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致双硫仑样反应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2012-12-09 08:22刘凤强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77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6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头孢曲松导联

孔 静 刘凤强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277000

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很多患者在用药期间饮酒后,出现面部发热、皮肤潮红、出汗、恶心、心率加快、四肢无力等双硫仑样反应,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本文着重介绍1例双硫仑样反应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以引起重视。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8岁,有冠心病史,3年前行PCI术,坚持服药。3d前因急性支气管炎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在治疗期间,于家中自饮白酒约100g,遂后出现心前区不适、面部发热、皮肤潮红、出汗、恶心、心率加快、四肢无力等症状,送到我院救治。入院查体:T 35.5℃,P 108次/min,R 24次/min,BP 150/80mmHg(1mmHg=0.133kPa),SpO295%,神志清,精神紧张,痛苦病容,面色潮红,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 108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左偏,ST段压低(Ⅱ、Ⅲ、AVF、V4~V6)。初诊为使用头孢曲松钠后饮酒导致双硫仑反应,给吸氧、心电监护、地塞米松、异丙嗪应用。患者症状无缓解。10min后感心前区不适加重,伴全身出汗、濒死感,心电监护出现ST段抬高,复行18导联心电图示AVR、V1~V4、V3R~V5R导联ST段抬高0.1~0.3mV,Ⅱ、Ⅲ、AVF导联 ST段压低。又给5%葡萄糖液、胰岛素、氯化钾、硝酸甘油缓慢静滴,地西泮10mg肌肉注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嚼服。30min后症状无缓解,给吗啡5mg肌肉注射,复行心电图仍示 AVR、V1~V4、V3R~V5R ST段抬高0.1~0.3mV,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1×109/L,N 61.2%;电 解质:钾3.52mmol/L,钠 140.20mmol/L,氯 101.55mmol/L;血 糖6.20mmol/L,ALT 36U/L,AST 53U/L,心 肌 肌 钙 蛋 白0.4ng/ml,其余正常。诊为急性前壁、右室心肌梗死,经家人同意给尿激酶溶栓。静滴尿激酶25min后心电监护出现阵发性室速,给胺碘酮150mg静推,300mg静滴维持;又反复出现室速,室颤1次,给电除颤(200J)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室速、室颤消失。6h后复查ALT 66U/L,AST 93U/L,心肌肌钙蛋白2.4ng/ml,心电图 V1~V4Q波形成,AVR、V3R~V5R导联ST段回落,继续给常规治疗。20d后病情平稳,致上级医院于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

2 讨论

双硫仑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等)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与双硫仑相同的硫甲基四氮唑基团,此类药物抑制了乙醛脱氢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导致乙醇氧化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在体内大量蓄积,体内多巴胺代谢受阻浓度升高,致使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并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从而出现一系列血管运动性和神经精神性症状。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面部发热、皮肤潮红、结膜充血、荨麻疹样皮疹、出汗、心悸、胸闷、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视觉模糊、烦躁不安、精神错乱,严重的病例可导致神志不清、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脑出血等。反应的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本病例有冠心病、PCI术史,发病后一直精神紧张,从而加重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舒张期缩短,冠状动脉灌注压减低,冠脉灌流量减少诱发心肌梗死。儿童、老年人及过敏体质者发病更严重,如抢救不及时,也可引起死亡,心脏病和脑血管患者更应特别警惕。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头孢曲松导联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自制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保护套对危重患者监护效果的影响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头孢曲松配合碘伏擦拭对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