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研究

2013-01-18 03:28董惟昕贾国柱顾美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9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图书馆资源

□文/董惟昕 贾国柱 顾美玲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陕西·西安)

引言

随着4G 技术(第4 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以及三大通信运营商不遗余力的推广,使得手机用户数量飞速增长,使用手机上网用户数量迅速扩张。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13 年6 月份,我国手机用户超过8.42 亿,手机网民总数超过了4.23 亿。手机用户使用量和使用深度的不断提升,为移动图书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移动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智能手机,而智能手机的概念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应用软件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软件,通过此类应用软件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实现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读者在移动图书馆平台建立一个账号后,可用多种方式和多种设备连接到平台上,4G 手机100MB 的上网速度可使用户瞬间与高校移动图书馆建立连接。直接使用手机访问WAP 网站浏览或下载相关资源、充分利用以WAP 网站的方式开放的数据库检索服务,这样智能手机和电脑将趋于融合。随着4G 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完善,WAP 上网将被大众接受,在4G 的大环境下,手机上网必将成为重要的上网方式。

一、TD-LTE(4G)技术简介

虽然基于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 的3G 网络在中国已经建立完成,我国的通信网络也已经正式步入3G 时代。但是3G 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

1、技术不成熟,整个产业链都不成熟,导致从机房到基站,到手机终端都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2、传输速度慢且不稳定,理论速度峰值只有2.8Mbps。

3、网络覆盖不好。由于基站设备庞大,辐射严重,必将给其将来布设全覆盖率网络带来重大障碍。

基于3G 网络上面的一些缺点,TDLTE(4G)技术应运而生。2005 年6 月在法国召开的3GPP 会议上,以大唐移动为龙头,联合国内厂家,提出了基于OFDM的TDD 演进模式的方案。同年11 月,在汉城举行的3GPP 工作组会议通过了大唐移动主导的针对TD-SCDMA 后续演进的LTE TDD 技术提案。到2006 年6 月,LTE 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基本结束,规范制定阶段开始启动。在RAN 38 次全会上融合帧结构方案获得通过,TD-LTE 技术被正式写入3GPP 标准中。

二、移动图书馆的特点

顾名思义,移动图书馆有着移动性特点,且由于技术的发展依附于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和服务体系之下,因而其还具有实时性与主动性等特点。

1、移动性。移动性是移动图书馆最明显的标志性特征,用户可以不必依赖于PC 来获取数字资源,用户和读者可以通过手中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可实现对移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浏览、下载,并进行阅读和欣赏。

2、便携性。移动图书馆的终端载体主要是以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它们由于体积小、使用方便,因此具有便携性的特点。

3、实时性。移动图书馆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无线通信网络和图书馆完美结合起来,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提供给用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通过移动终端获取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务。

4、丰富性。移动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延伸,因此移动图书馆就如同是一个缩小的掌上数字图书馆,依托传统图书馆而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5、主动性。移动图书馆使得用户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或知识,而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进行选择定制,就可实现移动图书馆的主动服务,让用户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由被动服务向强调用户个性化的主动服务转变。

三、移动图书馆的网络架构

4G 技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可以借助运营商提供的数据链路直接访问Internet。从下面的网络架构图可以看出,通过图书馆局域网接入Internet,然后在移动运营商和Internet 之间建立服务连接,手机就可以通过Internet 访问图书馆内部资源。与普通电脑运行浏览器软件访问web网站的原理完全一样,手机终端上的手机浏览器软件通过Http 协议也可以直接透明地访问web 网站。同时,在移动图书馆的基本架构中,除了要设置移动图书馆服务器外,还应该扩容无限局域网WIFI 技术,使到馆读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借助WIFI 登录图书馆资源,形成4G+WIFI 的服务方式,解决用户激增和流量有限之间存在的矛盾。(图1)

四、基于4G智能手机的移动图书馆建设

(一)远程维护。图书馆服务器每天24 小时不间断开放,而系统管理人员不可能实现24 小时适时监控与管理,造成服务器异常情况滞后性处理,这常常会造成服务器的瘫痪或数据丢失,严重的会影响到图书馆正常的工作秩序。利用4G 智能手机系统,管理人员就可以获得服务器出现异常时发来的即时短信(包括异常提醒信息或出错代码信息等),以便进行相关的处理,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二)基础借阅服务的扩展。图书馆基础借阅服务中借书、还书、续借等功能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实现,新兴的4G 技术作为新一代通讯技术必然具有此项功能。相比于4G 技术,3G 技术本身的上下行下载速率慢等问题,在快速查找图书具体位置及虚拟付费等方面却存在滞后性。而4G 技术的出现,其理论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Mbps/s,为此,这些方面成为了4G 技术在图书馆基础借阅服务领域扩展应用研究的新方向。为了满足新时期对图书馆基础借阅服务功能的需求,4G 技术应用于图书馆领域后应在定位、虚拟付款等方面进行拓展。

(三)WIFI应用到移动图书馆中。4G

智能手机不仅支持4G 上网,同时也支持WIFI 上网,4G 上网需要向移动网络营运商支付高昂的流量费,而WIFI“热点”上网则完全是免费的。WIFI 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ad、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 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Alliance)所持有。作为信息服务的中心,图书馆只要建立无线网络,让读者在一定使用范围内通过手机WIFI 免费下载使用图书馆数据资源,这样的图书馆才能真正意义上称之为“移动图书馆”,也只有这样的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大图书馆的构建。如果仅仅依靠某一个图书馆的力量来完成其质量必定不高。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大图书馆”的概念,加强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合与资源共享,进而把全省高校的图书馆资源当成一个社会化的大图书馆来看待,实现资源、技术、人员、服务等共享。4G 时代的到来,要求“大图书馆”与通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之间加强合作,统一标准和协议,实现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无缝体验。

(五)掌上音视频服务。4G 无线通信网络由于有非常高的上下行下载速率,因此非常适合视频传输。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在线观看多媒体视频,在手机终端即可完成视频播放和欣赏。目前,智能手机的发展十分迅速,高配置、大屏幕的智能手机将更加适合视频浏览,提高图书馆音视频资源的利用率。在4G 网络时代,应大力扩充掌上音视频服务的内容,提供更多的移动音视频服务的方式,为未来的个性化移动图书馆提供更好的基础。

(六)移动阅读。在4G 环境下,利用4G 移动终端与移动4G 网络连接到图书馆资源服务器上,这样用户就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移动阅读图书馆馆藏资源。传统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大多需要一套Pc 终端设备,通过网线连入互联网,并使用图书馆的资源,4G 技术已经能够提供给用户一个网络传输速度较快的网络,这样,读者无须使用计算机等设备,摆脱了束缚,可以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了。

(七)服务的互动性。4G 智能手机设备本身的特性注定它具有强烈的互动性。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无论是用户与图书馆馆员的沟通,还是图书馆系统的自动服务与交流,都充分体现了互动式的沟通交流,使用户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这种互动性将进一步拉近用户与图书馆的距离,使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这对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加强TD-LTE(4G)技术和智能手机在图书馆的应用,这种新的服务模式将在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4G 网络良好的数据承载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可以通过手机更加快速地传递到读者手中。

随着4G 技术的日趋完善,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网络覆盖的不断延伸、GPRS 费用的逐步降低,吸引着更多的潜在用户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传统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4G 通信技术为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不受时空限制、多媒体的互动平台,它既是机遇,也给图书馆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应广泛接受现有科学技术,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改变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空间,加强数字化建设,构建基于4G 技术的个性化服务的移动图书馆系统。

高校图书馆应当抓住4G 高速发展的历史契机,将图书馆服务从馆内走到馆外,从固定网络走向移动互联网,将每一部移动上网终端都变为图书馆的服务终端,变为图书馆的服务窗口,让读者随时随地享受到图书馆优质高效的服务,让每名读者不管身处何地,都像在图书馆里一样浏览和查询图书信息,让图书馆服务真正走到所有读者的身边,这将是以后图书馆、特别是移动图书馆的一个发展趋势。

图1 数字图书馆无线网络架构图

[1]吕蕴红.基于3G智能手机的移动图书馆发展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1.10.

[2]马大为.3G时代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图书馆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2011.4.

[3]师晓青,谢军红.基于3G的智能手机移动图书馆创新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5.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