讲究点、线、面的配合,一个人就是一个攻守的点,两个人就组成了攻守的线,三个人就组成了攻守的面。战术阵形的实质是根据队员的能力及战术需要对场上队员进行合理的位置分配,增多攻守的点和线,扩大攻守面,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力量和个人作用,增加对方的攻守压力。进攻队员之间合理的位置分配,能增多进攻点和进攻线路,易于人和球的移动,使防守方不能很好地相互呼应,进而创造出更多的进攻机会;同样,防守队员之间合理的空间分配,能有效扩大防守面积、增多防线,在进攻方突破第一道防线时即刻补防,同时,可以借助规则,在场角、界线或中线的附近对进攻队员进行夹击,造成对方失误。因此,阵形是篮球战术实施的前提。[2]在战术训练中,首先要告诉队员如何布阵,怎样落位,并且要让队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站位,清楚它在战术实施中的目的和用途。一开始就培养队员良好的位置感和区域感,为战术布阵和战术实施打好基础。例如,在三人快攻战术训练中,要求三人保持“倒三角”纵深阵形快速推进,即中间拖后、两边快下,而不是三人平行、直线等阵形。“倒三角”纵深阵形的优点是三人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进攻面,并且分散了进攻点,中路、两条边路都能组织有效的攻击,机动性、攻击性强,极大地增加了防守压力,这也正是“倒三角”阵形进攻所要达到的目的。再比如,在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训练中,防守人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对手、球、和球篮三者的位置来确定,做到“以人为主、兼顾球和球篮”,不能失去合理的防守位置。综上所述,集体阵形和个人位置的训练是篮球战术训练的基础,离开了阵形和位置训练,战术训练就会变得盲目、没有章法。

1.2 配合路线训练

篮球战术的实施离不开配合路线的选择。场上队员摆好阵形、落好位置,如何实施战术配合必须通过人的移动和球的转移来实现。篮球战术路线包括了人、球移动的方向、路径、及技术动作的选择,它既需要有一定的阵形来保障,又依赖于队员的移动技术和转移球的技术作支撑。篮球战术的种类和方法很多,每个战术的实施对人的移动和球的转移路线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战术训练中,必须要让队员明确每个战术的配合路线,有针对性地进行跑位和转移球训练,这样才能使战术实施落到实处。例如,三人之间的“反掩护”配合,要求掩护的队员先转移球,然后向与转移球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去给无球的同伴做掩护,达到声东击西的效果。再比如,快攻结束阶段的“三打二”配合,在保持“倒三角形”阵形前提下,还要根据防守方两名队员的站位来选择球转移的位置和队员移动的路线。当两名防守队员横向站位时,中路是空档,应将球转移到中路,中路组织进攻,两边路弧线包抄切入,然后再根据防守者的移动情况选择最后的攻击路线;当两名防守队员纵向站位时,边路是空档,应将球转移到边路,边路组织进攻,中路直线跟进,另一条边路弧线包抄切入,伺机完成攻击。由此可见,配合路线的训练是篮球战术训练的关键环节,离开了它,阵形就成了空架子。[2]

1.3 技术训练

篮球技术是为达到篮球战术目的所使用的专门的动作方法。篮球战术是通过队员技术的良好组织和合理运用来实现的。战术实施是在战术指导思想下队员有目的、合理地运用技术的过程,技术的运用与战术要求相统一才能保证战术的顺利实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队员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推动了战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战术的发展不断地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带动技术的提高。篮球技术与战术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战术训练中,一定要根据战术配合的要求进行专门的技术训练,确保战术配合的效果。例如,传切配合需要传球技术和摆脱切入技术作支撑,传球或切入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传切配合的质量,所以在此战术配合训练中,一定要进行传球技术和摆脱切入技术的训练;[2]再比如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需要防守技术作支撑,所以在进行此战术训练时,必须要进行个人防守技术的专门训练,包括对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的防守技术训练,这样才能确保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的整体防守效果。

1.4 把握时机能力训练

任何战术不管如何千变万化,都离不开对时间、空间因素的考虑,要根据时空的变化,适时地掌握攻守时机。篮球比赛双方处于一种动态之中,对抗激烈,攻守转换快,加之“8”秒、“24”秒规则的出台,进一步加快了进攻的节奏,缩短了战术配合的时间,对队员把握时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比赛中谁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谁就能掌握场上的主动;相反,如果时机把握不好,行动过早会暴露战术意图,行动过晚会贻误战机,都会影响到战术实施的效果,不考虑时机进行战术配合,徒劳无功。所以在战术训练时不能缺少对战术时机的选择、把握这方面的训练。例如,在快攻战术训练时,首先要让队员知道哪些情况是发动快攻的时机,然后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快攻模拟训练,提高队员对发动快攻时机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在快攻结束阶段“二打一”的战术训练中,持球队员分球和投篮时机把握要根据防守者最后一瞬间的举动而定,防守队员上前封堵是分球的时机,防守队员移向同伴是投篮的时机。时机在战术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进行战术训练时,一定要注重队员把握时机能力的训练,提高战术配合的准确性、合理性,使战术训练少走弯路。[2]

2 训练中处理好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的关系

篮球运动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包含个人根据临场情况有策略地运用技术动作的个人战术和与队友之间有目的协调配合的集体战术。在现代竞技篮球比赛中,个人战术行动是集体战术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队员独立作战的形式表现于比赛中,因此能有效地激发队员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比赛的对抗性和艺术性加强。个人战术行动必须以集体战术配合为前提,努力使其更好地融于集体战术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同时,集体战术配合也应充分调动个人战术行动的积极性,为个人战术的发挥创造条件,进而提高战术的机动性、灵活性。因此,篮球运动的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

2.1 加强个人战术能力训练

个人战术行动是指队员在比赛中根据双方攻守的特点和临场情况的变化,果断地采取有策略、有目的、有组织的个人攻守的应答活动。个人战术行动是队员战术意识、身体素质和攻守技巧的综合体现。个人战术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队员的战术意识和攻守技术运用能力。[4]

2.1.1 加强个人战术意识的培养

战术意识是指队员在快速多变的复杂比赛氛围中,能准确地观察、判断,并对场上情况做出及时合理的应变反应,迅速而有预见地决定自己与同伴的配合行动,应付对方的策略性思维活动。要提高队员的战术意识,首先要提高队员的篮球战术理论知识,教练员可以通过战术讲解,绘、摆战术图等方式,使队员掌握战术结构特点及配合原理,弄清战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激发战术思维是培养战术意识的核心。[5]教练员要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或拿出一些战例进行讨论,譬如,“2—1—2”区域联防,队员应该怎样落位、相互之间应该怎么配合,有意识地通过分析、讨论、争辩等方式,激发队员的分析、理解和思维能力,使队员的战术意识在分析、讨论、争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2.1.2 加强个人技术运用能力的训练

个人技术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个人技术运用的目的性方面,即能否根据场上情况合理地选择攻守技术,进行应答性的攻守行动。比如,队员持球突破时要根据防守的情况来选择自己突破后的进攻技术,突破后没有遇到补防就直接投篮,突破后遇到补防就及时分球,这样就体现出了个人技术运用的目的性、技巧性。量的积累达到质变,必须让队员多亲身实践,保证足够量的练习,牢固掌握战术配合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动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锻造与磨练,培养队员的观察、判断和思维能力,使队员能根据主、客观情况灵活地选择个人攻守技术,合理地展开个人攻守行动,以达到战术配合的要求和实际比赛的需要。

2.2 加强集体战术配合训练

篮球集体战术配合的默契取决于个人技、战术技巧性与集体战术分工、配合的协调性,要求场上队员要有全局观念,每个人的一切技术、战术行动必须以集体为依据,以便使个人的战术行动与队友的战术行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战术整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要想提高集体配合的默契程度,首先必须要加强队员观察力的训练。观察能力,尤其是运动中的视野宽窄对战术配合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实践证明,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的运用与应变,都取决于能否对瞬息万变的比赛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周密的思考和正确的判断。因此,在集体战术配合训练中,要注重队员观察能力的培养,积极地引导队员进行观察,学会分析和判断,不仅强调扩大视野,还要善于把场上其他九个队员的配合行动收人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并进行分辩、选择,据此对自己的行动做出正确决策,这样才会有全队巧妙、默契的配合。例如,在进攻战术训练中要特别强调持球的队员不能低头运球,眼光要关注场上其他队员的位置及移动情况,随时做好传球的准备;无球队员跑动时要与同伴发生目光联系,在自己抢位、摆脱的同时,尽量通过掩护多为同伴创造摆脱、接球攻击的机会。其次,要提高集体配合的默契程度,一定要确保大家行动协调一致。个人的战术行动必须服从集体,队员视野要开阔,时刻关注场上其他队员的情况,密切彼此间的联系,主动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或弥补防守漏洞,提高集体攻防能力。比如,在全场紧逼战术训练中,要求队员们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做好掷界外球、一传、接应、推进等所有环节的紧逼防守,并随时做好协防、夹击的准备,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就会大大削弱紧逼防守的效果,甚至是功亏一篑。

3 从实战出发,兼顾攻守对抗

进攻与防守本身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但在现代竞技篮球运动中它们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进攻必须以防守为基础,而防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与实现进攻,片面地强调进攻或防守都不符合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在战术训练中应该将进攻与防守训练紧密结合、相互串联,使防中有攻、攻中有防,相互促进,提高战术训练的实效性。[3]

3.1 注重建立队员攻防转换的概念

篮球运动的进攻与防守都具有双重性,攻防衔接紧密,转换迅速。如果没有建立完整的攻守转换概念,就会出现重攻轻防,当攻守转换时,进攻队员不能立即转换角色,如进攻队员投篮未中,被对方抢得篮板球,进攻队员不能立即转入防守,而是想方设法捞球或抢球,不但贻误战机,而且容易造成犯规。因此,在战术训练中,必须围绕攻、防转换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快速转换的意识,促进攻防战术训练紧密结合,提高攻守转换能力。比如,在区域联防战术训练中,不仅要强调防守的阵形、移动,还要布置好防守成功后的进攻,队员一旦抢断或抢到篮板球应该如何发动进攻,其他队员应该如何接应等等,这些都要向队员讲清楚,减少攻守转换的环节和时间,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优势。

3.2 加强战术的对抗性训练

篮球比赛中,进攻与防守是在激烈对抗中实现的。所以,各项进攻与防守战术的训练也应在对抗中进行,这样才能使战术训练贴近实战。此外,进攻和防守战术在一次对抗训练中都能得到锻炼,一举两得,提高了训练效率。譬如,在进行“二三”区域联防战术训练时,采用攻守对抗训练,这样既达到了提高防守能力的训练效果,又使进攻得到了锻炼,事半功倍。至于对抗的强度要依据队员对战术配合掌握的熟练程度来定,通常是由低到高,最后到比赛实战。比赛是进攻与防守战术综合运用的最直接形式,队员在比赛的对抗中,能体会攻、防战术的对抗与转换,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教练员也可以从比赛中发现战术在实际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战术训练指明方向。总之,篮球战术训练要从实战出发,多采用对抗和比赛的形式进行,以达到“以对抗促实战、以比赛固对抗”的良好效果。

4 注重固定战术与多变战术训练相结合,提高战术应变能力

固定战术训练是让队员熟练掌握不同的战术打法,多变战术训练是让队员能在比赛实际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战术打法,二者缺一不可。在现代篮球比赛中要想把握并创造更多的攻防机会,队员必须根据场上的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进攻或防守战术,力求做到随机应变,这样才能取得主动。[5]例如,在进攻中掌握了对方的防守特点后,可以突然变换进攻节奏或战术打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往往能收到更好的进攻效果;在防守中及时变换防守强度和方式,伺机灵活运用盯人、联防、紧逼等防守方法,打乱对方的进攻节奏和战术部署,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创造出更多的反击机会。因此,在平时的战术训练中,既要进行固定战术训练,又要增加多变战术训练。教练员要创设、模拟各种特殊的比赛情景,演练特殊和多变的战术打法,提高队员在不同比赛情境下(例如:关键分和关键时刻)对多变战术的运用能力。同时,教练员还要根据队员的技术特点和特长,设计一些特殊的适合队员技术发挥的战术打法,以期在比赛中收到奇兵的效果。篮球比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进攻与防守转换无常,战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变。

5 结束语

现代竞技篮球比赛对抗激烈、攻守转换快,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对队员个人战术能力、集体配合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要求极高,球队整体战术运用的成功与否对比赛胜负起决定性作用。教练员要想提高球队的战术素养和水平,并在比赛中做到随机应变、指挥若定、游刃有余,必须抓好平时的战术训练,保证战术训练的完整性、对抗性和应变性,并将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提高战术训练的效果。

[1]李征.对篮球战术阵形的演变及其运用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5,4

[2]张成龙.篮球战术构成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4):176 -177

[3]梅玉萍.普通高校篮球战术教学中的三种关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4):78 -79

[4]藤朝阳.论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战术行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4):54 -56

[5]赵芳.论现代篮球战术意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3):50 -53

猜你喜欢
战术集体队员
我为集体献一计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警犬集体过生日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