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鞣质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2013-01-10 05:55车环宇孙仁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亚硝基鞣质正丁醇

车环宇,刘 畅,孙仁爽

(1.通化师范学院 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2.通化市药检所,通化市 134002)

N-亚硝基化合物(NDMA),能引起人体和动物肝脏等多个器官的病变,如恶性肿瘤等,现已成为令人非常头疼的一类致癌物,原因在于其内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变化下,产生可使核酸烷化的自由基,成为亲电子的烷基自由基,从而引起细胞发生遗传性突变,显示出致癌性[1].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吃食物时摄入亚硝胺是非常少的,但吃进的食物在体内的代谢消化会形成NDMA前体物质,这种前体物质会大量存在于代谢过程中,特别是在胃中更适于形成[2].所以说阻断其NDMA前体物质的产生形成是预防肿瘤发生的关键,即抗氧化的发生.

鞣质分子结构中具有较多的酚羟基,有较强的供氢能力,发挥抗氧化作用.鉴于此,本试验主要考察老鹳草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在一定浓度时对亚硝化反应及亚硝基的清除作用,在体外研究其抗氧化能力.

1 试验仪器与材料和试剂

1.1 实验仪器

CP224S型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ZF-C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康禾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超声波震荡提取器(天津奥特塞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老鹳草(Nemesiastrumosa)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老鹳草属(Geranium)植物,老鹤草GeraniumwilfordiiMaxim的干燥带果地上部份,鉴定人为通化师范学院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于俊林教授.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析纯)、碳酸钠、亚硝酸钠、对氨基苯磺酸,α-萘胺、萘乙二胺盐酸盐(试验用试剂均购于天津东丽区天大化学试剂厂).

2 老鹳草提取物的制备

采用液料比1:12g/ml的70%丙酮在超声频率100KHz下超声,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液滤过,减压蒸馏浓缩,浓缩液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分别减压蒸馏浓缩并干燥,得到老鹳草总鞣质、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上述粉末均取0.1g,分别置于容量瓶(100ml)中溶解并备用.

3 试验方法

3.1 亚硝胺的阻断合成测定

在制备好的提取液(1、2、3、4、5、6、7、8、9mL)中分别加入PH=3.0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液25mL和2.5mL的1mmol/L二甲胺,并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一段时间后用移液管吸取该溶液1.0mL到培养皿中,并加入0.5mL 的0.5%的Na2CO3溶液,之后用365nm的紫外灯照射15min,取出后加1.5mL的1%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0.1%的α-萘胺溶液并精确定量到5.0mL,摇匀,分光光度计来的测定阻断率(525nm).阻断率公式为:阻断率=(A0- Ax)/ A0×100%.

3.2 亚硝基的清除测定

在制备好的提取液(1、2、3、4、5、6、7、8、9mL)中分别加入PH=3.0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液25mL和5mL 的100mg/kg的NaNO2溶液,并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用移液管吸取该溶液1.0mL到培养皿中,并加入2mL 的0.4%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2mL的N-1-萘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摇匀,分光光度计来的测定清除率(540nm).清除率公式为:清除率=(A0- Ax)/A0×100%.

4 结果与分析

4.1 老鹳草各部位提取物对NDMA合成阻断作用的浓度效应

不同浓度老鹳草总鞣质、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NDMA合成的阻断作用结果见表1.

4.2 老鹳草各部位提取物对NaNO2清除作用的浓度效应

不同浓度老鹳草总鞣质、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NaNO2清除作用的浓度效应结果见表2.

表1 老鹳草各部位提取物对亚硝酸合成的阻断率

表2 老鹳草各部位提取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

4.3 结论

由表1可知,随着老鹳草总鞣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取样量增加,其阻断率的突变量也随之增大,依次分别由34.36%、55.34%、45.68%跃迁到58.17%、68.07%、59.98%.当取样量达到5ml时,阻断率提高缓慢,老鹳草总鞣质及正丁醇萃取物的峰值出现在取样量7ml处,最大阻断率分别达到88.34%、90.57%.乙酸乙酯萃取物值出现在取样量8ml处,最大阻断率甚至达到95.97%.当老鹳草总鞣质及正丁醇萃取物的取样量超过7ml,乙酸乙酯萃取物超过一定量时,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阻断率会发生变化,变化趋势下降.原因在于老鹳草中的黄酮化合物浓度过高时,易发生氧化从而聚合,因此良好的抑制作用应该是适量的提取物.在同一浓度下,阻断率: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总鞣质.

由表2可知,老鹳草总鞣质、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最大清除率依次分别为73.98%、92.98%、80.55%,随着老鹳草总鞣质、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的取样量增加时,对亚硝酸的清除率与对NDMA合成的阻断率一样呈下降趋势,分析原因相同.在同一浓度下,其清除率: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总鞣质.

在体外模拟胃液的条件下,老鹳草鞣质的总鞣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亚硝胺和亚硝酸盐的合成、清除效果显著,阻断率依次为88.34%、95.97%、90.57%,清除率依次为73.98%、92.98%、80.55%.

参考文献:

[1]曾瑶池,胡敏予.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2):151-155.

[2]朱雨霏.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致癌作用及预防[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34-45.

猜你喜欢
亚硝基鞣质正丁醇
正丁醇和松节油混合物对组织脱水不良的补救应用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墨红玫瑰花中鞣质的工艺优化
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特性的研究
大风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三叶青藤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华抱茎蓼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鞣质联合环丙沙星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大黄鞣质的工艺研究*
L-精氨酸高产菌株的亚硝基胍诱变选育和种子培养基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