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

2012-12-09 04:22李小燕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中心卫生院529159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股骨颈患肢骨折

李小燕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中心卫生院 529159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大多发生于老年人。这种骨折治疗时间长,功能恢复慢,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护理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康复。我科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该类患者64例。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展开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4例,男25例,女39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3.3岁,均为新鲜骨折;经颈型36例,基底型28例;按Garden分类:I型8例,Ⅱ型26例,Ⅲ型22例,Ⅳ型8例;术前合并症:高血压病51例,冠心病6例,脑血管病2例,糖尿病3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2例;24h内手术治疗18例,行患肢皮牵引3~6d后手术38例,保守治疗8例。

1.2 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2年,股骨头置换的患者术后功能满意,内固定术后的骨折基本愈合,关节活动基本正常,保守治疗的架拐基本能行走。

2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 老年人本身心理较脆弱,容易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在骨折伤后显得更突出,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他们怕痛、怕残、怕失去生命、怕家属嫌弃,对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护理人员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安慰他们,尽量满足患者的正当需求,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细心周到地做好基础护理,使他们不感到孤独和恐惧,感到医院温暖如家,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2.2 饮食指导 老年患者往往胃肠功能减弱,进食较差,或伴有恶心呕吐等,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影响骨折愈合,所以应指导患者进食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及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蔬菜粥、酸奶、蜂蜜水、鱼汤等。骨折2~4周后,可加含钙丰富食物如:老母鸡汤、猪骨头汤、羊骨汤等。

2.3 牵引及体位的护理 经常检查牵引装置:牵引床脚要垫高15~30cm,密切观察牵引效果,对牵引肢体的位置、肢体末梢血液循环的情况和力线是否恰当要重点观察,保持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两腿间放一软枕。骨牵引者每天以75%酒精消毒牵引针孔2次,预防感染。皮肤牵引的,每1~3h要观察被包裹的皮肤,防压疮。应指导患者做足背运动及趾背、股四头肌运动,踝关节、膝关节伸屈运动,牵引3~4周后,即可去掉牵引在床上自由活动患肢,并继续锻炼股四头肌活动。如果下肢肌力好,即可用双拐下地活动,但患肢不能负重。

2.4 术前护理 (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对手术的耐受性进行评估并做好各种相应检查。(2)治疗并存的慢性病:对患者要详细询问其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等其他慢性疾病,对有并存慢性病者术前组织有关科室会诊,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尽可能使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有高血压的患者应遵医嘱口服降压药,并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定时测量血压,使血压在正常范围;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使术前血糖控制在7.0mmol/L左右;应用胰岛素治疗期间每人要监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并记录;在术前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确定感染完全治愈后方能手术。

2.5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回房后的交接工作,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渗血情况。(2)安置合适的体位:保持患肢呈外展30°中立位,髋关节和膝关节各屈曲30°,可穿丁字鞋,足跟部予垫棉垫。加强皮肤护理,臀部垫气垫圈或水枕,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每2h翻身1次,翻身时,向健侧翻5°~10°,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位伸直,双腿间夹一软枕。(3)平衡镇痛:舒适护理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减轻患者创口疼痛,以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4)切口引流管的护理:切口引流管接无菌负压吸引器于床旁,注意引流管的位置,必须保持引流管通畅,不折叠,不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一般术后24h引流液少于20ml可拔管,一般引流管留置2~3d。(5)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即观察指标如:足背动脉、足部皮肤温度、趾端甲床颜色及活动情况。如出现肢体末端颜色苍白或青紫,肢体麻木,感觉减退,则说明末梢循环不佳,严重的可能出现肢端冰冷、肢端剧痛等,出现此类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6)转运搬动患者时,注意维持患者下肢于外展位,防止内收、内旋,预防脱臼。(7)指导并督促患者做功能锻炼,如下肢功能锻炼,术后尽早行股四头肌舒、缩锻炼,鼓励并协助患者做主动或被动的膝关节、踝关节运动,术后2周,可以和医生沟通,在患者耐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在床边站立,一般首先开始从卧位到坐位运动:用双手支撑于床上,屈健腿伸患腿,利用双手和健腿支撑力将患腿自然垂于床沿,逐渐下床。无不适后,可在有人保护的情况下扶双拐床边站立练习行走,不负重,健腿先迈,患腿跟进,拐杖随后。每次20s,每天练习2~3次[1]。

2.6 并发症的预防

2.6.1 预防肺部感染的措施:骨折后,老年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肺内痰液难以咳出,易致坠积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护士应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及扩胸运动,予定时翻身拍背,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遵医嘱给予化痰药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并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6.2 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措施:老年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刚开始卧床排尿不习惯,患者很容易限制饮水,甚至憋尿导致泌尿系感染与结石,男性患者还易发生副睾丸炎,故应做好如下防治措施:(1)可热敷耻骨上区,轮流倒水音,以诱导排尿,若失败则在无菌操作下临时导尿,以避免急性尿潴留;(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不少于1500ml,对留置导尿管者,保持导尿管的通畅、清洁,定时更换导尿管及引流袋。(3)每天用碘伏或温开水擦洗会阴部,保持会阴部清洁。

2.6.3 预防褥疮发生的措施:褥疮发生与老年人周身血液循环差、长期卧床、活动减少、骨隆突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有关,常见于骶尾部、足跟等处。针对以上原因,其预防措施是:床褥平整、柔软,除了保持皮肤清洁,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时翻身等常规护理外,给患者使用动力型气垫床,改变机体受压点。新型水胶体敷料,贴敷骶尾部、双髋部等,减轻局部受压。对受压部位每天用50%红花酒精按摩,或用温热水擦洗后涂擦爽身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减少皮肤摩擦。通过以上措施,64例患者无1例褥疮发生。

2.6.4 预防便秘的措施:股骨颈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胃肠蠕动减慢,而手术的禁食及饮食不当,食物残渣不足,直肠黏膜受到粪便刺激较少加重了便秘的发生。因此患者宜食用清淡味鲜、易消化半流质或软食,多食蔬菜、粗粮等含纤维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芹菜等和香蕉、芝麻、蜂蜜等具有通便作用的水果和饮料,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可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肠蠕动,改善肠管血液循环,有利于大便的排出,适当使用缓泻剂及开塞露或排便灌肠的方法,以免用力排便而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2.6.5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由于长期卧床,患者血流缓慢,尤其是高血脂、高血压患者行降压治疗后更易引起深静脉血栓。因此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50mg口服,1次/d。指导患肢伸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及足趾的伸展运动,每天定时按摩患肢,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借助骨科床的拉手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坐起、翻身,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3 出院后特殊指导

(1)避免长时间行走,避免长时间站和坐。(2)避免下蹲、弯腰,排便时用坐便器。(3)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4)定期随访到终身。

4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整体护理的不断发展,护理质量在不断提高,高质量的护理是患者机体迅速康复的保证。现代护理模式更关注的是心理、生理、功能锻炼、出院后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多数有重要脏器的功能衰退、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状况差等特点,因此,护士要针对其原因,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应细心的观察,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准确、可靠、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严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精心护理及患者的积极配合,64例患者无1例因护理不当及责任心不强而发生并发症,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

[1]罗凯燕,喻姣花,主编.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32-133.

猜你喜欢
股骨颈患肢骨折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预保温防止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分析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