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心脏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2013-01-23 22:48樊彩波赵翠花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10期
关键词:步行心肌梗死心脏

樊彩波 王 芳 赵翠花 杨 青

(山西省长治钢铁有限公司职工总医院,04603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传统的观念认为冠心病患者长期休息能减少心脏并发症,预防再梗死和猝死的发生[1]。但现代康复医学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长期卧床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2]。二级预防和康复现在已经是心脏病患者长期综合医疗的一部分。

1.心脏康复的概念。狭义上讲,“心脏康复”就是针对冠心病患者开出的运动训练处方,就是使心脏病患者达到身体的、心理的、社会性的最佳状态的治疗新方法,它已经成为以心脏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为目的的新治疗手段。心脏康复也成为用于评价医学目标,开展运动疗法,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减少冠状动脉危险因素以及健康教育组成的长期性、综合性的计划项目。

2.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目标。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死和猝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从冠心病有临床表现时就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康复[3]。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并维持良好适应性;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患者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的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三阶段康复治疗,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3.冠心病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脏病、静坐的生活方式、过多生活压力等。康复护理措施以医疗康复训练为主,针对各种易患因素实施康复教育、饮食调理、高压氧、体外反搏及必要的冠心病药物治疗等综合性措施。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心理护理,并且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

4.冠心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冠心病康复治疗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住院阶段、家庭自行康复阶段、返院复评阶段。住院早期的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个人生活(如洗脸)、床上进餐、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等。注意事项:活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心率不低于50次或不高于120次、无不适症状为宜。有研究表明,住院早期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可降低病死率,预防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康复,从运动开始。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主要是指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康复,又以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最为重要,因此本文重点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脏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必须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然而,运动是冠心病康复的中心任务,对预防复发、改善心境、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

心肌梗死后采用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24~48h后,血压、心率、心律稳定,如果无合并症者即可下地活动,但仅限于室内生活自理。采用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的患者,若血压、心率、心律稳定且无合并症,在卧床24~48h后可以开始床上活动,从抬高床头开始,一般在第五天过渡到下地活动。对于溶栓未通或未溶栓患者,如果无合并症,第三天开始床上活动,一般在10~14d时过渡到下地活动。

运动康复“课程表”。由于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差别很大,笔者以未进行介入或溶栓治疗(或治疗未成功)的患者为例,制作了一份运动康复“课程表”,可以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在医院内参照执行。发病2~3d抬高床头45°,持续15~30min。第4~7d床上伸展上肢5次,伸展下肢5次,做深呼吸5次。每天完成2套。第二周在床上直立静坐,每天2次,每次5~10min;可在床上或床边坐位洗脸、吃饭;坐椅子,每天2次,每次5~10min;床边站立,每天2次,每次5~10min;床边走动,每次10~20步,每日2次;室内步行,每次10~20步,每日2次。第三周病区走廊步行,从每日1次、不超过50m开始,每日递增,至周末时达到300~500m,行走不要求速度,可以自由速度步行。第四周可以在室外步行,每日步行2次,周末时应能在步行中上下1次二层楼。4周之后,患者就可以根据医生对病情的把握,测算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量,选择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动态型运动(避免举哑铃、搬重物、掰腕子等静态型运动)进行后期的康复锻炼。

除了运动康复疗法外,患者还应保持乐观的情绪和配合医疗的积极态度。护理人员要做好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疾病知识宣教等。另外,要注意影响心脏康复的因素,保证康复效果[5]。

家庭自行康复阶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针对出院早期病人,在家自行康复锻炼60~90d,通过随访进行指导;另一部分是出院后持续康复锻炼6~9个月,主要目的是使病人在生活方式改变后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护士应根据每位病人的病情及个人特点制定家庭康复护理措施,帮助他们合理安排生活日程及合适的运动程序,运动时注意掌握运动量,以靶心率=180-年龄为宜。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返院复评阶段。主要进行康复指标评价,根据每位病人的恢复情况及时修正运动处方,继续康复治疗;还可让病人在康复中心接受为期8~12周的运动治疗,如二阶梯负荷康复治疗方法。此阶段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记录病人康复治疗的具体执行情况,评价并提高康复效果,帮助病人修订运动方案,教会病人自我健康维护的方法等。

高水平的恢复期心脏康复程序可能需要6~12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经验表明,能够顺利坚持完成恢复期康复程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过50%[6]。但是,完成恢复期康复程序的患者大大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恢复职业能力,恢复性生活,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患者的心理、社会状态几乎与正常健康人没有区别。因而可以完全克服心脏残缺和残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1]Joel AD.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1207.

[2]郑秀峰,靳其芹.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3):364.

[3]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99.

[4]李树青,高航,王晓丽,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活动的预后评价[J].现代康复,2001,11(5):78.

[5]周意,陈霞,方芳.心脏康复运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B):103-104.

[6]王海东.心脏康复运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8):91.

猜你喜欢
步行心肌梗死心脏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魔方小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步行回家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