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螺旋CT诊断(附10例分析)

2012-12-09 08:22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277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6期
关键词:髂骨骶髂强直性

宋 飞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 27700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累及中轴骨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侵犯骶髂关节,然后逐渐向上或向下蔓延。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僵直[1],CT检查准确地反映其发病部位及不同阶段的进展情况,本文回顾分析1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CT表现,加深对该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10例2010-2011年经临床和CT扫描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临床分为3期,参照1966纽约标准[2],将所有病例的CT检查据其表现分为0~4级。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1.3岁。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emotion 6CT机,患者取仰卧位,以骶髂关节下缘为基线,向上连续CT轴位扫描,层厚2.5mm,间隔2.5mm,骨窗位观察,使用计算机测量关节间隙宽度,关节间隙测量在关节滑膜部中1/3处。

2 结果

Ⅰ级:关节髂骨侧关节面模糊,局灶性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轻度破坏,但关节间隙正常,有2例;Ⅱ级:轻度异常,关节面模糊不清,软骨下骨质破坏、毛糙和微小囊变,局限性骨质疏松和硬化,但不伴有关节间隙的改变,有2例;Ⅲ级:明显异常,软骨下严重骨质侵蚀、破坏呈毛刷状和弥漫性硬化,明显的骨质疏松和囊变,间隙增宽或变窄,有4例;Ⅳ级:严重异常,明显的骨质破坏,硬化和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消失,骨小梁通过,关节完全强直,有2例。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背痛和进行性脊柱僵硬,实验室检查如HLA-B27是一较特异的指标,因此,对于有症状的青年男性患者,更应想到此病可能,均应行CT扫描。

CT表现:(1)早期仅见普遍性骨质疏松;(2)病变最先侵犯骶髂关节。表现:①自关节下2/3处开始,关节间隙增宽,边缘模糊,关节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其内有细小密度减低区,呈“串珠状”,多累及双侧的髂骨面;②病变发展可侵犯全关节,关节边缘不整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最后消失并骨性僵直。(3)脊柱改变。表现为:①早期为椎体上、下局部皮质消失,附近骨质不同程度硬化,椎体凹陷消失呈“方形”椎体。椎间小关节、胸肋关节以及肋横突关节边缘模糊。小关节面有软骨下骨硬化。②病变进展关节间隙消失以至强直,逐渐呈驼背和侧弯。③自下而上脊柱韧带钙化,椎体四角变尖,椎间隙均保存,最后形成“竹节状”外观,具有特征性。

CT在发现骶髂关节早期病变如关节面侵蚀、间隙增宽和狭窄、关节面硬化和强直等方面,明显优于X线。它可以明确诊断临床高度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病例,并可以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征象,同时能准确的显示并测量关节间隙的宽度及病变范围,易于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改变,从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还能对强直性脊柱炎作出准确的分期。

鉴别诊断:(1)类风湿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病变为该病的晚期表现,类风湿因子阳性。(2)致密性骨炎:髂骨致密性骨炎系好发于女性,20~40岁和中年女性多见。通常都是妊娠后期或分娩后起病,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可稍缓解,很少累及到关节软骨,不会累及脊柱骶髂关节髂骨侧,以骨质硬化为特点的非特异性炎症,有高度致密的骨硬化现象,尤其以髂骨下2/3更为明显,但关节间隙则无改变,可自愈。(3)骶髂关节结核:多发于15岁以上青壮年,女性较多。开始多为骨型结核,发生于骶骨或髂骨,然后扩散至关节。大多数有脓肿形成,多数发生在关节后部,有时发生在腹股沟,臀部或会阴部,在盆腔内少见,如骶骨破坏严重,也可在盆腔髂腰肌部位。常因脓肿张力大自行穿破形成窦道。

[1]白人驹,等.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48-750.

[2]曹来宾,徐爱得,徐得永,等.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0-452.

猜你喜欢
髂骨骶髂强直性
骶髂关节错缝症推拿手法复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双针双导管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髂骨翼病变1 例
晨僵、腰痛须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不同年龄正常人群骶髂关节间隙的CT 影像解剖学观测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骶髂关节结核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生育吗
女性慢性腰痛 谨防致密性髂骨炎
髂骨与性别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