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脊柱骨转移MRI诊断的临床分析

2012-12-09 04:22关勇富晓敏谷青芬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037005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椎体肿块脊柱

关勇 富晓敏 谷青芬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037005;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

近年来,由于医学治疗上的进展,恶性肿瘤患者生存年限得到延长,临床上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脊柱转移患者就明显增多,故临床上脊柱骨转移MRI检查的患者也明显增多,骨转移瘤在临床上仅次于肺和肝转移瘤,多见于老年人,以男性为多。MRI在脊柱骨转移瘤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性[1],明显优于普通X光检查,甚至早于核素及CT对病灶的检出,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肿瘤转移灶数目、大小、是否侵犯邻近组织等信息,为临床及时治疗及预后估价提供帮助。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肿瘤科脊柱转移的患者中抽取80例病例加以分析,其中肺癌44例,乳腺癌12例,胃癌7例,其他17例;而单发病例为35例,多发病例为45例;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16~82岁。

1.2 检查方法 我院采取0.35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常规检查方法为层厚5mm层间隔1mm常规 T1WI、T2WI,进行矢状位、轴位扫描,必要时加STIR扫描,有时进行增强扫描。

1.3 诊断标准 脊柱骨转移瘤是指骨外其他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和其他恶性病变转移至骨而发病,但不包括原发性骨肿瘤[2]。转移瘤病灶多位于椎体后缘,呈圆形、卵圆形累及大部分椎体多伴有椎体压缩骨折,有椎旁软组织肿块37例,信号多样有长T1、长T2信号、有骨性T1低、T2低信号影,亦可见斑片状混杂信号影,STIR扫描及增强扫描可见突出病灶显示率。骨转移分为三种形态,一种为溶骨性脊柱转移瘤,另一种为成骨性脊柱转移瘤,第三种为混合型转移瘤。(1)溶骨性脊柱骨转移瘤:由于肿瘤细胞产生各种刺激因子、刺激破骨细胞使其数量增多引起溶骨,由于多向承重部位转移,椎体转移多发生在胸椎及胸腰段椎体为多,常累及椎体后缘和椎弓根,亦可累及一侧边缘,引起椎体一侧塌陷变形或破坏整个椎体,致椎体楔形改变或完全塌陷,造成脊柱成角畸形,椎间隙一般保持正常,肿瘤在椎体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早期小的骨质破坏X线不易发现,MRI易于早期发现。(2)成骨性脊柱转移瘤:多由生长缓慢的肿瘤引起,转移瘤的成骨不是肿瘤细胞成骨,而是肿瘤引起宿主骨反应性成骨,成骨使整个椎体密度增高、骨小梁消失或增粗增厚模糊,但形态正常,椎体极少塌陷及楔形改变。(3)混合性转移瘤兼有以上两种特点。

1.4 结果 本院80例患者中溶骨性病例62例,成骨性病例10例,混合型8例,其中诊断明确的68例,经过STIR扫描的12例;增强扫描5例,MRI平描对上诉转移瘤大都能够及早发现,因为溶骨性转移瘤有椎体破坏及信号增高,不难发现,成骨性转移瘤由于瘤骨原因在T1WI呈低信号,STIR扫描大部呈低信号,少量亦可见T2WI稍高信号。只有少量患者椎体转移瘤病灶不大时,未引起椎体破坏,仅有信号的改变,这就需要增强扫描加以确诊。

2 鉴别诊断

2.1 老年性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以钙化为主,有时不知道受伤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造成多个椎体压缩变形,并且产生异常信号,最容易与脊柱骨转移瘤相误,有几点可资鉴别:老年性骨萎缩所有椎体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可出现双凹变形压缩。变形椎体上下终板存在椎旁无软组织肿块。MRI不见有软组织改变,增强扫描未见强化。

2.2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椎体密度相对较高,椎体破坏容易累及边缘及终板,椎体内部及周围可出现椎体骨质增生反应,椎体终板受累及椎间盘受累造成椎间隙狭窄,并且进一步累及椎体附件,MRI示椎间盘T1WI呈低信号影T2WI混杂,结构破坏,终板TWI低信号黑线消失,椎旁及腰大肌可见有脓肿包裹,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呈环形强化,而转移瘤软组织肿块多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在骨结核病当中还应该提一下骨感染,因为手术后引起的椎体破坏以及其他杆菌如布氏杆菌都和骨结核有相似之处。这就需要临床进一步完善检查。

2.3 骨原发性骨肿瘤 其中以骨髓瘤好发于椎体与转移瘤鉴别较为困难。多发骨髓瘤多发生在椎体时多位于椎体中心,较少累及椎弓根,累及附件时多发骨髓瘤可出现膨胀性改变而转移瘤极少见,多为溶骨性破坏及形成软组织肿块,全身性改变有助于诊断

2.4 外伤 外伤看似简单,但有时在临床上,有的肿瘤患者实际上是因为椎体破坏导致行动障碍而产生的外伤,这就需要鉴别,外伤一般椎体呈楔形改变,下缘尚平整,椎体后缘向后鼓出呈弧形,但连线不断。

3 特殊病例

本院80例患者中其中有5例患者是以腰痛来就诊的,在扫描的过程中发现椎体破坏,周围有软组织肿块建议肺部扫描和B超检查,其中4例肺癌确诊,1例肝癌确诊,可见MRI在实际诊疗过程中,能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4 讨论

脊柱转移瘤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使患者的行动能力障碍,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影响,MRI不仅可以准确地对骨转移进行提早诊断,亦对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MRI对于椎管内受破坏的椎体对于脊髓的压迫情况亦可给出明确的图像显示,对于病灶距离体表程度亦可以给以比较满意的测量,并且在放疗过程中对于脊髓的损伤亦可及时的发现[4]。对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脊柱骨转移的途径主要是血形转移,故一些腺癌病灶还小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骨转移,在44例肺癌患者中有15例就是这个情况,特别是小细胞肺癌更是很早就发生骨转移,这就要求临床对于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早检查脊柱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增加治愈机会。上面说到脊柱转移还有一大部分是多发转移,MRI对于这些多发病灶的检出亦优于其他检查,因为MRI可以进行多层面,长范围内进行检查,这就极大的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不过,MRI检查也不能代替其他检查手段,也需要协同其他检查如核素扫描,减少误诊率。

总之,MRI在脊柱转移瘤方面的诊断应用和在应用过程中,对临床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

[1]高元桂,等主编.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

[2]白人驹,主编.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

[3]付克广,肖红喜.脊柱转移瘤的 MRI诊断与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1,17(5):378.

[4]蒋拥军,易继权.脊柱转移性肿瘤的 MRI诊断与鉴别〔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804.

猜你喜欢
椎体肿块脊柱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