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黄连素液治疗80例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观察

2012-12-15 02:30钟惠燕
中外医疗 2012年13期
关键词:血象黄连素败血症

钟惠燕

(樟木头医院NICU科 广东东莞 52363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其中男48例,女32例,胎龄36~42周,体重在2500~4000g,有42例伴见发热,45例伴见血象升高,7例患儿表现吃奶减少,18例表现为腹泻,16例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发病部位:面颈部49例,腋下16例,腹背部35例,其他21例;对照组79例患者男42例,女37例,胎龄37~42周,体重在2400~4100g,有38例患儿伴见发热,6例患儿表现吃奶减少,17例表现为腹泻,41例伴见血象升高,15例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发病部位:面颈部44例,腋下15例,腹背部36例,其他2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入选排除标准:本组研究对象为确诊为新生儿脓疱疮的患儿,可见皮肤大量密集的黄色小米粒大小的脓疱疮,基底部发红,高出皮面;排除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需要机械通气、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合并其它严重感染的患儿。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应用中西结合方法,中药以0.1%黄连素液为主,用黄连素片配制0.1%黄连素液,水温控制在38~40℃之间,将0.1%黄连素液湿敷患处,时间为3~5min,涂抹面积可根据患儿脓疱疮的范围大小决定,涂抹一般为每日3次,面积大的患儿可以用此水洗澡,洗浴后大的脓疱先行局部消毒,无菌针头刺破,吸净脓疱液,再用无菌棉球蘸原液涂擦后保持干燥,涂抹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伤新生儿皮肤,切勿将水置入眼、鼻、口、耳中。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同时,配合加强病房管理,注意清洁卫生,使保持新生儿皮肤干燥、清洁,注意保暖,隔离病儿,及时更换尿布,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积极治疗合并症,给予支持疗法及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常用的抗生素为青霉素、头孢唑啉钠或头孢噻肟钠静脉滴注,每日2次,感染严重者可选用2种抗生素联合用药。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同研究组的西药治疗方法。

2 结果

疗效评估:显效:用药1~2d后,脓疮创面干燥结痴无渗出,其余丘疹未形成脓疱,无新皮疹出现,发热、吃奶减少及精神不振等表现消除,血象恢复正常;有效:用药4~5d后,脓疮创面干燥结痴无渗出,周围皮疹减少,无新发皮疹,发热等其他原有症状明显减轻,无并发症的出现;效差:用药5d后,原有脓疱退而复现,或原有皮损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全身的并发症,如败血症等。

研究组脓疱消退时间平均3.8d,对照组平均4.7d;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7.2d,对照组8.4d,脓疱消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疗效见表1。

3 讨论

3.1 新生儿脓疱疮的概况

新生儿脓疱疮是新生儿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病急剧,传染性强,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的健康。局部的病变特点为大小不等的多形红斑,在红色基底上伴有白色或灰黄色硬而发亮的薄壁水脓疱,薄膜紧张,易破溃,挠抓破溃后露出红色糜烂面,邻近脓疮可相互融合,也可向四周扩散,若未及时给予干预治疗会出现败血症等。患儿可还可表现出全身症状,如发热、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和血象升高等。所以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是其治疗原则。

其发病原因与以下几点有关:(1)新生儿皮肤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仍不足,角质层发育不完善,局部血管及淋巴管丰富,对细菌特别敏感而造成炎症反应过强;(2)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母婴同室,生儿沐浴用具和医务人员的手、鼻等部位带菌,造成交叉感染;(3)环境温度过高,新生儿包裹的衣物太多,汗多不透气,局部卫生差,皮肤不清洁、不干燥容易造成细菌滋生。

新生儿脓疱疮的病原学主要以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颈部、腋窝等部位皮肤褶皱较多,适于细菌生长和贮存,容易造成新生儿皮肤感染。新生儿脓疱疮重要的全身并发症是新生儿败血症,所以有注意观察,对患儿的症状、血象和相关检查指标提高关注度,预防败血症的发生,能很大程度山改善患者的预后。

3.2 黄连素的治疗作用

黄连素又称为盐酸小檗碱,是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黄连素为抗感染中草药提取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试验证明[1]其不论在体内或体外,均能增强血液中白细胞吞噬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疗效;还有学者指出:[2]黄连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显著抑制效果,其药理作用主要是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和DNA复制,干扰细菌繁殖,导致核糖体和细胞壁的改变,干扰了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

新生儿脓疱疮多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链球菌引起,黄连素用于治疗脓疱疮,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和解毒作用,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及溶血素效价。有学者指出[3]黄连素内服外洗联合应用,可使疗效明显提高,见效快、疗效好、经济方便,且对小儿并无毒副作用;还有学者指出黄连素外洗不但可以清除新生儿汗渍,促进散热,还能减轻脓疱引起的疼痛,避免因搔抓造成疱壁破裂导致感染扩散;黄连素药性苦寒,用药后当日或次日脓疱疮即结痂或干燥,且药源充足,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理想,有效阻断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及败血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在使用黄连素的治疗的同时,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加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合并症,并给予支持疗法和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也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完善的护理手段也是阻断新生儿脓疱疮进一步传染的重要措施。应做到每日婴儿室通风换气,更换衣物,并煮沸消毒或洗净暴晒;制定严格的保洁措施、消毒隔离措施,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病区,强调工作人员、新生儿母亲及接触新生儿前必须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擦涂双手;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定期消毒和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综上,新生儿脓疱疮是常见的临床新生儿皮肤感染性疾病,通过黄连素的治疗,其临床满意,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陈鲁媛,张发力,王建华.黄连素炉甘石洗剂治疗新生儿脓疱疮58例[J].山东医药,2003,43(16):52~53.

[2] 周坤,陈少春,郑肇敏.炉甘石混合液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4,3(2):3~4.

[3] 魏克伦,杨于嘉.新生儿学手册[M].第5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19~720.

猜你喜欢
血象黄连素败血症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医学期刊常用字词正误对照表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部分常用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巧用黄连素
血象分析在犬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血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