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网事”做微直播

2012-12-22 19:03文/李
中国记者 2012年8期
关键词:分社西沙多媒体

□ 文/李 响

在“中国网事”做微直播

□ 文/李 响

微直播对记者的多媒体采集能力和编辑的多媒体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前期的组织策划到后期的加工制作,微直播需要多媒体联动,采编是一个整体。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使每个网民拥有了自己的话语空间。主流媒体如何在微博这一新兴舆论场发声,第一时间将正在发生的新闻呈现给网友,并与网友互动,收集线索、汇总信息、解疑释惑,这成为微博时代主流媒体面临的挑战。

新华社多媒体新闻栏目“中国网事”是为顺应网络传播新形势,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而设立。开栏两年来,“中国网事”始终将微博运用于新闻报道之中,通过“微直播”的形式,对新媒体采编流程和报道机制进行了一些探索。

“微博”+“直播”=?

“中国网事”利用在新华网、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网站的官方微博进行微直播,通过超过400万粉丝评论、转发,扩大了影响力。

从形式上,微直播是由一组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主题微博组成。记者在新闻现场即时采编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由后方编辑部编辑加工后签发微博,或授权前方记者直接发布。

微直播与快讯、电视直播、网络直播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有发布即时、内容滚动、时间连续等特点,但微直播又有其自身特点:一是微直播中每条微博内容相对独立,受到单条微博140字限制,新闻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给受众,受众的信息接受具有随机性;二是微直播可通过文本形式进行,也可通过超文本的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超链接等形式进行,可用“#”“@”等微博特有的符号突出主题、与其他微博形成关联;三是普通粉丝也能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互动,参与微直播,微博运营商可通过关键词抓取,将相同话题聚合,在微直播页面集中展示,媒体也可以即时获得用户对报道的反馈和意见。

在许多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对报道成品的摘发和展示,通过超链接引导粉丝到媒体网站页面阅读新闻。但微直播不同于媒体官方微博的稿件展示,因为微直播中的一条条微博就是报道本身,微直播的过程就是报道进行的过程,微直播的结束也是本次报道的结束。至于根据微直播内容采写的稿件,可以作为微直播报道的延伸。

随着新媒体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报道可视作一种区别于消息、通讯等传统体裁之外的新体裁,因此微直播也是一种新媒体报道体裁。

采编发一体,多媒体联动

从“TNT”(Today News Today)到“NNN”(Now News Now),微博对传统新闻业发出了巨大的挑战。

发微博的门槛并不高:“上网手机”+“移动网络”的组合使微博成为随身携带的自媒体。主流媒体即便信息采集网络大、反应快,时效上也难以超越在新闻现场的当事人。传统媒体在时效上的劣势,已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显现,主流媒体传统意义上的“首发”“独家”优势丧失殆尽。因此,新闻媒体传统的采写编发流程和消息、通讯的体裁很难适应微博时代受众便捷获取信息的需求。

为适应微博报道“短平快”的要求,从2010年9月起,“中国网事”即采取微博滚动直播的方式探索新型发稿方式,并在“360与QQ大战”事件中,微博滚动播发了对腾讯马化腾和360周鸿祎的独家专访;2012年3月,“中国网事”在广东省新兴县龙山塘村进行了“探访中国最洁净乡村”微直播,这是栏目组首次授权分社在新闻现场直接编发微博;2012年5月4日至7日,“中国网事”编辑与海南分社记者组成小分队,赴西沙群岛开展了“我们的西沙”微直播,首次实现采编发一体化。

通过数十次微直播实践,“中国网事”微直播突破了“先成稿,后编发”的传统报道流程,由记者第一时间将采访内容和采访过程编发微博,由后方编辑部即时签发,待微直播结束后,再将采访内容编发消息、通讯等。这种“边采边发,先零后整”的采编流程,既满足了时效的要求,又可整合微直播内容,保证新闻信息的完整性,通过二次传播强化效果。而采编一体小分队的形式将编辑部前移,将采编流程扁平化,提高了采访素材整合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新媒体报道的时效。

微直播对记者的多媒体采集能力和编辑的多媒体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网事”是多媒体新闻栏目,在多次微直播中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联动,有的是前方一位记者承担三种形式的报道任务,有的是由前方记者提供各种形式的素材,由后方编辑加工整合。总之,从前期的组织策划到后期的加工制作,微直播需要多媒体联动,采编是一个整体。

用好网言网语,做足“网味儿”

如何让微直播赢得粉丝的关注?如何吸引受众参与其中?

首先,微直播的选题要突出新闻性,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网民关注设置议题,找到两者的“最大公约数”。

2012年上半年,结合“走转改”活动,“中国网事”加强策划,与新华社国内分社联动,针对社会热点和网络焦点推出了一系列微直播:针对垃圾围村的现象,广东分社进行了“探访中国最洁净乡村”微直播,介绍龙山塘村美丽村庄建设和生态环保经验;针对医患矛盾激化现象,吉林分社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采访,进行了“走进ICU,听医生吐槽”微直播,传递一线医务人员心声;针对玉树地震两周年,青海分社组织了“玉树,你好吗”微直播,介绍玉树灾后重建最新进展;针对农村基层财务公开,上海分社进行了“走进星火村,围观农民如何hold住账本”微直播;针对海南将成立三沙市、西沙旅游开放在即,海南分社小分队赴西沙群岛,进行了“我们的西沙”微直播。针对我南海局势,海南分社在2012年7月又组织了“我们的南沙”微直播。系列微直播紧扣社会热点,抓住粉丝的眼球,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引导舆论,赢得了数百万粉丝的关注和数十万评论转发,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其次,微直播要善于利用网言网语,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

以微直播主题为例,“我们的西沙”是从十余个候选主题中脱颖而出的。候选主题中不乏诗词、歌词等文艺味儿十足的主题,但略显平实的“我们的西沙”蕴含了一份民族自豪感,唤起了许多网友的爱国情怀。在上文提及的系列微直播主题中,不乏“hold住”“吐槽”这样的网络流行语,这些网言网语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微直播中适当运用,表达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拉近了与网民的距离,使报道网味儿十足。

此外,网民有“读图”的心理期待,所谓“无图无真相”。由于微博字数限制,适当发配图片或视频可以带来“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广东乌坎事件报道中,时有关键图片和视频揭开真相、澄清谣言;“我们的西沙”微直播首次实现了每条微博配图,百余张高清海岛图片受到广大粉丝的青睐。

再次,微直播要实时与粉丝互动。“中国网事”在微直播前,会发微博预告,与微博运营商合作制作专题页面,收集粉丝关切,提前与前方记者沟通。在微直播进行中,会有专职编辑监看粉丝评论和转发,发现问题当即与前方记者联系,及时作出回应,如有粉丝精彩观点和评论,也会在官方微博转发。

新华社)

猜你喜欢
分社西沙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鹰击”护西沙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西沙必利在新型键合手性柱上的拆分及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