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三联结合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2012-12-23 04:41叶作文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1期
关键词:肥大细胞变异性奈德

叶作文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人民医院儿科,广东紫金 517400

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哮喘、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是以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慢性气管炎症和高反应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炎症及过敏因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中扮有重要的角度[1],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由于本病缺乏典型的哮喘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贻误病情,可能发展成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2]。常规治疗方法是口服氨茶碱控制症状治疗,但不宜长期使用,且停药后又易复发。酮替芬是抗组胺药,是临床常用抗过敏药物。布地奈德是唯一的吸入型激素,是治疗轻、中度哮喘第一线最有效的局部抗炎治疗药物。本文观察在常规茶碱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酮替芬和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既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又抑制了诱发哮喘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促进咳嗽症状的消失,避免复发,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入组标准的98例变异性哮喘的患儿是我院2009年2月~2011年6月收治,将患儿按照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咳嗽、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例,n=49)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组的CVA诊断标准;②≥4岁的患儿;③家长或监护人自愿参加,愿意配合相关方案;④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相关方案研究。

1.2.2 排除标准 ①治疗前3 d服用影响疗效判定的药物;②先天性呼吸道﹑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纤毛不动综合征等;③合并有全身感染,严重心、肺、肾等疾病或功能不全者;④对治疗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进行消炎、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外,口服氨茶碱3~5 mg/kg,3次/d,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酮替芬,每次1 mg,每日2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商品名:普米克令舒,阿斯利康公司生产)200μg/次,吸入15 min后温开水漱口,2次/d,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观察患儿主症的改善情况,进行心电、肝、肾功能检查,常规检验血、尿、便,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变化情况,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IgE,诱导痰检测痰中IL-4水平变化,检测吸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的变换情况,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主症、变化情况,判断患儿治疗的效果。①显效:随访期间咳嗽、咽痒、气急、咳痰等症状均消失,支气管激发为阴性,无复发;②有效:随访期间咳嗽、咽痒、气急、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支气管激发为阴性或阳性,随访期间有复发;③无效:随访期间咳嗽、咽痒、气急、咳痰等症状没有明显减轻。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400,P<0.01)。观察组的随访复发率为6.12%,对照组随访复发率为20.41%,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899,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肺功能、血清、痰液检测指标比较

①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IgE、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液IL-4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gE、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液IL-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肺功能、血清、痰液检测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肺功能、血清、痰液检测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肺功能指标变化(%)FEV1 PEF观察组组别 例数时间 IgE(mg/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09/L)IL-4(ng/L)49对照组49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0.58±0.07 0.91±0.13◆▲0.57±0.08 0.81±0.14◆56.7±14.7 92.5±15.8◆▲58.2±13.4 77.4±12.7◆159.8±40.2 80.3±27.4◆▲160.4±41.8 97.6±25.7◆1.24±0.11 0.27±0.10◆▲1.26±0.10 0.59±0.12◆268.4±44.6 178.5±36.3◆▲271.2±42.9 218.5±41.2◆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本病的发病率和确诊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儿童中约30%的干咳是由CVA引起,25%的CVA患者可发展成典型的哮喘,部分患者可导致气道不可逆性阻塞[3]。CVA的发病机制尚未形成定论,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咳嗽变异性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所致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间接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4]。CVA和典型哮患者一样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而且还有Ⅰ型变态反应参与[5]。当变应原进入机体后,B淋巴细胞内吞、处理抗原并结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同时被Th亚群淋巴细胞识别释放IL-4、IL-5,进一步促进B细胞活化,产生IgE抗体。这些抗体结合到存在于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一旦再次接触相同的致敏原,致敏原与肥大细胞等表面亲和力高的IgE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等脱颗粒反应,释放化学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导致气道炎症。因此,发作期的CVA患儿的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患儿,缓解期的CVA患儿的IgE仍高于健康患儿[6]。

CVA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但仍存在部分治疗无效的患儿,表明CVA可能存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和无效两种亚型。两者咳嗽的发生机制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气道炎症介质水平导致的支气管收缩程度可能是决定支气管扩张剂疗效的重要因素[7]。布地奈德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后可以以较高浓度快速到达靶器官,可通过多个环节直接抑制免疫反应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分泌腺细胞以及局部炎症细胞,减少一些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如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生成,抑制气道变态反应的发生,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哮喘症状。酮替芬具有很强的抗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和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的作用,能抑制支气管周围黏膜下肥大细胞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和慢反应过敏物质等,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拮抗过敏原、组胺、二氧化硫、乙酰胆碱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8]。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能快速缓解咳嗽症状,抑制变态反应与炎症介质释放,标本兼治,防治结合,可作为儿童变异性哮喘治疗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孙秀芝.认识咳嗽变异型哮喘[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8):814-815.

[2]刘明伟.咳嗽变异型哮喘42例误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6):963-964.

[3]少丹,钟南山.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支气管炎症及变态反应的特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83-286.

[4]卢平.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18(4):81.

[5]聂国明,刘雪梅,蔡根秀,等.诱导痰液分析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内科杂志,2002,19(1):22-24.

[6]黄淑媛,蔡秀金.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ECP、IgE及EOS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4):75-77.

[7]李馨,余莉,魏为利,等.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和无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比较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1):95-100.

[8]Tsuji F,Aono H,Tsuboi T,et al.Role of leukotriene B4 in 5-li-poxygenase metabolite and allergy induced itch associated responses in mice[J].Biol Pharm Bull,2010,33(6):1050-1053.

猜你喜欢
肥大细胞变异性奈德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肥大细胞活化综合征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肥大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肥大细胞与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