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2012-12-09 04:22朱宜青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ICU22600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气管气道通气

朱宜青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ICU 226001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对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减少误吸、增加通气的有效性、对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和进行机械通气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气管切开对患者是一种损伤,有较多的并发症,甚至意外发生,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需加强护理,我院于2009年8月—2011年8月对收治的行气管切开的患者30例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5.8±0.29)岁。30例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2例,重型颅脑外伤8例,高血压脑出血6例,急性呼吸衰竭4例。27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死亡。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术后早期应严密观察气管切开后伤口有无出血,有无皮下气肿、呼吸困难。定时更换气管切开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取仰面平卧位,使颈部舒展以利呼吸和咳嗽。避免过多刺激及不必要的搬动,防止气管内出血和气管插管移位。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口腔护理,防止致病菌的繁殖,减少口臭及肺部感染。

2.2 心理护理 对于气管切开后清醒的患者,由于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加之疾病及治疗相关的不良刺激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此时患者易产生紧张、烦躁、恐惧、抵触等心理。因此,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首先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谈,和蔼的态度能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在精神上给予患者支持和理解。

2.3 气道湿化护理 气管切开的患者,空气直接进入人工气道从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失去了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屏障等保护作用,使滞留在呼吸道的分泌物逐渐浓缩、干燥,阻塞管腔影响正常呼吸功能[1]。因此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足量补液对气管黏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气道吸痰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可通过呼吸机上的加温、加湿装置或人工鼻来保证气道的温湿度。对于脱机的患者可使用持续滴注湿化法、微量泵持续滴入的湿化方法等,这些方法均有较好的湿化及改善肺通气等作用[2]。

2.4 吸痰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按需吸痰。吸痰应选择在翻身、拍背,导管内有痰鸣音,行体位引流后,气道压增高及气囊放气时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给予2min纯氧,以提高机体氧储备,避免发生低氧血症。吸痰时要选择粗细适宜,质地柔软的吸痰管,减少对气管黏膜的损伤,吸痰技术要熟练,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应一次一更换,每次吸痰应先吸净气管内再吸口腔、鼻腔分泌物。吸痰期间应密切注意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呼吸窘迫,立即停止抽吸并吸入纯氧,待生命体征恢复到基础水平后,才能再次抽吸。

2.5 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皮下气肿、气胸、窒息、急性肺水肿、气管及食管瘘等,护理人员应当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遇到患者窒息时,应当迅速帮助患者吸氧、吸痰,恢复呼吸道的通畅。在吸痰的过程中,如不断吸出食物应怀疑有气管瘘发生的可能。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有关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的急救处理措施。

3 体会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是维系患者生命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患者上呼吸道功能丧失而继发感染、气管切开管意外脱出或梗阻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体会到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气管切开术后的常规护理,而且要积极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掌握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处理对策、正确的吸痰方法、气道湿化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医师反映,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从而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管理质量。

[1]谷洪波.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167.

[2]王艳霞.气管切开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23.

猜你喜欢
气管气道通气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儿童中心气道狭窄84例的病因及诊疗方法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