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近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分析

2013-01-22 17:21谷长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0期
关键词:下壁前壁心源性

谷长芹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常见急危重症,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发疾病,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可靠检查之一,对其早期诊断、有效治疗、病情进展、预后判定等均具有重要价值。为提高心电图应用价值,进一步指导临床抢救、治疗,作者对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煤总医院近年来82例近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期间82例近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参考《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均于确诊后近期(14 d)内因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男49例,女33例;年龄45~92岁,平均(69.17±9.18)岁;梗死部位:前壁46例(局限前壁18例,前间壁15例,广泛前壁13例),前壁及复合部17例,下壁及复合部位19例(下壁右室11例,下壁5例,下后壁3例)。所有患者自就诊至入院时间<6 h,自入院至死亡时心电图记录连续、完整。

1.2 观察指标 对患者自入院至死亡时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ST段演变情况及频发室早、室速、室颤、房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记录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率及时间。

2 结果

2.1 死亡时间分布 6 h内死亡7例(8.54%),6~24 h内死亡17例(20.73%),24~72 h内死亡21例(25.61%),72 h~7 d内死亡 26例(31.71%),7~14 d内死亡 11例(13.41%)。

2.2 心电图ST段演变与梗死部位关系 心电图ST段演变形态分为弓背形、斜直形、凹面形、墓碑形、水平形等5类;弓背形39例(47.56%),89.74%(35/39)发生于前壁及复合部梗死;斜直形16例(19.51%),87.50%(14/16)发生于前壁梗死;凹面形14例(17.07%),92.86%(13/14)发生于下壁及复合部位梗死;墓碑形11例(13.42%),90.91%(10/11)发生于前壁及复合部梗死;水平形2例(2.44%),全部发生于前壁及复合部梗死。

2.3 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率 心源性休克27例(32.93%),62.96%(12/27)发生于下壁梗死;急性心衰9例(10.98%),88.89%(8/9)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0.04 mm·s;恶性心律失常81例(98.78%),房颤、房扑14例(17.07%),57.14%(8/14)出现急性左心衰,窦性停搏7例(8.54%),71.43%(5/7)发生于下壁及复合部位梗死,频发室早63例(76.83%),室性自主心律19例(23.17%),室速23例(28.05%),室颤、室扑21例(25.61%),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7例(20.73%),70.59%(12/17)发生于下壁及复合部位梗死,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39例,82.05%(32/39)发生于前壁和前壁及复合部梗死,71.79%(28/39)发生心源性休克。

3 讨论

本研究82例近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前壁梗死多于其它部位梗死,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整体发病率及发病部位有关,死亡时间集中在发病后7 d以内,患者中位年龄69岁,提示老年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率较高,临床应给予重视,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基础身体条件较差,易出现休克、心衰等严重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弓背形ST段演变为最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特征,其出现于前壁和前壁及复合部梗死患者时易出现室壁瘤或提示室壁运动异常,进而诱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斜直形ST段演变一般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此时心肌电活动极度紊乱,发生于前壁梗死患者时,易发生猝死,且由于其ST段上移幅度较小,易于漏诊;凹面形ST段演变持续时间不定,与梗死后心肌损伤电流有关,其常提示梗死对应区域伴有严重病变,因此其出现于下壁及复合部位梗死时多伴有前壁隐匿性病变,病情较重,应提高重视;ST段墓碑形演变为心肌严重损伤时特殊改变,提示心肌梗死多为透壁性,面积较大,易出现室壁瘤、致命性心律失常、泵衰竭等严重并发症[2],其发生于前壁及复合部梗死时常多预示患者三支病变,死亡率高。

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房颤、房扑时,易导致血液动力学严重恶化,诱发急性左心衰。恶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前壁和其复合部梗死时出现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时常提示左主干近端闭塞,死亡率高;室颤、室扑是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室速多为其前兆,一旦发现应提前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总之,心电图是最简单、有效的急性心肌梗死辅助检查,密切监视其特殊改变,可早期发现病情进展,对临床抢救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05-719.

[2]方艳平,罗晋武,王晓燕,等.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8):1103-1104.

猜你喜欢
下壁前壁心源性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体表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定位诊断价值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28例临床观察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照分析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