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期刊编辑的眼光——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

2012-12-08 12:32韦光化
关键词:眼光学报学术期刊

韦光化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南宁530006)

眼光是对待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作出正确判断的预见能力。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有眼光,做编辑工作也一样需要有眼光。学术期刊的编辑无论是组稿、选稿、审稿都需要有眼光。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什么样的眼光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三种眼光,即敏锐的眼光、超前的眼光和国际眼光。

一、敏锐的眼光

学术期刊编辑的主要工作是组稿、选稿和审稿,这几个环节都牵涉到编辑的眼光问题,如果编辑具备敏锐的眼光,可以使编辑组得更多好的稿件,在众多稿件中沙里淘金,正确判断稿件的政治问题和学术质量。而一个好编辑不但要看到闪光的珍珠——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且还要发现埋在尘埃中的宝石、散落在泥上里的珍珠。能不能发现和会不会发现尘埃中的宝石和泥上里的珍珠,是一个好编辑的基本功力。[1]

敏锐的眼光是指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中及时发现、排除政治“险情”,敏感地识别学术论文的价值和判别学术发展动向。编辑具有敏锐的眼光,他就有很强的政治和学术洞察能力,努力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提高刊物的质量。因此,学术期刊的编辑应该具有敏锐的眼光是信息时代赋予学术期刊办刊人的基本能力要求,同时也是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对学术期刊编辑能力的更高标准和新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要组到学术价值较高的稿件,能够在众多稿件中沙里淘金,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更要有敏锐的眼光。

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有敏锐的眼光,这是由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把好稿件的学术关,还要把好稿件的政治关。先说学术关,如果编辑没有敏锐的眼光是把不好关的。学术期刊编辑审稿的基本职能就是对文稿的学术价值做出判断,对文稿从总体上给以概括性评价,确认有无独到的见解和学术价值,从而做出是否采用或送审的初步决定。但是对文稿的学术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学术期刊编辑如果没有敏锐的眼光,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的。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之一就是具有学术前沿性。而学术前沿的最大特征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它是以陌生的面孔呈现在人们面前的。[2]要认识这个陌生的面孔,首先就要有敏锐的眼光。同一篇学术论文,投到许多家学术刊物,都不被采用,而最后投到一家刊物发表以后却被许多学术文摘刊物全文转载了,这说明前面的那几家刊物的编辑没有敏锐的眼光。这种例子是不少见的。

还有学术造假问题,编辑更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当前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不但国内学术期刊刊登有造假论文,而且国际一些有名的学术期刊照样刊登了造假论文。比如,2008年,浙江大学药学院出现了某副教授论文造假事件,当事人受到严肃处理;2009年年底,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讲师钟某、工学院讲师刘某,两年内在该刊物发表的多篇文章存在造假,一次性予以撤销。我们在谴责造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也应该反省:为什么造假论文能堂而皇之地在学术期刊发表?这是否与编辑的眼光有关?因此,要真正杜绝学术造假,编辑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每个编辑都有敏锐的眼光,那么那些学术造假者就没有论文发表的机会。

再说政治关。把好政治关是学术期刊编辑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把好政治关,同样需要编辑具备敏锐的眼光。有些人认为学术期刊发表的都是学术论文,不存在政治问题。这是没有政治敏感的表现。笔者在审稿中就不时发现有政治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观点问题,有些论文中的一些观点与四项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否认共产党的领导,怀疑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二是民族、宗教问题,有些论文在谈到民族、宗教问题时,不回避敏感问题,针对敏感问题大谈自己的观点。三是国家的军事秘密,有个别文章引用的一些数据涉及军事秘密。四是把港、澳、台与外国的国名并列,无形中把港、澳、台当成一个国家。这些政治问题有些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有些隐藏得很深,没有敏锐的眼光是看不出来的。比如,把港、澳、台与外国的国名并列,有个别文章并不是在一句话里并列,而是在二级或者三级标题上并列,这就很难看出来,这就需要编辑具备敏锐的眼光。

编辑工作无小事。只有具备敏锐的眼光,学术期刊的编辑才能在编辑工作中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好政治关和学术关,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

编辑敏锐的眼光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练就的。要培养敏锐的眼光,首先,学术期刊编辑要不断地、广泛地学习,不断地更新和积累知识。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对稿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反之,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对稿件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就看不清、摸不透,缺乏判断力,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其次,要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专业修养,注意收集新的学术信息,关注国内外学术界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了解学术理论的发展变化,参与国际学术讨论,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专业的行家。第三,要加强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及时了解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政治新动向。编辑只有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和学术前沿,积极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才能使自己的眼光更加敏锐,组到更多的好稿件,选出更多的好稿,编辑出更好的学术论文,为读者和社会奉献出更多、更好的学术文章。

二、超前的眼光

李嘉诚曾经说过,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这是具有超前眼光的商人成功经验之谈。在生活和工作中,思考问题要有超前思维,看清事物的发展规律,用超前的眼光看问题。眼光超前了,就可以做到事事超前。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企业家,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并有所作为,都必须掌握并运用超前眼光去赢得时间、争取主动。通用电器公司董事长曾说:“我整天没有做几件事,但有一件做不完的工作,那就是规划未来。”对未来的规划和预见正是超前眼光的核心所在。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超前的眼光,这是成功的法宝。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同样需要有超前的眼光。具有超前眼光的编辑,他能策划选题,主动出击,组到具有学术前沿的稿件。当一个学科刚开始萌芽和起步时,具有超前眼光的编辑就会马上去组稿,通过大量发表新兴学科的论文,既推动新兴学科的发展,也使刊物赢得荣誉。

中国有5800多家学术期刊,真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并不多。许多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的学报有很多都是默默无闻的,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默默无闻的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编辑没有超前的眼光,没有策划选题,不主动出击,坐等自然来稿。相反,那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术期刊,都是经常策划选题,主动出击的,到全国各地组稿,甚至到国外去组稿。往往好的稿件都是组来的,自然来稿很少有好的稿件,因为好的稿件已经被别人抢去了。如入选教育部名栏和名刊建设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时任主编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洞察到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契机,预见了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发展的前沿。为此,就精心策划,四面出击,注意收集与人类学有关的各种信息,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人类学学术会议,广交人类学界的朋友,及时了解和掌握人类学的研究动态。同时不断地向人类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组稿。从1995年第一期开始,就连续不断地大量刊发国内 (包括港、澳、台),以及美、英、法、日、荷兰等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名家大量的论文,其中不少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文摘刊物转载。至今,该刊每一期都刊登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文章十几篇,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都很大。通过大量发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文章,使该刊物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人文科学的关注点,成为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界进行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人文科学的发展进程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刊物的学术品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术特色。1996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主编又策划连续4期推出了中南民族学院宫哲兵教授的“中国哲学史新探”系列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有没有唯心主义?》《中国古代哲学有没有唯物主义》《中国古代有没有认识论》《中国哲学史现行体系的批判》,一期刊登一篇。主编看准作者遵循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异军突起,对中国哲学史作了整体的全新审视。预测论文的发表,必将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以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时代。果然系列论文的第一篇《中国古代哲学有没有唯心主义?》一经刊出,就被《新华文摘》1996年第5期全文转载。[3]

具有超前眼光的编辑,在寻找学术前沿的时候,往往具有自己独到之处,一是他们始终跟踪承担着国家和省、部委的研究课题,如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这些项目均经各级专家委员会论证,基本上是代表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课题,他们会及时向承担这些项目的负责人组稿;二是他们经常联系一些重点高校的学科带头人,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和掌握学术研究动态,发现学术新人。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是学术名家汇聚的地方,绝大多数的专家都带有参会论文。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编辑可以跟学术名家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研究动向,及时跟他们组稿,同时还可以了解一些学术动态,发现学术新人。

三、国际眼光

中国学术期刊的一个特点就是稿源上呈现出明显的内向性,特别是高校的学报都是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发表的文章大多数是本校的作者。与此相反,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在稿源上向全世界的作者开放,是世界的公共学术平台。世界许多著名期刊都把组稿的目光放在国际范围内,在全球组稿,而不局限于本国内。如英国的《Nature》杂志发表来自美国的稿件超过英国本国,有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过1200多篇论文;美国物理学会编辑出版的《Physical Review,A-E》(物理评论),刊发美国自己的稿件仅占1/3~1/2;美国电气与电气工程师学会编辑出版的近80种学术期刊,均被世界公认是相关专业的核心期刊,该学会会员遍布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4]这正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学术无国界。现在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发表论文已不分国界。在亚洲,日本科学家是最早把日光投向欧美期刊的,他们之所以不惜重金请人修改和润色自己的英文论文,就是为了扩大论文的国际影响。时至今日,日本论文在所抽样统计的25种著名期刊中所占比重居世界第2位,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5]不但国外的期刊到中国组稿,而且国内许多作者也纷纷到国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1980年前后,中国科研人员每年发表的论文中被SCI收录的大约只有500篇。30年过去,2009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已经突飞猛进到11.2万篇,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6]不仅自然科学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学者在国外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也增长很快。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国际眼光就显得格外重要。试想,如果学术期刊的编辑只把眼光放在国内或者单位内,不主动到国内外去组稿,国内外的好稿会自然投到你这个期刊来吗?

随着科技问题的日益全球化,人类所关心与面临的许多研究问题也逐渐趋同,全球科技人员渐趋一体化且形成为各种不同的科学共同体,并从而使得相互间的合作研究与分享科研成果成为可能。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7]2002年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论文比为0.02,≥0.02的期刊共11种 (其中英文版7种),512种期刊无国际论文。在2002年度(SCI》收录的中国大陆的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7807篇,其中3497篇的第一作者为中国人,4310篇为中国作者参与的国际合著论文。2002年国内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有3625篇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作者参与完成的,其中2937篇由中国作者参与国际合作完成,688篇由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作者独立完成。[8]这说明,学术期刊国际化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在国际化这个大潮中,编辑的国际眼光至关重要。编辑没有国际眼光,就不可能有学术期刊国际化。

有国际眼光编辑,他会自觉到世界范围内组稿,寻找世界一流的稿件,以保证学术期刊的质量。目前国内一些有名的期刊早已把目光瞄准国外的学术界,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仅紧紧盯住国内人类学界,与人类学界的学者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研究动态,不断向他们组稿,而且还经常与国外的人类学界保持联系,并请他们到本校进行学术交流。不但能组到国内(包括港、澳、台)一流的人类学家的反映学科前沿的稿件,如费孝通、乔健、李亦园、戴庆厦、庄孔韶、周大鸣等,而且能组到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芬兰、澳大利亚、荷兰、越南、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国际知名人类学家的稿件,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莫里斯·布洛克、美国著名医学人类学家莫瑞·辛格、日本著名人类学家塚田诚之等。据统计,从2004年第一期到2012年第四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共刊登了国外学者的文章59篇。经过十来年的不懈努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团结和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人类学学界的精英和学有所成的后辈,形成了自己的高水准作者群。[9]

稿件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学术期刊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水平、内容有所创新的论文,而不是那些重复选题、重复研究的论文,而具有真正原创性的高质量论文,往往出自国内外最好的实验室、最优秀的科学家。因此,中国的学术期刊要走向世界,走国际化道路,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期刊,首先是要有国际眼光,解放思想,努力学习国际办刊的先进经验和办刊模式,更新办刊理念,主动出击,走出国门,到国外去组稿,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国际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在自己期刊上刊发,以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提升刊物的国际地位。

那怎样吸引国外高质量稿源呢?我们可以学习国际名刊的做法,一是选聘国际知名的专家和学者作本刊编委,通过国际编委广泛征集和推荐国际稿件;二是向国际征稿,主动约请国际知名学者为本刊写稿;三是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者通过网络加强与国际学者的联系和横向交流,跟踪国际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征集国际优秀稿件。只要编辑人员能独具慧眼,掌握国际研究动态,就有可能组到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吴光华.编辑的眼光——从《战争启示录》的出版谈起[J].中国出版,1998,(2).

[2]任火.编辑审稿应守住学术底线[J].编辑学刊,2001,(5).

[3]廖智宏.主编策划意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4]徐宁.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路[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5]周宇,王益民.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走势探析[J].编辑学报,2005,(1).

[6]黄永明.中国学术期刊的尴尬与梦想[N].南方周末,2010-09-10.

[7]童纪新,王卫星.科技全球化特征、影响及其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J].竞争力,2002,(1).

[8]张永平,陈继华.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的途径[J].编辑学报,2004,(3).

[9]韦光化.浅议学术期刊国际化组稿策略[J].出版广角,2009,(6).

猜你喜欢
眼光学报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以学术期刊为桥梁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
刮目相看
Dare to stand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