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在腹股沟疝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3-01-23 18:51王维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外科学耻骨补片

王维玉

(山东省滕州市东郭中心卫生院,山东 滕州 277533)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在腹股沟疝术中的应用研究

王维玉

(山东省滕州市东郭中心卫生院,山东 滕州 277533)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技术操作要点和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6月以来应用腹膜前疝装置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全部治愈,手术时间平均48min,术后随访4~32个月无明显异物感及排斥反应,无术后慢性疼痛。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疝,腹股沟;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腹膜前疝装置

近年来疝手术治疗发展迅速,自Bassini奠定现代疝外科基础以来,临床上有多种修补方法,从张力疝修补到无张力疝修补,目前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的理念已得到临床的普遍认可。笔者对我院自2009年6月以来应用腹膜前疝装置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自2009年6月以来有完整病历资料的住院患者126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32岁,其中>60岁的82例;斜疝68例,其中有3例斜疝嵌顿,直疝26例,复发疝17例,双侧疝8例,复合疝7例;病史3月到26年。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的和腹壁外科学组2004年颁布标准均属于Ⅱ型~Ⅳ型[1]。术前合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36例,前列腺增生症32例,原发性高血压21例,习惯性便秘7例,Ⅱ型糖尿病6例,脑血管意外恢复期5例。

1.2 术前准备

手术前全面检查明确诊断,了解心肺功能,有无其他伴发疾病,排除手术禁忌证,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改善排尿功能,便秘者予以通便治疗,血糖,血压均控制到适宜状态。手术前0.5~2h静滴抗生素一次。

1.3 修补材料

应用北京天助畅运公司生产的善释腹膜前补片装置,该补片为双层结构,由下层补片和上层成型平片两部分组成,下层补片为直径10cm带有4个放射状伸展条,利于补片在腹膜前展平,大小可全部覆盖耻骨肌孔,上层补片中点连着4个花瓣结构,利于与周围组织固定。

1.4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其中90例采取持续性硬膜外麻醉,36例采取局部浸润麻醉。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取常规腹股沟斜切口长约4~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在其深面内.外侧进行充分游离,暴露前间隙,切开提睾肌,寻找疝囊,沿疝囊颈切开腹横筋膜一圈,露出腹膜外脂肪层和腹壁下动静脉,分离出一个内侧到腹直肌后侧,内下侧至耻骨联合后面,外缘到内环口外侧3~4cm腹内斜肌深面,下缘至耻骨束韧带以下的腹膜前间隙,把下层补片经深环放置在腹膜前间隙,用手指将下层补片展平,下缘放在耻骨内下盖住股管上口,缝合关闭疝环处腹横筋膜时连同腹膜前装置下层补片的中心花瓣1~2针固定补片,然后将上层成型平片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前间隙内,固定于联合腱、腹股沟韧带、髂耻束上。补片放置要确保平整,冲洗切口,逐层缝合至皮肤,对皮包扎,术后切口外沙袋加压6h。

2 结 果

本组126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28~85min,平均48min。患者术后平均6h下床活动,术后切口轻微疼痛,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12例,经留置导尿管1~3d后恢复自行排尿,术后出现阴囊轻度水肿10例,经垫高阴囊3~5d即消失,术后出现阴囊积液6例,经穿刺抽液及物理治疗好转,术后局部轻微疼痛不适5例,经物理治疗后好转,未影响正常生活。围手术期无死亡病历,未出现切口感染,平均住院观察3~5d出院。手术后随访4~32个月(其中2例出院后因其他疾病死亡)复发1例(合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无明显异物感及排斥反应,无术后慢性疼痛。

3 讨 论

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和生物材料的使用,都是建立在现代腹股沟区解剖理论上,是疝修补的基石,尤其是法国医生Fruchaud在1956年首次提出耻骨肌孔的概念[2],目前被作为疝修补手术的解剖依据。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从腹横筋膜深层修补的方法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3],有效的修补了整个耻骨肌孔,因而复发率低,本研究应用善释腹膜前补片装置治疗126例腹股沟疝,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笔者认为围手术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掌握腹股沟区解剖,清晰辨认耻骨肌孔,正确理解疝装置的手术原理,注重腹膜前间隙的建立,即所谓的“颈-肩技术”,分离此间隙范围要充分,动作要轻柔推拉,避免撕拉,尤其感到纤维条索状组织时切忌强行分离。②游离疝囊时,注意保护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和精索,以及闭孔血管;术中止血彻底,回房后予以沙袋加压6h,减少血肿发生。③疝装置放置:下层补片要充分展平,覆盖整个耻骨肌孔,避免卷曲和折叠,固定于耻骨结节腱膜而非骨膜上,以防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④术中重视并存疝或(和)精索鞘膜积液等的存在,尤其是老年人,常伴有骑跨疝,术中要仔细检查,避免遗漏,防止术后近期出现“复发疝”[4]。

总之,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设计科学合理,覆盖耻骨肌孔完全,补片位置更深,异物感轻,不易移位,符合正常腹股沟管的解剖和生理-物理原理,该术式易于掌握。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1] 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修改稿)[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1):162.

[2] 李福年,周荣祥,李杨.腹壁与疝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3-214.

[3] 陈杰,申英末,刘素君,等.善愈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08,2(1):45.

[4] 鲁存智,王在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4):13.

R656.2+1

B

1671-8194(2013)18-0268-02

猜你喜欢
外科学耻骨补片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行外科学系对外科类住培专业基地统筹管理的经验探讨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孕期耻骨疼痛有什么应对方法
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